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融合”背景下泰州经济新增长点研究

2016-02-26 01:03刘荣
西部皮革 2016年6期
关键词:泰州经济增长

刘荣

(中共泰州市姜堰区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四化融合”背景下泰州经济新增长点研究

刘荣

(中共泰州市姜堰区委党校,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本文从地理人文社会发展角度研究探索实施四化融合的可行之道,提出以人文本、以产为核、工农结合的现代社会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四化融合;经济增长;泰州

泰州地处长江下游,是长三角城市群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泰州以推进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为主线,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新的发展成果。但将泰州取得的发展成果置于长三角发达地区进行比较,差距还是比较明显。这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区域环境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遇,成就了泰州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泰州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宏观形势复杂多变已经成为当前发展中的常态,在四化融合的大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结合泰州实际,最大限度地把发展中的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探索培育泰州经济新增长点?

1探索新型风险项目运营平台

重大项目落户地方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泰州也不例外。

当前泰州市及其区县均在寻找重大项目能落户本地,不仅泰州如此,全国各地也都在寻找重大项目。重大项目犹如唐僧肉,为了能让重大项目落户本地,各地均拿出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保留了的看家武器,诸如土地、税收、环境等等。为了招商引资成功,重大项目落户,基本上都属于“赤诚相见”

任何一个事物均有一个培育、发展、成熟、衰退的过程。重大项目处于一个成熟期,紧接着就是衰退。我们紧盯重大项目的成熟期,看到的是利税产能和劳动就业,忽视的是成熟期的长短以及产能的重复集中,全国各地的行业产能过剩就是一个具体的反映。与其重复做他人做过的事,还不如另辟蹊径,分出一部分力量,顺带做别人没有做过或者没有想到的事。把目标集中在项目的培育期和发展期,尝试风险项目实体化的培育发展。

1.1风险项目实体化培育发展坚持的原则

(1)实体本地化。泰州尝试风险项目实体化培育发展,为未成熟具有一定风险的项目提供一个发展的机会,根本目的是在常规经济增长方式之外寻求新的增长点。必须坚持项目实施在泰州地区落户,产生的利税必须归于泰州,凡是泰州本土能够提供的劳动力资源必须优先使用。

(2)筹资多元化。风险项目投资不同于普通的投资,大凡投资者均知道投资有风险,但风险的承受度因投资者而异。风险项目资金筹措前提条件是必须让出资者能够知晓风险程度,可以预测投资回报幅度。按照目前的常规渠道很难完成,因此必须多方位动手。启动资金目前由政府提供较为现实,一旦正常运转启动资金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迅速撤出。

(3)运营规范化。风险投资项目虽然不是新生事物,但就中国的地区而言还没有形成普遍化的趋势。社会投资主体进行投资是基于信心和创新的因素,在运营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不确定性,要保证正常运营必须公开化、透明化和规范化,否则就是自我毁灭。

(4)服务专业化。从提出理念到具体实施,离不开专业的服务。项目的策划和具体的收集跟踪、风险判断、联系洽谈、资金筹措及实体落实和经营管理等必须是一整套的专业操作,这样才能保证落地生根,形成真正的生产力。

1.2风险项目实体化培育发展实施的方法

(1)紧盯科技前沿。风险项目区别于成熟项目主要在于项目的初期试验以及投入之后产生的风险效应。按照风险投资是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必须将目标紧紧盯在具有科技含量高且成功系数较为明朗,通过预测判断有较大潜力,但缺少资金投入的科技前沿上。优秀的科研人员不一定是合格的推销人员,也不一定是合格的企业家。在现在招商过程中可以让招商人员注意留心收集这方面的科技信息,必要时可以主动介入,联系洽谈。

(2)筹措风险基金。风险科技是一项风险度极高的项目,失败率非常高,真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很少有人问津,但其成功后的投资回报率奇高。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风险投资收益率高达800%,但它的投资成功率只有3%;现今在美国风险投资10%的成功率即可保证基金的正常运转,20%的成功率可实现盈利。而中国国内的风险投资成功率达25%,已超美国市场。以色列风投之父伊格尔·艾立赫曾表示:风险投资项目投资成功率仅20%都能赚10倍。收益性与风险性并存由此可见。由于风险较高且投资回报个体不确定,很少有投资者直接愿意投资风险项目,因此资金筹集是一个软肋。可以由政府带头,吸引风险投资意识的企业家和社会投资者共同参与,必要时可运用众筹模式建立风险项目投资基金和保险基金。

(3)发掘培育风险企业家队伍。任何想法和项目均要靠人去实施,风险投资项目也要靠具有战略眼光,具有风险承担精神的企业家来经营。从本土入手挖掘培育风险企业家人才,吸纳有志于风险项目创业人才,逐步建立职业性的风险企业家队伍。初步可以由工商联等与企业家联系比较密切的部门进行初步调研,摸清状况。风险不能等同于冒险,不是常说的赌一把,风险有科学依据,可以进行概率计量,冒险完全由个性使然,在发掘培育风险企业家队伍时一定要加以仔细甄别。

