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一勺
习仲勋是位名副其实的群众领袖,一心为民。新中国成立后,习老担任国务院秘书长,安排秘书直接参与信访办理工作,亲自布置起草信访情况报告。为扭转“大跃进”时的浮夸风,习老深入河南调查,不隐瞒身份,动用国家战略储备粮,解决了群众口粮严重不足的燃眉之急。在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时,习老为解决当时的“偷渡外逃”难题,他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得出了“制止群众性外逃的根本措施是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正确结论,并第一个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给广东“放权”,让广东“先行一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就是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由来。
(摘自《学习时报》何毅亭/文)
1954年秋日的一天,陈毅途经镇江时,他忽然提起焦山,想去看一看。这一突然决定,使镇江公安机关感到保卫工作任务重大,为陈毅的安全担心。为防意外,大家决定:在进入焦山口处,挂个木牌,上写“焦山修理,谢绝参观”,以杜绝游人进入。
陈毅在随同人员陪同下,参观焦山碑林、郑板桥读书处等景点。但他忽然发现一个问题:一路上冷冷清清,竟无一游客。游览结束后,陈毅问陪同的镇江负责同志:“为何不见游人?”答:“焦山修理。”又问:“焦山修理,何以不见任何修理迹象?”镇江负责人只好实话实说:“为了您的安全,我们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陈毅听罢,大为不悦:“今天我参观焦山,你们就不准老百姓游览,这不是让我脱离群众吗?……应改进警卫工作,千万别割断干群的鱼水关系。”
事后,陈毅决定向公安部门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不久,公安部召开了警卫会议,规定警卫工作采取内紧外松的原则,警卫的对象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以上的领导;中央委员、国务院部长以下,由他们的秘书、随行人员担任警卫任务;首长进出一律不准前呼后拥。陈毅对中央的决定深感满意:“这就好了。”
(摘自《青岛晚报》柯云/文)
宋真宗时,有个叫马知节的官员(枢密院签书),武将出身,正直而诚实,敢说真话。宋真宗东封泰山,要求跟随的臣子都斋戒吃素。到了泰山脚下,宋真宗抚慰大臣们:“你们在路上一直吃素食,不容易呀。”当时,丞相幕僚中有偷吃驴肉的人,马知节上奏说:“也还是有人吃驴肉的。”
回到京城,朝廷设宴以犒众人。开宴之时,官员把穷百姓都挡在城外。皇帝到了宴会楼上,看到城内一片繁盛,欢喜地大臣们说:“现在京城人丁兴旺,百姓富足,都是大家辅佐的功劳啊!”马知节上奏说:“穷人都被赶到城外了!”左右大臣听得变了脸色。
(摘自《今晚报》笔剑生/文)
菊部这个戏曲名词是对旧时戏班或戏曲界的泛称,也称“菊坛”。据传,宋高宗时内宫有个菊夫人,极善歌舞,宫中称她为“菊部头”(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后来即称戏班、戏曲界为“菊部”。不过,现当代以来人们习惯称“菊坛”,成为“剧坛”的一个文雅称谓。
戏份现在常见报刊上说,某某演员在某某影视剧中的“戏份”很重,即谓其在影视剧中的戏很多,表演繁重。但作为一个戏曲术语,旧时却是指演员每次演出所得的薪酬。当年戏班都是私营,演员收入靠演出,所以演员的“戏份”有多有少,有时还有断炊之虞。
六场通透说某演员“六场通透”,是指其台上表演、操乐器皆能,是个多面手。“六场”指的是吹(笛子、唢呐)、拉(胡琴)、弹(月琴、三弦)、打(锣鼓)、唱、武(武打)六个方面;“通透”意为门门精通。过去戏班人少,规模小,要求演职员一人多能。现在,“六场通透”成为博学多才的同义语。
洒狗血这个术语是指演员在舞台上用过火的表演讨好观众。旧时的戏曲表演,以“炉火纯青”为理想境界,不足谓之“瘟”,过火了叫“洒狗血”,观众反感。
里子指的是剧团中扮演二、三路角色的演员,不是主角,如《文昭关》中的皇甫讷、《击鼓骂曹》中的张辽的扮演者。里子一般能戏较多,但不一定精,其作用就像衣服的里子,辅助性的,故名。现在艺术单位领导班子中的副职,有时开玩笑,也戏称自己是“里子”,干“里子活儿”。
(摘自王德彰著《谈戏说史》)
作为古代“高考”的科举考试,有许多阅卷趣事。《春明梦录》记述,省级规模的乡试,“试卷黑格朱书,本已目迷五色;时间既逼,卷帙又多”,“每人须看数百卷”,由此免不了有些混乱,阅卷也就不那么公正了。晚清时期有一位中堂级别的总考官,懒得细看试卷,于是发明了一个颇具“创意”的取卷方法——他将试卷呈圆形摆开,中间放一个鼻烟壶并让其转动,等它停下来,鼻烟壶头部对准哪张试卷,就录取哪张试卷。于是,这个鼻烟壶就成了考生命运的主宰。
(摘自《齐鲁晚报》)
胡萝卜到底是啥时候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现在的说法有不少版本。大多数人认为是元朝时传入的,这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菜部》中有记载,“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微似萝卜,故名。”看样子胡萝卜就是元朝时从西域传过来的。但是,也有人对这种看法有不同意见,在南宋的官方药书《大观本草》新修订的版本中记载着新增了六味药,胡萝卜赫然在列,说明宋代人当时有口福能吃到地道的胡萝卜了。还有人说是汉代传入。可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只记载了张骞从西域带回了苜蓿、葡萄种子,并没说胡萝卜。所以,胡萝卜是不是张骞当时从西域带回来的,还不能完全下结论。
(摘自《山西晚报》郭志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