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成瑶(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浅谈舞蹈教育的合理商业化
岳成瑶(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教育产业早已和商业化的运营模式结合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商业化在对舞蹈教育产生积极地推动以外亦对舞蹈教育产生了一些消极的作用。但是舞蹈教育无论是求利还是育人都仅仅是侧重点不同罢了,因为二者的结合是必然的。
商业化;正确价值观;合理化
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技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有着审美风格独特、教学方式特别、深受各个年龄段尤其是儿童与青少年人群喜爱的特点。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让舞蹈教育在教育大规模商品化的大潮中合理的借助商业化的内在逻辑推动舞蹈教育发展的进程。
1.什么是舞蹈教育的商业化
所谓的舞蹈教育商业化即是运用商业的模式办舞蹈教育。商业化必然是重“利”的,舞蹈教育的商业化也是一样。舞蹈教育的商业化是相对于舞蹈教育的艺术化而言的,舞蹈教育的商业化则是要以满足不同的具体的客户需求为前提来设计教学方式、课程安排、价值体系的传递等具体教学细节的教育方式。但是舞蹈教育无论是商业化还是艺术化都仅仅是侧重点不同罢了。
2.为什么会出现舞蹈教育的商业化
随着家庭经济改善,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让孩子在早期受教育阶段进行一门艺术培养,尤其是像舞蹈这种既能让孩子健身、解放肢体又能启迪孩子的艺术领悟力、创意力以及能让自我意识复杂化、深刻化的艺术门类的培养是多么重要。于是家长便安排孩子进入各种各样的艺术培训机构,以获得更好,更具启发性,更全面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机构为了达到提高自身的名望,争夺优秀生源以及长远发展等诉求,而主动以优化教学方案、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努力开拓市场份额,调整性价比等手段满足家长需求,争取更好成绩,获得更多利益。以上诸种因素,就形成了舞蹈教育商业化的双方市场。
3.舞蹈教育进程的未来前景
舞蹈教育在我国具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舞蹈教育属于艺术教育范畴,同时舞蹈教育也是情感教育与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对孩子进行全面的舞蹈教育的重要性。而舞蹈教育能恰如其分的满足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需求。初期舞蹈教育课程大体可以分为传统舞蹈、集体舞蹈、力量型舞蹈、抒情舞蹈几大类。传统舞蹈包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对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和根性文化的传承可以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集体舞蹈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交际能力与集体意识。力量型舞蹈不仅可以强健孩子的体魄还能强健孩子的心智与专注力。抒情性舞蹈可以培养孩子的抽象性思维与抒情表达能力。虽然我国还没有普及舞蹈教育但是各种舞蹈教育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出现。我相信随着舞蹈教育商业化的不断推进,愈来愈多的家长会了解到舞蹈教育对于孩子的早期素质教育是多么好的选择。舞蹈教育在如此优越的时代背景下一定会有很大的前途。
1.舞蹈教育商业化对舞蹈的影响
舞蹈教育在商业化的进程中必然要在社会中扩大宣传以希求市场生源的扩大,这将对舞蹈艺术在社会民众中的转播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舞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后备资源。而且愈发优质的舞蹈教师、舞蹈技能教学方式与舞蹈教学环境亦在以商业利益为前提的舞蹈培训机构中逐步集聚,吸收大量优质舞蹈专业人员作为教师。依上所述蹈教育的商业化直接或间接得为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推动力与更加开阔的发展空间。
2.商业化对舞蹈教育发展的推进
商业的本质是获取利益,舞蹈教育商业化亦是如此。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具有好的声誉的舞蹈教育机构就会脱颖而出,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声誉差的舞蹈教育机构就会被逐步淘汰。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使舞蹈教育机构不得不进行优化商业运营模式、课程优化、改善教学设施、吸纳优秀教员、扩大教学范围等积极的改革措施。这些通常的改革措施亦会改变舞蹈教育的现状。同时舞蹈教育的商业化也为舞蹈专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改善了舞蹈教育人员的收入,也间接地提高了舞蹈专业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要求。
3.商业化对舞蹈教育发展的阻碍