(4)建立风险项目投资枢纽平台。从内涵来说,风险投资有几个要点.一是有风险投资企业家;二是要募集社会资金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三是用这笔资金投资发展中的企业或项目;四是有健全的退出渠道,退出渠道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它的发展程度。应当建立风险投资综合平台,有机糅合上述四要素。综合平台应当包含风险项目的收集判断、风险投资企业家的交流合作、政府与市场的信息沟通以及市场环境与资金供给研讨等功能。综合平台的运作方式可以市场化和开放化,参考博鳌论坛的模式,总体预想效果应当是举办频率高、参与人数多、涉及范围广、信息交换快,使诸多围绕风险项目的因素由此找到落脚点,让愿意参与风险项目投资的人才、资金、科技和思路、想法、办法在平台上充分博弈,找到最佳平衡结合点促成实体项目。

2探索“第六产业”重塑现代农业

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要将传统农业塑造成现代农业,必须将第一产业进行有效延伸,拓宽农业发展的路径,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的高附加值,激活第六产业。

第六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农业专家今村奈良臣,针对日本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首先提出的概念。就是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即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光明前景。按行业分类,农林水产业属于第一产业,加工制造业则是第二产业,销售、服务等为第三产业。1+2+3=6,1×2×3=6,第六产业的名称就来源于此。

2.1激活第六产业基本的方略

(1)加快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按照《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做好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土地制度改革,为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现代农业提供资源准备。

(2)建立以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经营经济体单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在本市并不罕见,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以现有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基础做好培育孵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快组建农业专业公司,建设对应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

(3)培育农业品牌,多元经营,改变本地产品单一生产、销售现状。参考扬州的蛋炒饭能作出类似于方便面式的产品创新,力求在产品产业链条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运用互联科技,参照海关原产地产品生产监管模式,做好原生态绿色健康产品,创建富有泰州本土特色农业品牌,提高农业产品链条的附加值。

(4)做好农业融资,鼓励农业保险。资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激活第六产业金融的输血支持。当前第一产业的投资回报明显不如第二产业,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当前农业发展缺少稳定的资金流通渠道,有必要在区域内整合关于三农资金的金融资源。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往往伴随着自然灾害,这给农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加强农业保险宣传,普遍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是解决农业生产不确定性因素的有效途径之一。以色列现代农业的经验告诉我们,加大农业生产科技投入,可以适当摆脱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减轻农业自然灾害的影响,提高农业产业链条的整体附加值,稳定农业生产。

2.2激活第六产业必须注意的相关问题

(1)规模与效益的关系。第六产业的本质是生产、流通、消费一体化和适度规模化的综合体。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强行推进第六产业,则效益难以产生,还有可能退回到小农自然经济状态。如果规模较大,效益自然会产生,规模风险也伴随而来,但目前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很明显不能承受,必须用规范化、专业化的农业经营公司来代替。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提升农业整体效益,避免丰产不丰收甚至亏损的现象。

(2)边缘化农民主体,忽视农民利益。现代农业发展的不是单纯性提升农业产值,而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拓宽农业生产方式以提高农民收入,根本目标是为多年未能解决好的三农问题提供一条出路。忽视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在利益分配上处于弱势地位,固然在短期内不会产生问题,长期如此必然会阻碍现代农业发展。

(3)忽视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工业化的浪潮使得农村从事纯农业生产的劳动人口急剧下降,而且呈老年化的趋势,农民个体对于现代农业的反应比较迟钝。多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广大的农村推进第六产业的发展,除必不可少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必须要得到充分的发挥。

3加快建设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步伐

3.1发挥规划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规划科学是最大的财富,规划不周是最大的浪费。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应当围绕人的发展规划建设。重点在于宜产宜城宜居,以产业布局为出发点,依托现有资源布局、城镇格局做好规划。

(1)确立新的城镇规划理念.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确立持续发展的理念;要围绕优化空间发展布局、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和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立统筹兼顾的理念;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确立和谐发展的理念;要在注重学习借鉴的同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确立广开言路的理念。

(2)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着眼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满足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走向和现实需要,引领新型城镇化高品位、高层次发展,同时为未来发展留下伏笔。

(3)提升规划质量,强化长期有效性,保持特色标志性。对城镇布局的规划,对城镇路网、园林绿化、公共服务设施等规划要着眼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既要照顾眼前,更要立足长远,坚持高起点规划,确保今后3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不落后。泰州地理分布较为明显,各具特色,规划建设应当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彰显城镇建设的个性,提升城镇建设的文化内涵,避免城镇建设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等同质化问题发生。重视城市标志性地带、标志性景观、标志性建筑的规划,努力打造城市建设的亮点。

3.2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新型城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推进,推动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

(1)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建设。一是推动区域组团发展,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加快推动泰州中心城区和海陵、高港、姜堰三区组团发展,努力打造中心城区和周边三市三区产业互补、交通一体、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的空间发展格局。

