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2016-02-25 19:19刘建萍
经营者 2016年22期
关键词:经济学劳动力人力

刘建萍

浅谈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刘建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社会对于企业管理的要求更为严格。为了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从而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进而为企业节约更多成本,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综述劳动经济学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以劳动经济学为切入点,就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深入探究。

劳动经济学 人力资源管理 研究进展

自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工作重心逐步向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其中,人力资源管理指以人本思想与经济学为指导,利用报酬、培训、甄选及招聘等管理方法运用人力资源满足组织的发展需求,实现发展目标的活动统称。劳动经济学,指研究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需求及供给的影响因素、作用及关系的经济学分支。[1]鉴于此,本文针对劳动经济学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具有显著的价值作用。

一、劳动经济学的概述

劳动经济学,指研究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需求及供给的影响因素、作用及关系的经济学分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芝加哥学派、制度经济学派及古典经济学派,属于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2]

从我国国情的角度来看,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劳动效率、劳动保险、劳动力工资、劳动力微观及宏观管理、劳动力需求及供给、劳动力就业及劳动力再生产。其中,劳动力需求及供给,又包括劳动力结构、劳动力供求长期及短期平衡及劳动力资源人工基础;劳动力宏观管理,又包括劳务市场管理、劳动力管理体制及劳动力流动等;劳动力微观管理,又包括劳动力保护、劳动环境、劳动计量、劳动定额、劳动分工协作、劳动力人员配备及劳动力组织。[3]该研究范围涵盖经济发展及劳动力等多方面内容,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及劳动力的发展前景。

相较于国际劳动经济学,我国劳动经济学起步晚、发展缓慢,尚不存在明确的研究体系。现有的研究水平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加快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进度,是我国经济在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4]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指以人本思想与经济学为指导,利用报酬、培训、甄选及招聘等管理方法运用人力资源,满足组织的发展需求,实现发展目标的活动统称,属于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对企业发展具备重要意义。人力资源管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初步形成成熟的概念体系,替代传统的人事管理概念进入全新时代,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5]

人力资源管理可分为管理劳动关系、分配薪酬福利、管理人事绩效、组织人事培训、统筹人力资源及招聘人力资源,其目的是最大程度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按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可分为微观人力资源管理及宏观人力资源管理两类。其中,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指企业管理层利用管理企业内部组织,调整企业内部人与事、人与人的关系,最大程度发挥出人的潜能,合理指挥、控制、规划及组织人的活动,以促进企业发展。宏观人力资源管理指企业管理层控制、规划及组织整体人力资源,调节整体人力资源情况,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三、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劳动经济学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支撑学科,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劳动经济学着重于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着重于管理学理论,二者存在着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发展,缺一不可。从概念的角度来看,劳动经济学将企业与个人的关系称为“劳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将企业与个人的关系称为“雇佣管理”。

二者本质相似,研究对象不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劳动力市场,利用市场自身完成调节,不存在交易成本,人力资源普遍呈在竞争关系,市场竞争越激烈,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越高,其目的为经济利益,具有完全性契约性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为企业内部劳动市场,利用企业管理层完成调节,存在一定的交易成本,人力资源普遍呈合作关系,企业内部资源的合作度越强经济效益越高,具有不完全性契约性质。二者的研究任务与内容互相影响、相辅相成,从根源上看均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平衡市场及人力资源的关系。

四、劳动经济学下人力资源管理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各个国家的科技水平、经济水平及社会生产力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生产条件的变化逐渐带来社会整体形势的变化,促使人力资源的地位得以迅猛提升。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有学者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标志着“人力资本体系”的诞生。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常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逐步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构建具有人力资源组织、开发及统筹功能的体系,显著提升企业劳动人员的工作效率。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人”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不仅能创造财富,还能逐步开发其利用价值,完成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例如,组织相应的职业培训互动、指导工作人员规划职业生涯等均体现上述特点。该管理模式及理念不仅激发了企业的活力,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相较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起步晚、发展缓慢,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差异大,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人力资源管理已初步形成相应的体系,满足我国劳动力特点、企业模式、经济市场及国情的需求。然而,从线阶段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来看,一部分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管理方式存在盲目性,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真正作用,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生产效率。

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将劳动力投入所得劳动工资称为“劳动边际费用”。于短期内,企业成本投入固定不变,劳动力数量作为唯一可变量,一部分企业以减少劳动力雇佣数量为主要方法,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劳动力边际收益超过劳动边际费用,企业应该增加劳动力的数量,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从长远角度来看,企业资本投入金额及劳动力数量均属于变量,雇佣大量劳动力以提高生产效率,完成资本与劳动力的替代。同时,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组织部分,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不仅能激发劳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树立劳动人员的岗位责任感。

五、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逐步成熟,为了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加快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分析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以劳动经济学为切入点,探究人力资源管理具备的显著价值与作用。

(作者单位为吉林省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站)

[1] 蔺仿如.浅谈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5(01):162-164.

[2] 王媛.试论基于劳动经济学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时代金融,2015(09):184.

[3] 王金辉.从劳动经济学角度解剖人力资源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4(26):193-194.

[4] 王万星.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6(05):46-47.

[5] 李沐青.基于劳动经济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8):76.

猜你喜欢
经济学劳动力人力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简明经济学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经济学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