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热衷于闯入他人的“神秘花园”

2016-02-25 11:10杨旭垠
检察风云 2016年19期
关键词:个人信息信息

杨旭垠

王寶强“离婚门”引发了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舆论爆炸,风头甚至一度盖过里约奥运会。之所以引发这场对明星绯闻的全民狂欢,初始是来自于“宝宝”的自曝,但舆情的持续发酵则源自“吃瓜群众”的好奇心和窥私欲。除去对二人婚姻是非的法律道德评判,仅从保护个人信息和尊重个人隐私的角度来看,似乎也有很多肇因颇值得我们玩味。

阳痿、阳痿、阳痿……

某顾姓男子最近在网上自曝:自他去过男科医院,他的手机和座机便不得安生,一会儿介绍“威尔刚”,一会儿推荐“秃鸡散”,一会儿强调“秘鲁丹”——总而言之,所有的声音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暗示性羞辱:阳痿、阳痿、阳痿……“我要告他们!”他对此义愤填膺,但是他该告谁呢?他去过的男科医院或相关门诊并非一二家,所有的病历卡必须填上相关资讯,可以手机、可以座机,但绝不容许你空白,因此所有医院都有出卖他的可能。

掐指算来,其实近年来涉及公民信息和隐私泄露的事件不绝于耳。据“新华视点”报道中披露,银行信用卡客户数据泄露现象颇为严重,通过QQ群、微信等网络工具,仅花费5毛钱,就能买到包括姓名、电话、地址、工作单位、开户行等完整个人信息的一条信用卡开户数据。这些被泄露的个人信息则成为欺诈陷阱、骚扰电话的重要源头。

还有消息称,多家快递网站因存在漏洞遭黑客入侵,有1400万条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被层层转卖。今年3月起有快递企业发现大量该公司快递单信息在网上被叫卖。随后警方调查发现,这些信息以图片格式存在,上面除了有快递编码外,还详细记录着收货和发货双方的姓名、电话号码、住址等个人隐私信息。

事实上,顾先生的遭遇只是万千受害者中的平凡一员。目前我国城市中的居民可谓人人深受“被问候”之扰,但又只能无奈接受——这是当前社会个人信息泄露的尴尬现状。

更加危险的是以诈骗为目的的“问候”电话,已经给无数受害者带来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安全的威胁。笔者不得不担忧这些热情“问候”背后的问题:个人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被广泛泄露,每个人都变成“透明人”。更可怕的是,如果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即便再有防范难度,也完全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去解决;怕只怕,相关部门对此漠然视之,即使出现了信息泄露问题,也多是“捂盖子”、“甩袖子”,甚至是“给脸子”——“不就是个电话地址,至于吗?”

为什么我们对“透明人”熟视无睹

众所周知,在泄露公民隐私的背后,存在着一条隐形的巨大利益链。号称“江南第一探”的私家侦探韩冰自曝黑幕——所谓“福尔摩斯”不过是信息掮客,公安、卫生、教育、房管、车管等公职部门,银行、通信、航空、保险等商业服务机构内部的少数“内鬼”承担了信息窃取者的不光彩角色。而信息掮客则大多活跃在网络上,尤其是QQ群里,在相关的群里,按照宾馆入住信息、航班、房产、车辆、企业登记、通信以及手机定位等各类信息,供应商分门别类,只要花钱,几乎没有买不到的信息。因此,利益驱动成为公民隐私和信息泄露的助推手。然而,这并不是笔者所要说的。我所关心的是,作为这个利益链的最后一环,信息的使用者,究竟是出于何种动机,以及何种文化,驱使其如此无视他人的权利,践踏他人的隐私。

对此,相信大多数读者的回答会是——“钱”。不错!无论是推销房产还是理财产品,或是为了追讨债务,获取配偶不忠事实以获取离婚判决时更多的财产权,其背后的利益驱动显而易见。但是我们不得不追问,在以资本为上帝的西方国家,为什么利益驱动却能被个人隐私权牢牢束缚,至少不像目前国内这样大肆蔓延甚至见怪不怪。

让我们先来看看美国。在美国竞争激烈的信用卡市场上,一家机构推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措施,将为它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商业利益。那些光想赚钱而不保护个人隐私的公司,一定会在竞争中被淘汰。曾经,个人隐私泄露在美国也是一个让公众和政府感到困扰的问题,甚至发生过恶性案件:办理强奸案的警察泄露了被害人的地址,媒体记者找到被害人采访,让这名被害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而今,美国政府越来越将保护个人信息作为政府部门重要的责任,在当地法规中,如果一个政府部门向客户承诺不会将个人信息移作他用,这意味着不仅不能给任何其他商业机构,也不能给政府内部的其他机构,除非有法院证明需要提供。如果政府部门泄露了个人信息,轻的构成渎职,严重的可以构成刑事犯罪。“伊拉克、阿富汗战场上阵亡的美国士兵回国安葬,如果家属不同意,政府就不能公开他的葬礼信息。”现在,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已经成为美国社会和政府的共识。