(2)提高承接承载能力,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县城和小城镇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重要节点,在推动产业、人口集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县区级城市建设上,要突出优化空间发展布局,进一步提升承接承载能力。修订完善县区城镇总体发展规划,扩展发展空间,拉大城市框架.下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强化服务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建设品位。重视各县区新区建设,带动旧城区人口向外迁移和农村人口向县城转移,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3)强化战略基点作用,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布局新型农村社区。二是突出新型农村社区发展重点。根据我市实际,借鉴外地经验,在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上,应当依托建制城镇、产业集群和经济强村建社区。三是全面统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建议对住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以及社区就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3.3加强城镇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1)加强城镇路网建设。建立快捷、方便、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是现代城镇发展的重要标志.要以中心城区为枢纽,以县城和乡镇集镇为节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网点,建立起干支衔接、畅通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泰姜之间宜建直达高速通道。泰州主城区宜建设BRT快速公交,各区县可预留BRT快速公交的建设方案,条件成熟可联网BRT。

(2)建设完善的城乡一体的水、电、气供应系统。泰州适宜在长三角的城市群中率先试行建设集中供暖社区,提高居住舒适度,打响宜居泰州品牌。统筹建设城镇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在广大农村大力实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工程,强化农村环境卫生,改善农村生活条件。高度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统一规划和建设地下管网,实现供电、供水、供气、供暖和通信管线地下化,解决“拉链马路”和因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3.4强化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为什么会有农民工这个专有名词,实际上是城市就业机会和劳动报酬城乡严重不平衡所致。限制大中城市人口和就地安置农民工使之市民化,只能治标不治本,不是根本解决方法。最根本的方法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彻底的方法就是,平衡城乡就业机会和劳动报酬。因地制宜城镇化,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增强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3.5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关注的问题。

(1)反对为了建设新型城镇化而大肆造城。城以产业而建,为人服务,亦可以理解为无产无城,无人无城。造城可适当提前,但次序决不能颠倒。否则新型城镇化就会变成农村房地产化,鬼城遍布。

(2)建设新型城镇化适宜以改为主,适当新建,设计改建新建相结合的最佳方案,避免大拆,降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社会成本。坚决不能搞强制拆迁,赶农民上楼。要做好吸引农民上楼的工作。因地制宜,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充分吸引外来人口长期定居,给予完全市民同等待遇,做好产业移民工作。兴化戴南的城镇化建设就是产业移民的真实写照。

(3)新型城镇化建设关注点是城乡一体、服务均等、发展均衡,着力点是广大的农村乡镇。根本目的是不能让在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三农”输在起跑线上。

4培育发展规模产业形成集群效应

产业集群效应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效率高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集聚能够促进专业化投入与服务的发展。大量工业企业在地理上集中,完全可以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二是集聚在地理上的集中分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有利于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出现。三是产业集聚有助于知识外溢。在产业区内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同行们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秘密,先进的制造方法和关于产品的发明和技术的改良得到迅速研究。

产业集群使得产业与地方社会不可分割的形成了当地的社会规范与价值,从而能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信息流动,形成产业氛围,对创新与经济协调起关键作用。

泰州的医药高新区和戴南的不锈钢产业是本市产业集群效应很好的实践样本,但二者还有较大的区别。医药高新区的形成是有很大的行政力量在推动,行政资源和经济资源消耗较大,这种产业集群很难复制。戴南不锈钢产业符合市场化的自然规律,以镇兴产,以产扩城,最终形成在中国具有很大知名度的不锈钢产业集群。除却不锈钢产业形成的环境污染因素(与产业本身有关),戴南的各项社会事业指标发展的较为理想,流动人口剧增,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已经形成里下河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标杆。吸引周边地区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更为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商机流。

泰州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需要注意的方面:

4.1错位发展是关键。走重复建设的老路,固然可以减少即时风险,但势必会付出极其高昂的招商成本,且形成产业集群的概率相对较低,造成资源内耗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4.2认真做好现有产业培育是捷径。浙江的小商品驰名世界,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依然可以做出大产业。

4.3拔苗助长式行政干预是饮鸩止渴。产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适当干预可以加速其发展,若干预不当,急功近利甚至于大包大揽只能适得其反。无锡尚德公司的破产就是典型的案例,不尊重市场规律,必然会被市场无情的抛弃。

4.4对现有的产业集群要加强创新,促进向高级阶段发展。产业集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群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的同类企业出现,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有机体,在四化融合背景下研究泰州经济新增长点不能把他人为分割。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依赖信息化,同时也离不开产业集群;激活第六产业必须得到新型工业化的支持。注重生态文明,在四化融合的背景下,探索新型风险项目运营,激活“第六产业”重塑现代农业,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发展规模产业集群,使之成为经济新增长点,努力让泰州人民生活的更美好。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6-0119-03

猜你喜欢
泰州经济增长
泰州海陵区刚柔相济 深抓中小企业责任落实
幸福水天堂——泰州
泰州姜堰区 实行“三检查、两确认、两注意”
泰州古韵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