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模式的研究

2016-02-25 23:54:06岳博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辽阳11100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分制宿舍管理工作

岳博(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辽阳 111000)

学分制下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模式的研究

岳博(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辽阳 111000)

近年来,高等院校的全面扩招使得高校的学生人数激增,同时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各高校进入快速发展与变革的转型期,而这都给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问题与挑战。旧的学生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更高效、更科学的运作模式。本文即探讨了在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教学模式后,学生管理模式随着改变的迫切性以及改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学分制;学生管理;宿舍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而如何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做出迅速应对并切实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首先考虑的议题。本文即探讨了当下随着学分制教学模式的逐步推行,给建立在班级制基础上的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带来的难题以及解决方案。因为在学分制下,学生在自己修学上的自由度加大,每个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选课计划自主地参加教学活动,而不再是传统的同教室同教师授课,如此,由于上课时间地点不同,同班的学生现在也很难同时出现在一个教室内,原有的班级管理制名存实亡。因此,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模式不仅给传统的计划式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带来了难题。在此情况下,可以考虑以宿舍取代教室作为未来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地点。

一、在宿舍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有着先天性的优势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宿舍管理基本是学生管理工作中趋于忽视的地方,本就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一般来说,宿舍主要由学生工作处、后勤管理处和安全保卫处负责。其中学生工作处负责学生寝室及寝室床位等的分配,宿舍的卫生和门卫则由后勤管理处和安全保卫处进行管理。宿舍常驻的一般工作人员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仅能为学生提供最基本的保洁或安全类服务,无法承担更深层次的教育、教学、心理辅导等工作。而高职院校给学生宿舍的功能定位也完全单一化,仅为学生提供就寝场所,而非育人环境,这使得学生也仅仅把寝室当作了休息和休闲场所。在学分制教学模式下,由于选课不同,同班同学一天下来可能也见不到面,班级概念逐渐淡化,这时班主任无法再像从前那样进行统一教学管理,比如简单的查课,从前同班同学在一起上课,查课非常便利,但学分制后,学生上课地点分散,给班主任查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表现情况的不再像从前一样了解。而对于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失去了班级这个集体思想交流平台,不利于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比如因为同班同学间不在一处上课,平时少交流少沟通,甚至不熟悉,可能连组织班级集体活动都很困难。这时教学工作者和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考虑将未来工作的重心从教室转移到宿舍。因为宿舍作为学生重要的日常生活场所,是学生间联系密切、交往频繁的场所,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教室。当然,在寝室的分配中,应尽量将相同院系的学生分配到一起,然后考虑将班级建在宿舍,按照实际情况,将几个寝室划分为一个班级作为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在人员的配备上,除了班主任和辅导员,宜按实际情况加设专业教师代表作为学术导师。并在宿舍内为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设立专门的办公室。这样,学生有学业上的困惑时,随时有本专业的教师进行答疑或指导,导师的即时帮助可以增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同时学生还可以就自己专业的发展向导师进行咨询;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业进展情况,但是与以往不同的是,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计划不尽相同,培养目标只能因人而异,则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就没了可比性,

班主任需要放弃过去对学生成绩的统一要求,而是为每一位学生分别定做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案;学生管理工作者也可以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统一时间在宿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其它活动等。此外,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等负责学生教育教学的人员可以联合办公,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管理,可以立足学生的多个角度,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力差异,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该生的培养方案,以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职能的整合,又避开了职能角色重叠的部分,使管理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各方面的问题。总之,宿舍管理的作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长期被忽视,随着学分制教学模式的盛行,传统学生管理地点教室无法再承担学生管理的职能,高校需及时转变对学生宿舍的管理理念,发掘出宿舍的服务、育人职能,将班级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宿舍,将宿舍作为未来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这既有利于学生工作的综合开展,又有利于改善宿舍管理这块学生管理工作的短板区域。

二、宿舍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囊括了学校的历史沿革、校风、校训、学风、学校的基本规章制度等为全校师生所共识共知的学校精神教育理念,能够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教育价值观。因此,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影响,比如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庄严肃穆的场景下爱国情怀就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因此,宿舍作为学生自然聚集的场所,顺理成章地成为学生管理工作者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但从前,宿舍这种文化载体功能被忽略了,而仅仅被看作是学生的不重要的栖息场所,宿舍文化生活贫瘠,男生多在寝室打游戏,女生多在宿舍上网。因此,可以考虑开发宿舍的文化职能,在宿舍内增设图书室、社团活动室以及能进行班级活动的活动室等,并在活动室内设置能开展文化娱乐等多功能活动的设施。宿舍楼内,可以悬挂写有校风、校训的书法作品,或学校特有的文化标识,这样,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将学校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在宿舍楼内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卫生评比活动,既可以引导学生亲手打造舒适、和谐的生活氛围,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清洁、优美的住宿环境,又可以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可以构筑学生的健康人格,因为这类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良好品行的形成具有渗透性。在宿舍的图书室内,学生既可以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或温习功课,又可以对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有所涉猎,从而拓宽知识面,既可以与同学进行学术交流,又可以提升人文素养。在社团活动室,学生可以策划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比如组建诗社、乐队、体育社团等,这些社团一方面为学生展示才智和特长提供了舞台,使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沟通、协作、创新等多方面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进取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又可以营造欣欣向荣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校园增添无尽活力。而宿舍内的班级活动室,则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室,成为班级活动的主要场所。相较于传统的教室,宿舍内的班级活动室更加让学生放松,可以更加投入地参与到班级的活动中来。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可以进行课业咨询、学业咨询等,可以与导师、与班主任和辅导员等直接沟通,将办公室直接设在宿舍,无形间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为师生提供了教学与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师生互动,并取得互信。值得一提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因为越来越普遍而逐年受到关注,但学生又往往因为担心熟悉的人看到而羞于造访学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室,这时,宿舍内的学生工作室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校心理咨询室的初步替代作用,因为宿舍是学生感到安全的地方,在身心放松的地方很容易与学生工作者产生互信,进而吐露心声,比如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问题、与父母的代沟、情感问题等,学生畅所欲言,倾诉烦恼、教师理解、引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异常的心理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避免因为心理异常又长时间无法得到纾解而发展形成重大的心理疾病的可能,因此,宿舍内的教师工作室对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可以有积极的预防作用。总之,以宿舍为依托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先天的优势,因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创建一种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与引导,而宿舍相当于学生的“家”,学校打造这样一个轻松、惬意的环境中,融生活、学习、教育、服务、娱乐于一体,学生即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了这些道德教育。

无论是学分制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取代,还是宿舍学生管理模式对教室学生管理模式的取代,都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不墨守成规,而是不断调整工作思路与观念,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使学生管理工作可以顺应时代的需求,在校园得以顺利开展。

[1]朱以财.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75-75.

[2]林丽萍.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6,(8):63-64.

[3]旷永青,王再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化[J].高教论坛.2004,(1):10-13.

[4]洪运良.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青年科学月刊,2014,(8):172-172.

[5]龙进宝.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5,(7):51-52.

[6]陈钢.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4,(14):217-218.

岳博(1981--),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学生管理研究。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0.071

猜你喜欢
学分制宿舍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热得快炸了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
丝路艺术(2018年8期)2018-09-27 09:24:40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9
一个都跑不掉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