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个性养成说明书(上)

2016-02-25 11:10李滢
检察风云 2016年19期
关键词:埃里克森母猴勺子

李滢

又是一个开学/园季,孩子们纷纷回归学堂,有些非常嗨皮,有些则闷闷不乐。对于家长而言,也有自己的忧愁。伴随孩子成长而来的是各种新的状况,有好有坏。多愁的父母们在期盼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总也在担心着他们个性的养成。

“别人家的小孩怎么那么乐观开朗,我们家的小孩悲观得就像个小老头一样。”

“看他在幼儿园的表现真是急死人了,人家小朋友老师一提问就举手,他就是干坐着,怎么那么不主动呢?”

“为什么我的孩子走到哪里乱到哪里,一点收拾的意识都没有呢?”

“我的孩子太没主见了,问他什么都是随便!”

……

爸妈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阳光、开朗、积极主动、自信满满,可是how?在孩子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父母怎么做才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养成呢?有些父母甚至会想如果有个孩子说明书就好了,从出生到长大,他有哪些“性能”,要按什么步骤和顺序来养育,大人们完全按照那个说明来操作就方便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愿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有情感、有思想,不是从机床上统一制作出来的产品。但是,孩子的成长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心理学家爱利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在他最重要的著作《儿童与社会》(1950 年)中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他认为在每个阶段个人都会面临新的挑战,都有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

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儿童期(1~3岁):自主对害羞/怀疑

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

学龄期(6~12岁):勤奮对自卑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

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对绝望期

埃里克森认为人生的这八个阶段是紧密相连的,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当某个阶段的核心任务顺利完成,个体就会获得同一性,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如果某个阶段的核心任务处理得不成功,个体虽然还是会进入下一阶段,但遗留的问题会在日后出现。比如个体在6-12岁没有获得勤奋感,他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就会反复地体验到自卑。

那么在人生的前五个阶段,父母能做些什么帮助孩子完成核心任务、获得相应的品质呢?

婴儿期:基本信任vs不信任

BBC有一部纪录片,开始它拍摄了一只小牛的降生。小牛从母体出来,柔软而黏糊糊的身体趔趄着就站了起来,两小时后,它钻到妈妈的肚子下面开始吸奶。镜头的下一秒转换到一个婴儿。刚出生的婴儿是什么样的呢?他们除了哭、吸妈妈主动贴上来的乳头什么都不会。有人把刚出生的婴儿称之为“外挂”的胎儿。这是因为婴儿要长到第八个月大才开始学习爬、一岁左右才开始学习走路,一年半后才开始断断续续地说话。所以人真是还没准备好就来到这个世界上,此刻的他们就需要照顾者全然的呵护。

当孩子发出一声声的哭喊,妈妈需要用心地分辨和回应,小宝贝是饿了要吃奶、纸尿裤湿了要换掉、困了想睡觉,还是他们身体不舒服需要抚慰。当妈妈积极地回应孩子的需要、当妈妈对他们需要的满足与孩子的需要正好吻合时,孩子就会感觉到温暖,感觉到被爱;当妈妈总是这样积极地、恰当地回应孩子的需要时,孩子就会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是值得信任的。这就是埃里克森所说的基本信任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更开朗,对人、对环境更容易有安全感、更容易去信任。

如果孩子在婴儿期的需要总是得不到满足,或者是他的需要总是被误解,这将会是孩子挫败感的来源,他感觉到被拒绝、不被疼爱,体会不到周围人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身边亲近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并由此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不信任感。这样的不信任感可能会伴随着孩子的整个童年,甚至是一生。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孩子的需要不仅是生理的需要,比如肚子饿了就给他喂吃的,还有情感上的需要,比如当他受惊了温柔地安慰他、抚摸他,或是当他哭泣时给他拥抱,这种情感上的满足甚至比生理上的满足更为重要。发展心理学家亨利·哈罗选了八只最接近人类的恒河猴的幼猴进行观察。他把它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木制母猴喂养,另一组由铁丝母猴喂养。一开始,八只小猴都待在自己的房间。几天后,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木制母猴那里,偶尔才回铁丝“妈妈”那里去喝奶。当观察员制造了一些大的噪声来吓唬它们,这些小猴都往木制母猴那里跑。可见,情绪的需要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孩子不会因你给他们吃喝而记得你,却会因你和他相处时拥有的温暖感觉而将你牢记。

