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团
“市人大和政协会议刚刚闭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政府部门反映强烈的问题是,吃拿卡要的腐败少了,但变相的刁难多了;办事靠关系人情的干扰少了,但不作为现象突出了。政府部门要虚心听取这些刺耳难听的批评建议,以‘马上就办的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前不久,某市政府召开全体扩大会议,市长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抓工作落实,根本在人,关键在作风,核心在于提高效率。”一如这位市长所言,“‘马上就办反映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狠抓落实的责任感、勤政为民的使命感,是群众观的通俗表达、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马上就办”不仅是承诺,更是一种行政理念、精神和作风。“马上就办”,不但要付诸实践,更要狠抓落实。要办实事、多办事、快办事,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马上办、办得快、办得好。反之,如果有心情的时候“马上就办”,没心情就“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或者风声过后,就凡事都要“烟酒烟酒”和“请示领导”,一来二去,“马上就办”就成了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简而言之,“马上就办”重在“马上”,贵在“办好”,“马上”是态度,“办好”才是最终的目的。
“马上就办”,既是责任,更是使命。1991年,习近平在日记中写道“一年半来,我在工作中始终处于超负荷状态,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为做好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那么,习近平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毫无疑问,既没有去歌厅,也没有去旅游,而是去了基层,去走访人民群众了。他进山区、钻船舱、下社区、走企业、访军营。资料显示,习近平在6年间走访了福州许许多多基层单位。他曾撰文指出,“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这个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反之,走过场,看“盆景式”,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所谓的“马上就办”很可能就是乱作为、胡作为。所以,“马上就办”贵在依法办好事、办实事。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马上就办”,说着容易做着难。人民群众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党员干部就该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既要承诺,更要履诺。“马上就办”重在“马上”,重在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桩桩都办实。一个领导干部,在位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一个地方工作的时间更有限。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倍加珍惜在位的时间,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人民群众评价党员干部的直接标准是干事。因而,“马上就办”不仅要为民办事,还应能办事、办成事。□
责任编辑:段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