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学生作文水平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许多老师强调让学生多写多练,这当然是一个重要方法。但是,在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情况下,多写多练势必占用大量的时间,很难做到。因此,修改作文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但是有的教师让学生修改,却没有具体的指导,当然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实践中,我们尝试一种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既可节约时间,又能够提高作文水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提出具体修改建议
传统教学中,老师批阅作文时,常常帮助学生修改,学生往往看看就忘记了,很难提高自己的修改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指导学生自己修改,而且要经常地反复地修改,这样才能掌握技巧,渐入佳境。但是,学生自己修改时会找不到修改之处,这就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审视自己的作文,找出毛病,从而逐步掌握写作要领。开始指导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具体指出学生作文的缺点,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每次都因文而异地以眉批或总批提出具体修改建议。比如拿不切题、中心不明确来说,主要毛病虽然相同,但病因则千差万别:有的是审题错误,导致跑题;有的开头虽点出题意,但中间掺杂了离题的材料、例证或说理,导致半路跑题;有的详略比例失当,导致内容空泛,中心不明显,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对病因作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病因,提出不同的修改建议。没有具体的建议,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达不到修改作文的目的。
二、采用多种修改方式
有的学生对修改作文缺乏兴趣,这跟修改作文的方式单一有关,教师应指导他们采取多种多样的修改方式。比如,一文一改,一文多改,多文一改。一文一改就是根据要求,把一篇文章修改成合格的优秀作文,只要达到一个基本的要求就行了。一般说来,一文一改,重点要求适宜于放在切题方面。一文多改就是把一篇文章,根据不同的要求,改写成几篇不同的作文。这种方式,适用于不同人称、不同主题、不同线索等方面要求的训练。多文一改就是把自己写作的几篇文章,通盘考虑,取其精华,修改成一篇作文。当然,这些修改都应该订出严密的写作计划,每次作文都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并提出修改建议。一文一改,可以进行多次。一文多改,多文一改,一学期可以进行一次。后两种修改都属于精改的范围。精改,有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写作要领,并且据此做到举一反三。
三、面向全体讲评总结
学生修改作文并不能替代教师的讲评总结,因为每个学生的作文存在的问题不一样,但是面上存在的问题往往大同小异。同时,如果对于语句的修改和润色,教师都一一地提出具体修改建议,势必加重教师负担,而且难以做到。因此,教师应该浏览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每次都根据重点,抓住普遍性问题,向全班评讲。比如要看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因为这是涉及整篇文章的成败问题。不切题,中心不明确是主病,主病治好了,才能论及其余。因此,抓主病,是第一步。学生修改后,如主病已去,大局已定,第二步就可从层次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完整方面来提修改建议和进行评讲。最后,教师可从作文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语句,从病句修改、用词和句式的变换等方面提出修改建议和进行评说,使学生有所遵循的依据。通过多次修改,直到达到相应的标准为止。最后,可以引导学生把原文和几次的修改文作对比,具体地写出修改心得。
四、课后练笔加以巩固
要真正让学生通过写作关,仅仅靠几次作文修改是完不成的,还必须辅以课后练笔进行巩固和提高。要求学生勤构思、勤练笔,注意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和修改中使用的方法,在平时的练笔中结合起来。例如,配合课内的修改练习,发动学生开展课外练笔活动。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练笔活动,必须先让学生明确练笔的意义和作用:打仗要练武,演戏要练功,写文章要练笔,也就是要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多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之一,从而能自觉地、积极地投入这一活动。要动员学生主动练笔,还要引起他们的兴趣。要求学生每人备一本练笔手册,引导他们开动脑筋,先选择一个有意义的、恰当的名称,对于优秀的练笔,学校可以借助校刊和校报给以发表,借以鼓励学生。多作练笔,有利于学生开扩思路,熟练运用写作技巧。
当然,以上提出的仅是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一般步骤,具体实践中应灵活运用。修改往往需要细心琢磨,不可能一蹴而就,进度也会不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分别对待,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学效果出发,一是要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精神,二是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把自己的作文修改成精品。教师如能长期坚持修改的指导,磨刀不误砍柴功,收益一定很大。
王燕,语文教师,现居山东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