关于隐私权,1964年东京地方法院的判例定义为,“私生活不被随意公开的法律保障或权利”。2002年,日本最高法院的判例指出,隐私权“属于人不希望被随意公开的私生活方面的事实记述,假如被公开,精神将感受痛苦……可认为是侵犯隐私”。在日本社会,人们广泛重视隐私权的保护。例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能泄露借阅者借阅书目,医生不能透露患者的身体状况,餐厅服务员不能透露顾客喜爱的菜谱。因为这些内容,可能让他人窥视某一特定人的政治思想倾向、身体状态或兴趣爱好。

哪些是个人信息法保护的个人隐私呢?综合各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情况,以下3类内容的个人信息多受到保护。第1类,个人基本状况如姓名、住址、电话、电子邮箱、出生日期、国籍等。第2类,敏感性数据,如种族、民族、宗教、出生地、政治思想、参加工会、思想信条、病历、性生活、犯罪经历。第3类,其他数据,如个人收入、资产、债务、消费行为、住宅保有情况、体能测定记录、健康状况、家庭构成、朋友、经历等。

然而,同样在中国,即便是上海这样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大城市,个人信息保护仍然不尽如人意。近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进行的一项关于上海市民个人信息安全状况调研报告发布。调研对象涉及上海16个区,涵盖了1061名各行各业的市民。报告显示,上海目前个人信息安全环境喜忧参半。有97.4%的受访者确认个人信息曾遭泄露,表示曾经收到垃圾短信或者骚扰电话,还有近六成的受访者没有接受过信息安全知识普及教育。

是什么导致国人对于信息保护如此漠视,以至于有关部门即使对该类案件进行查处,实质上也明显低于财产类的惩处力。于是我们不得不追寻其背后的元凶巨恶——一种潜意识的驱动和对传统文化的偏执与反动。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

如果说人们主要是基于经济考量而侵犯他人的隐私,那么对于隐私的漠视乃至无视则深深扎根于一个群体的文化中,这种文化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既影响了侵权者的心态,也影响着保护者的心态。

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人们对别人隐私的窥探欲,往往来自于童年。对于一个突然从娘胎里降生出来、对一切都浑然不知的孩子来讲,他对于这个陌生的世界,会有很多疑问,最令他迷惑不解的,恐怕就是“我是从哪里来的”?有些父母选择不予回答,或者横加训斥:“这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许打听!”殊不知正是这份神秘,加强了孩子对此类问题的好奇心和隐秘感,反而促使孩子进一步探索。于是,儿童第一次遇到了隐私——关于自己的来历和身世的、隐藏在父母心里的隐私。因此可以说,人类是生来就存在好奇心,生来就存在对隐私的好奇的,喜欢窥探隐私,是人类的天性。

其实,儿童窥探父母隐私,是一种成长过程中的正常欲求。如果一个人在童年破解了父母的全部情感隐私,从理论上讲,这个孩子长大之后,將不会过分热衷于别人的隐私。只有那些儿童期窥探欲没有得到足够满足的人,才会疯狂地窥探别人的隐私。换句话说,成人对隐私的窥探,是儿童需要的遗迹、是童年窥探欲没得到满足的结果、是人格不成熟的标志。

中国传统文化事实上对于不同年龄的知情权是有较为严格的道德约束的,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然而,也正是这种压抑,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的文化颠覆中,被变态化的扭曲。无视他人隐私,随意抄家、戴高帽游街,把他人的私生活作为在千万人面前批斗的对象,实际上不正是一种变态的满足和狂欢吗? 回首“文革”这个非常特殊的年代,这种对他人隐私毫无顾忌、肆意践踏,其背后正是一种集体化无意识的意淫。充满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批充满了被压抑的幻想的人,会信誓旦旦地发表道德宣言,会热火朝天地投身于对私生活的围剿和对性隐私的揭露和谴责。其实,他们这种对欲望的愤怒和仇恨,恰恰是来自于对自己的欲望的发泄。这些人一方面充满了被压抑的性欲,另一方面,又披着所谓的政治外衣。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会不停妥协,通过谴责他人的私生活(包括他人的私人行为和思想),来达成自己欲望的满足,最终站上“政治伦理”的高地。

优米网的创始人王利芬说:“一个尊重他人尊重别人隐私的习惯是一个人文明水准的试金石,如果微博成了隐私揭发地,道德评判的制高点,受害的都是自己。”其实,一个民族对他人隐私的漠视,也说明这个人群的集体人格还没有成熟,人们普遍热衷于窥探别人的隐私;只要还有欲望被深深压抑的人,就还会有人挖空心思地揭露别人隐私,借着别人的隐私,宣泄自身的欲望;只要人性还存在着缺陷,窥探隐私的喜好,就永远不会结束。而钱,只是这种欲望的遮羞布罢了。

《古兰经》中说:“你们不要互相侦探,不要互相背毁。”伊斯兰教认为,避免说他人闲话和在背后讲他人不想让人讲的事,是容忍和仁慈的一部分;不可以私自谈论他人的事,除非这样做会带给他人好处;不要耻笑他人,因为这样做会导致反抗和引发犯罪。宗教来源于生活,保护自己的隐私,是人的一种本能,而保护他人的隐私,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为了使每个人获得真正的自由,请划出那道蕴含文明的“一米线”。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

猜你喜欢
个人信息信息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等6项通信行业标准征求意见
工信部:我国将出台保护个人信息行业标准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