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川/余淼
中国古代鞋履趣谈之
——旗鞋,满族女子的脚下世界
文四川/余淼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作为清朝统治阶层的满族,在接受了汉文化熏陶的同时,也拥有着本民族自身的文化特色,其中体现在鞋饰方面的便是旗鞋。】
旗鞋,是满族妇女特有的鞋式,随着清军入关统一天下,这种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鞋式开始盛行。旗鞋以木为底,其木底高跟一般高5~10厘米左右,有的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木跟镶装在鞋字底部,位于整个鞋子的中间部分,外部为白绫或白粉装饰。旗鞋面料多为绸缎,上绣五彩图案,跟底主要呈现两种形状,分别是上敞下敛和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前者鞋样底部表现出倒梯形花盆状,后者呈现出马蹄状。因此旗鞋后来也被称之为花盆底鞋或马蹄鞋。
中国鞋饰技艺在清朝发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旗鞋在保留了本民族特色基础上,积极吸收了汉族绣花鞋的制作工艺。在旗鞋之中,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木跟不接地的部分往往也会采用刺绣或串珠加以装饰。宫廷和贵族妇女所穿的旗鞋,不仅鞋帮和木根上有装饰,鞋尖也配有丝线编成的穗子,极为华贵的旗鞋鞋尖穗子可及地长。由于满族没有裹脚的习俗,所以满族女子所穿的旗鞋给予了鞋式装饰更大的发挥空间和面积,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刺激了中国鞋式装饰技艺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清朝常见的高跟木底旗鞋多为贵族中青年女子穿着,一般的宫女或者平民女子是无法穿上精美的旗鞋的,而老年妇女旗鞋则以平木作底且前端着地处稍削,这与不少清朝主题电视剧中所表现鞋式细节有着相当的不同。
关于旗鞋的起源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为遮脚说,清朝在入关统一天下之后,受到汉族文化影响,对“三寸金莲”艳羡不已,但满族贵族女子多为天足,即是没有裹过足的。为了遮住自己的一双大脚,便用高于地面的旗鞋将自己的双脚藏在旗袍之中。这种鞋既不容易让旗袍拖地,也不会轻易暴露双脚,遂风靡开来。第二种为拔高说,满足女子特别是未婚女子为了博得心上人的喜爱,有意拔高自己的身材,遂穿上高底旗鞋增加高度,表现女性的婀娜多姿,这与现代高跟鞋的用途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旗鞋的鞋底较高,故又称“高底鞋”,女子穿上旗鞋,一般无法走得太快,如果步伐太快,就难以保持平衡,很容易摔倒。所以初穿旗鞋者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而因为旗鞋自身的独特鞋式,也使得穿鞋者在穿着时务必挺胸收腹,两只肩膀微微摇晃,两只胳膊左右甩动,同时双脚配合轻轻地平起平落,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身体平衡。这样的穿鞋方式帮助女性形成优美、端庄而又慢条斯理的姿态。在实际的满族女子生活之中,穿着旗鞋是无法从事繁重体力活动的,当然,旗鞋也只适合养尊处优的贵族女子穿着。第三种为防虫说,由于满族的发源地是在白山黑水之间,那里的山上蚊虫众多且地面泥泞,满族妇女在上山劳动之时穿上高底鞋,一是为了让脚少受蚊虫叮咬之苦,再就是避免鞋底被泥水弄脏。
有关旗鞋的诞生除了上述传说之外,还有一段带有着演义色彩的故事。相传当年满族多罗甘珠女罕的父王与哈斯古罕爆发冲突并被其害死,而多罗甘珠女罕和族人所居住的城池也被哈斯古罕抢走。为了防止多罗甘珠和族人重新抢回城池,哈斯古罕在城池周围三面都围上了红眼哈塘。这种红色锈水大约有数尺之深,人马无法直接涉水而过。为了夺回城池,多罗甘珠苦思冥想,最终从长白山飞来的仙鹤身上想到了办法。仙鹤长腿,人只需要能够制作一双高过水面的鞋子穿上去,那么就一定可以顺利涉过红眼哈塘。多罗甘珠和族人连夜赶制鞋底厚且高的旗鞋,最终趁着黎明时分守城士兵最松懈的时候,对城池进行了奇袭,终于取得了胜利,杀死了哈斯古罕。
旗鞋在满族服饰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对于满足女子而言,一双旗鞋所支撑的脚下世界更是成为了其生活的缩影。旗鞋和当时的满族其他生活元素一样,在顺治皇帝之后逐渐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并表现满汉融合的现象,进而呈现出更加蔚为壮观的旗鞋文化。清朝后期,旗鞋在满族文化历史之中占据了相当的位置。窥一斑而知全豹,在清朝女子的脚下,我们能看到中国古代鞋文化的兼收并蓄,领略到多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时至今日,虽然旗鞋已经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逝,但是旗鞋本身的装饰、制作技艺却被当今众多鞋设计师借鉴,隐形在人们脚下,仿佛在向后人叙述着两三百年前那一段中国古代鞋文化的璀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