商业化在对舞蹈教育产生积极地推动以外亦对舞蹈教育产生了一些消极的作用。部分舞蹈教育机构在一味的追逐现实利益过程中一味的追求舞蹈技术和舞蹈套路掌握的提高,而忽略了对孩子的美学教育与道德观、价值观的启发。使孩子虽然掌握了舞蹈技术但是没有领受到舞蹈中那些深刻与丰富的精神内涵。更有甚者过度的追求教学成果,急于求成,忽略了孩子在肢体上的接受能力。使用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与课程安排,致使孩子过早的产生疲劳心里对舞蹈本身失去兴趣,甚至在过度的不恰当的训练过程中使孩子的肢体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不仅破坏了孩子的肢体造型还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确立舞蹈教育的正确价值观
舞蹈教育在悠久的历史实践当中已经在舞蹈伦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无论在那种类型的舞蹈这当中,舞蹈所具有的功能一直都不是单一的,在舞蹈众多的功能中都有传递具有时代特质的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功能存在,即使在以审美为主体的舞蹈艺术当中,道德观与价值观的传递也始终贯穿于舞蹈教育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因此,商业性舞蹈培训机构要把舞蹈教育的侧重点从以获取名利为核心技术化训练转变为以美育、育人为核心的审美与道德观、价值观的培养。我认为舞蹈教育机构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并以传播正确的价值体系为卖点来获取利益。
2.注重舞蹈本身的教育质量
教育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立国之本。教师的个人素养也尤为重要,除了该有的专业素养以外,更应该具备高质的责任心及自律性。在商业演出所回报的名利双收的诱惑,艺术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以教育者的角度出发,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教书育人侧重点在于“育人”,教育核心也应该以学生为主。因材施教,正确的教学方式,规范的教学模式,良好的教学态度,缺一不可。只有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正确的传播教授的专业素养,集体意识在课程学习中得到传承,转化为现实影响力,通过对学生在舞蹈中的训练与培养,巩固以加强,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艺术审美能力。
3.协调商业化与舞蹈教育的关系,使之合理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教育产业早已和商业化的运营模式结合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而商业化则必然要有供求双方的市场作为基础。而在当下舞蹈教育的潜在消费群体正在向70后和80后的家长转移,这批年轻的家长在教育观念和社会价值判断上对现行的僵死的极端功利化的价值判断模式和教育模式普遍持否定的态度,他们更加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接受早期艺术教育时能更多的受到艺术精神内涵的熏陶,而非单一的培养孩子的艺术技能。对于当前的社会人才要求家长在培养孩子时更侧重培养孩子的审美力、创意力与发散式、抽象性思维,同时强健孩子的体魄,养成孩子健全的道德观等综合素质,而非让孩子成为一个艺术专业人才。因此舞蹈艺术教育在进行商业运作时应当更加确切的把握消费群体的这一内在需求。将教学方式从单一技能传授转变为以价值观传递为主技能传授为辅的有机结合体。如此既满足了孩子在艺术兴趣上的需求又满足了家长们不同的教育需求。并且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加入对家长的再教育,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孩子的同时还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家长,如此便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引领客户的需求,为作为企业的教育机构提供长远发展的巨大可能性,并以此达到商业化教育与艺术化教育合理结合的目的。
总之,舞蹈教育,是一门特殊的专业,无可避免的要面对市场商业所带来的一些特殊性及利益性的直观事务,在面临全球商业化的时代需求时应该选择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一切以学生利益为重,端正人生观及价值观,商业演出只能作为对它的辅助作用,不能演变成一种商业手段,过少的商业化无法调动积极性,过多的商业化则会扼杀了舞蹈教育的深度,宽度及长远性,只有合理运用商业化,才能使教育在不失本质的同时发挥出它最好的光辉。
[1]徐锋.舞蹈教育的伦理审视[D].发表于2009年.
[2]潘亚娟.浅谈中国舞蹈教育的不足与发展[D].发表于2014年
[3]葛秋霞.当代儿童舞创作方法研究[D].发表于2011年
[4]高永鹏.舞蹈培训机构少儿舞蹈教学模式研究[D].发表于2012年
[5]王克芬著.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2004.(09),第一版
[6]罗雄岩著.中国舞蹈教学[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01),第一版
[7]汪刘.艺术特征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8]John Quelch.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市场经济与市场营销 财贸研究[M]1993/02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0.19312/j.cnki.61-1499/c.2016.1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