如何利用互联网构建大学生党建创新工作平台

2016-02-26 22:46:22
学习月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党务党员大学生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当今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在新形势下,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年轻党员培养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大学生中,利用网络进行党建工作,已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比如通过微博、微邦、青年之声、微信、贴吧等,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大学生思想特征,营造出了真心服务学生的党建氛围。但是,如何构建大学生充分信任、充满活力的互联网党建信息创新平台,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理想信念薄弱,核心价值理念易受网络环境影响。当今在互联网环境影响下的社会,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市场经济伴生出的消极因素所引发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阻碍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二)党员发展质量欠佳、管理不够。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环境下,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针对这种现象,若不及时引导,这部分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很容易受到各种“糖衣炮弹”的诱惑,甚至走向腐败的道路。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考察是一个模糊的标准,往往忽视了入党动机的端正性,对于入党动机的考察基层党组织缺乏耐心,出现了如成绩、干部优先发展等不公平现象。

(三)党员教育方法陈旧。在互联网全覆盖的大环境下,信息、数据铺天盖地,科学与谬误、真实与谎言相互交织。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互联网新思潮的影响,他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熟过渡的发展时期,具有可塑性与易变性。学校说教式的教育、报告、讲话已令大部分大学生厌烦,这种灌输式的教育缺乏鲜活性、实践性。

(四)党建培训工作缺乏连续性。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中,一旦大学生成为预备党员后,集中授课的党员培训形式基本上就已经终止了。现在青年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以求学为主,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开展条件有限,使得大部分学生在成为预备党员后,党建工作不能持续开展,出现了大学生党建工作“走过场”现象。

(五)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当前涌现了一批“80后”、“90后”辅导员,其中大学生的党建工作一般都是由辅导员承担,虽然年轻的党务工作者更容易贴近学生,但是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繁杂性,和学生群体的思想复杂性、多变性,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缺少系统党务培训的年轻辅导员来说,在承前启后的新形势下,科学细致地做好学生党务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互联网与大学生党建工作关联的现状

1998年11月,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的学生自主研发了全国第一个由大学生自建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网站——红色网站,引发了全国高等院校“红色狂潮”。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全国近千所高校中,通过互联网开展党建活动的有近800所。现在,全国高等院校范围内的党建网站如春笋般迅速展开,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的基层党建组织。比如: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西北大学的“红土地网站”等。这些网站的建设已表明我国的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主阵地,在及时有效地宣传党的方针理论、提高党的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理论宣传、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党建网站的主要功能。高校党建网站有独立页面和子页面两种。高校党建网站内容一般都会涵盖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但是大部分网站都是以文字叙述为主,页面设置不够新颖,没有语音、影像设备附加,使党建网站比较单调,点击率低。由此网络党建为学生服务的职能效果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形同虚设。

三、如何利用互联网构建大学生党建创新工作平台

(一)依托网络创新党建内容

内容创新是在互联网时代进行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核心,内容是党建工作的精髓,工作在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第一线党务工作者,需要主动出击,探索在新时期所需具备的方式方法,运用最新、最优秀的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去实施大学生党建工作新内容。利用跨学科手段去深入研究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与进行党员教育的新思维、新方法,积极利用高科技现代化研究成果,去引导广大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

内容上要力求由单一转向多维,党务工作要努力钻研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建立新的党建教育工作平台,建设具有庞大信息资源的大学生党建工作。主动熟悉网络环境,利用熟练的网络知识和操作技能,在网络阵地上建立宣传信息平台、管理信息平台和互动平台,借助校园网、数字公告、校园新闻和网上党课等形式随时随地对大学生党员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力求大学生党员能做到无时间、无地域限制的全员参与。将多媒体融入到大学生党建教育活动中,淘汰纯文本的教育媒介,增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说服力,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在网上进行党建工作调研,从多维度实施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

(二)依托网络创新党建环境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手机的功能已经从传统的通话、短信扩展到无线上网、视频拍摄、音乐播放等多个方面,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媒介。在大学校园里,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信息载体,手机的普及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鉴于此,手机也可成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突破口。在手机平台开展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可以运用终端—媒介—终端的方式开展(在一台电脑上建立主机终端,利用手机网络将无数个学生党员的手机终端连接至主机终端)。这种网络党建工作模式具有传输快、互动性强的特点。手机平台的应用脱离了时间与空间、课堂与教师的限制,实现了学生党员随时随地学的便捷性,充分体现了手机平台开展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灵活性。

(三)依托网络创新绿色信息共享平台

高校党组织只有构建好科学的实施机制,做到灌输、互动、自律、监控和评估的合理分工和相互协调,才能使高校网络党建工作顺利进行和有效运转。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强、自由度高等特点,给高校大学生党员正确思想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干扰。在非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充斥当前社会的情况下,高校必须要建立数量众多、具有一定规模、信息量巨大的、具有马克思主义鲜明立场、方法、观点的党建网站,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成为网络信息资源,牢牢把握网络党建工作主动权。在建立网站时,可以借鉴人民网“强国论坛”经验,搭建党务工作者与师生网民交流信息、增强信念、巩固基础、促进党建的桥梁。

(四)依托网络创新党建监控平台

要建立全方位的网络监督制度,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配合法律援助,建设一个在高校整体范围内的“信息检查通道”;明确个人负责制,以此加深党务工作者的责任意识,纠正他们的工作态度;建立用户网上行为规定准则。明确网络使用权限、个人义务与责任,严肃文明上网纪律。对党员发展提供公开透明的监督环境,维护网络安全。促进网络时代下学生党建工作健康运行。

互联网给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党建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阐述互联网与大学生党建工作关联的现状,进而探索了大学生党建工作在互联网时代如何与时俱进地走上健康、正常发展道路。互联网时代下的党务工作者若想充分发挥好网络阵地的作用,就必须要保持较强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网络拓展党组织视野,共享绿色信息,抵御不良诱导资源,丰富网络教育信息;通过互联网创新党建工作平台,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建设高校更好更全面的党建工作网络化平台。

猜你喜欢
党务党员大学生
我是党员向我看
岭南音乐(2022年4期)2022-09-15 14:03:12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大力推进地方党组织党务公开
感受参加党务干部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