另外,婴儿对环境的安全感还来自于妈妈的情绪状态。如果妈妈常常神情愉悦平静,婴儿也会感觉到安宁;如果妈妈常常眉头紧锁唉声叹气充满焦虑,婴儿也会感到很紧张焦虑。也就是说,父母对周围人、对世界的安全感、信任感会传递给孩子,他们会从父母那里习得对世界的态度。父母如同孩子的一面镜子,他们通过看到父母的神情来定义自己。

埃里克森认为在0-1岁这个阶段,如果儿童具有的基本信任超过基本不信任,就会形成希望的品德。埃里克森把希望解释为“对热烈愿望的实现怀有持久的信念,尽管存在标志生存初期的那种隐晦的迫切要求及愤怒”。

婴儿期0-1岁的抚养Tips:

抚养者积极的回应孩子的需要

观察孩子的反应,是满足还是受挫

抚育者保持情绪稳定

多与孩子有肢体接触

儿童期:自主感vs羞怯和疑虑

如果说在人生中的第一阶段婴儿还很依赖、比较被动,那么进入1-3岁的儿童就变得主动多了。他们迅速形成许多技能,比如学会了爬、走、推、拉,学会了抓握和放开;他们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吃饭、穿衣、走路、上厕所、玩玩具都想“自己来”;他们还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反复地说“我”、“我的”、“不”、“不要”来和外在建立边界、反抗外界的控制。教育心理学家把2岁左右的儿童称为“Terrible Two”,因为这个阶段正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

他们会坚持自己拿勺子吃饭,拒绝大人的帮助,他们会吃得满手满嘴满脸满桌子都是饭菜,即使是父母在旁边急不可耐、不停唠叨,他们还是不愿放弃。从这个阶段开始儿童自己的意愿和父母的意愿之间就开始产生了冲突。对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产生羞怯和疑虑的感觉。要想获得自主感,父母就必须在孩子想要主动去探索周围的世界的时候,能许可他们去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和指导他们去更好地自主探索,赞赏他们的进步和成功,并宽容他们的幼稚和失败。就像刚刚举的例子,当孩子坚持自己拿勺子吃饭时,父母可以在地上铺上大大的报纸、帮孩子围上口水巾、不计较孩子到底吃了多少颗米、不在乎他满手满嘴满脸都是米粒,孩子就会有一个非常舒展的自主感。当父母在孩子大部分的事情上都这么做时,他们就会逐步建立自主感,更積极地自主探索,更独立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如果父母在此时的反应是拒绝的,他们怕孩子自己吃饭会弄得到处脏兮兮、会饿着肚子、会有危险……父母就会把孩子的勺子夺回来,坚持给他喂饭。而且为了防止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来抢勺子,父母们还会给他一个玩具让他玩,或者让他看电视听音乐,这样孩子就不会再想着勺子了。可是父母们没有想到的是,当孩子在喂饭、大小便、穿衣、玩玩具都变得很乖很听话时,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感和独立意识也就被扼杀了。

第二种不好的抚养方式是,父母也给孩子很多尝试的机会,可是他们高标准严要求,一旦孩子做的不合他们的期待就大声斥责、粗暴指导,甚至是惩罚,让孩子经历了太多失败的体验,从而使他们觉得自己特别糟糕、一无是处,变得畏首畏尾,害怕失败,对自己充满怀疑,内心产生羞怯感。

除了拒绝、惩罚,还有一种情况也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怀疑和羞怯感,那就是父母对孩子根本不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指导和帮助,这样孩子也许不缺乏主动性,但他们会横冲直撞,做事没有界限和原则,缺乏自控能力,也会影响日后的人际关系和成就。

需要特别提一下的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不等于溺爱。溺爱是父母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没有限制,孩子学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强调“温柔的坚持”,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尊重他的独立性,温柔地对待孩子犯的错误,坚持让孩子承担后果。这里既有限制又有自由,它是在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需要的基础上,给他自由,让孩子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养成好习惯,如不随地大小便、不打断别人说话等。

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会形成意志的品德。埃里克森把意志解释为:“进行自由决策和自我约束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尽管在幼年期不可避免地要体验到羞怯和疑虑。”

儿童期1-3岁的抚养Tips:

尊重孩子发展的需要

允许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帮助和指导孩子更好地自主探索

赞赏他们的进步和成功

宽容他们的幼稚和失败

(本栏目下期将为您奉上《儿童个性养成说明书(下)》,敬请关注)

栏目主持人: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

猜你喜欢
埃里克森母猴勺子
骤停的不是梦想
欧洲杯赛场上的生死时速
埃里克森:欧锦赛十三分钟生死救援
做木勺子
吃面
夹在杯子上的勺子等
跨越物种的母爱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探析
斗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