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沛妤
摘要:对“新常态”的表述经历了西方语境向中国语境的转变,并逐步向除经济外的法治、军事和文化等领域深化和拓展,这一转变的背后蕴含着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新阶段发展规律和态势的把握。本文对“新常态”的概念演进轨迹进行梳理,关注学界对这一态势的不同解读及其局限性,以社会有机体理论对中国经济社会“新常态”何以需要和如何可能给以学理性分析,并发挥这一理论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前瞻性研判,探讨社会有机体理论对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当代启示,为理解论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未来走向提供坚实的哲学依据。
关键词:新常态;概念演进;学理支撑;社会有机体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1-0023-02
“新常态”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新阶段发展规律和态势的把握,这一命题何以需要以及如何可能必须在学理上加以阐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要求我们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其中,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的深刻总结,对当代现实问题仍具有深刻的阐释力和启示意义。
一、“新常态”的概念演进及其局限性
当前,中西方都非常重视对“新常态”下经济社会状况和规律的研究。“新常态”这一概念的涵义也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西方对“新常态”(New Normal)研究的源流难以考证,但就其与现实直接相关的意义而言可参考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所提出的用以反映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体系的结构性改变、经济陷入低增长状态的表述。[1]国内对于“新常态”的探讨始于习近平对我国新阶段呈现出的一种崭新的并将持续一段时间的发展态势的论述。2014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具备适应“新常态”的背景条件出发,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这也是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首次用“新常态”描述中国经济。2014年7月,他再次强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应提振和保持中国适应“新常态”的信心。[3]2014 年 11 月,他首次详细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四个主要特征,并指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必然伴随新问题,能否适应的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4]2014 年12月5日,他指出主动适应“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总基调,论述了经济运行速度和转方式调结构的关系。[5]2014年12月11日,他分析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从九个方面细化了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阐释。[6]
目前,学界已关注到中西方阐释的差异并进行探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解读:一是认为中西方语境下的“新常态”有相通之处(文魁,2014),即多年持续高速增长后经济发展阶段的趋势性转变,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二是主张中西方语境下“新常态”存在本质不同(许志峰,2014;柳礼泉,2015),狭义来讲,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主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因此,“新常态”并不是退步,而是站在更高层次发展平台上,在换档升级、提质增效方面的进步;广义来讲,“新常态”正逐步向除经济领域外的法治、军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等领域深化和拓展。三是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并不是论证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的理想状态(张占斌,2015),而是针对因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引致的国内外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作为国家最高领导面向世界宣示的国家决心和政策主张与取向。
上述解读中虽然不乏真知灼见,但是仍有不够明晰的地方:第一,这些解读强调中国要认识和主动适应“新常态”,却很少站在人类社会历史的高度论证这种认识和适应为何需要以及如何可能;第二,分析普遍关注“新常态”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况,但缺少从社会有机体矛盾运动的角度分析正是矛盾对立和同一为发展提供动力;第三,学界已认识到“新常态”需要引领,也将这种引领由经济领域向政治、文化领域扩展,但是并没有深入到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能层面考察这一发展态势,缺少对这种拓展背后所体现的社会有机体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挖掘。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整体”,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这一理论为探索当前及今后中国经济社会“新常态”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常态”何以需要和可能的学理性依据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高度,总体把握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作为整体系统发展规律所做的论述。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分析中国经济社会“新常态”,对其何以需要以及何以可能给以学理性分析,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历史规律的决定性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的辩证统一使“新常态”成为需要
历史规律的决定性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但是经济增速、结构和发展动力的趋势性变化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并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判断,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这一阶段性特征下,中国能够在追求高质量的经济增速的同时保持经济相对稳定,这对于我们建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念,做好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群众的期待使得我们能够主动适应“新常态”。“新常态”离不开主体人的参与,人以其能动的实践活动体现其主体性,因此,必须深刻认识“新常态”下改善民生对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促进作用。以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为导向的民生投入,既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题中之义,也能够有效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新常态”提供动力来源。
(二)社会有机体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使“新常态”成为可能
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以经济为最终动因的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分析“新常态”如何可能提供了学理性依据。“新常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济增长逐渐回落到中高速增长区间,通过对GDP的量的控制给结构性调整质的提升留出空间,这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然而,当前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仍是“进行时”,“新常态”也还不是已经达到的现实状态:一方面,认识并主动适应“新常态”需要一个过程,“旧常态”的得益者不会自愿退出历史舞台,盲目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观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另一方面,面对世界低迷增长的“中等收入陷阱”和中国改革的攻坚区、深水区,三期叠加更是加剧了旧增长点退出和新增长点强化的不稳定性,“新常态”的理想状态本身不会自然而然到来,因此,我们要将生产力的提升置于社会有机体结构和功能演进的过程中,并通过组成社会有机体各个要素及其要素子系统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其发展,积极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尽快进入“新常态”。
三、社会有机体理论对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启示
“新常态”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以社会有机体矛盾的对立、同一、渗透和转化来认识和适应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状况,为“新常态”注入持久动力。运用研究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探索积极引领“新常态”。
(一)认识和适应“新常态”
机遇与挑战并存,是在社会有机体视域下,在确认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意义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做出科学的分析:一方面,“新常态”蕴藏着新机遇,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为中国进入质量效益并重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提供了可持续集约型发展的有利条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中国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创造了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的历史契机,创新驱动发展为中国新技术和新业态的涌现扩展了创造需求的巨大空间;另一方面,“新常态”也面临挑战,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原有的风险化解机制难以继续生效,被掩盖的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显性化,若处理不当可能带来连锁反应。
社会有机体既关注对立的社会子系统的统一性,又从整个社会有机体中揭示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更着眼于矛盾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关系内容及其整体意义。这一论断认识到社会有机体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一定历史时期中,主要矛盾处于同一性主导的辩证状态,而次要矛盾则呈现对立与统一的运动变换之中。历史性地考察矛盾的对立、同一、渗透、转化,使得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具有动态性和强韧性,化解各种可能的风险与挑战,并将发展潜力释放出来,为“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转向注入持久动力。
(二)积极引领“新常态”
研究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对于如何积极引领“新常态”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第一,社会有机体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造成了彼此活动的限制、彼此属性的筛选以及某些功能的协同,“新常态”下应当重视对社会的整体研究,坚持“四个全面”的总体框架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顶层设计谋划中国经济社会“新常态”的大逻辑。第二,社会有机体的性质和功能关键取决于要素之间的结构,“新常态”下应当重视结构调整,寻求新的增长模式和发展源泉。第三,社会有机体是一个由多个层次构成的复杂系统,“新常态”下应当重视研究不同层次上有机体活动规律的特殊性,只有区分不同层次上的质的差异性,才能实现社会有机体的功能优化。第四,社会有机体通过与外部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使自身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演化,“新常态”下应当把每个社会系统同其外部环境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将中国的“新常态”与世界的“新常态”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松奇.“新常态”源流考[J].银行家,2014,(9).
[2]新华社.习近平在河南考察并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 子专题民主生活会[J].新华月报,2014,(11).
[3]新华社.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共 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 讲话李克强通报有关情况俞正声刘云山张高丽出 席[J].中国政协,2014,(15).
[4]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N].人民日报, 2014-11-10.
[5]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5 年经济工作[N].经济日报,2014-12-06.
[6]新华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 报,2014-12-12.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