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钰 唐英
摘 要:本文旨在浅谈关于漆器制作过程中新的体验以及对现代工艺之道的理解。漆器是一种时间的艺术,“重复”则是做好一个漆器的灵魂。天地和同万物生,手心应得百工就。优雅之美绝非短期努力所能成就,其建立在漫长的清理和打磨过程,使一个漆器与自然融为一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為借助外力来做成某事,此话本義是指古代制作玉石的经验之谈。其实髹漆工艺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借助粗糙的砂纸去打磨柔软的漆,然后漆的光滑的表面得以成焉。
关键词:漆艺;手艺;审美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B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在这种生活压力之下,一些人变得越发浮躁。追求高效的社会,人们不再去在意什么是手工艺、利益。很多传统工艺因不被大家看好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久而久之,人们对工艺产生了曲解。大批量的工艺生产,让人们忘记了从前那种珍重每一个工具盒每一个物品的生活态度。这种情况不仅仅体现在对待物品上,更体现在对人的态度上。为了利益而追求的效率和廉价,让人们忘记了作为人的本来的幸福是什么。
漆艺是我国传统工艺之一,其深沉厚重的色彩基调和优雅静穆的审美趣味,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工艺美术品,其本身具有庄重、沉郁、含蓄的色彩基调和耐咀嚼、耐把玩的审美情趣。
正宗的工艺当然和手工有着密切联系。手是自然、人性的体现。正宗的工艺是用双手用心去制作出来的。这样的工艺品带着制作者的思绪、情感,甚至体温,隐藏着不为时间左右的本质因素。
一、何为“彳亍”?
“彳亍”由“行”字拆解而得。出自《西湖二集》二五卷:“遂把手招那双足,双足彳彳亍亍自走到道人床前,凑在道人膝上。”在字典里有徘徊、不紧不慢地宛转走路的意思。
彳(chì)《说文》小步也。象人胫三属相连也。《集韵》:彳亍,足之步也。《元包经》:爪丮血,趾彳亍。《潘岳·射雉赋》彳亍中辍。《注》徐爰曰:彳亍,止貌。张铣曰:行貌,中少留也。又《集韵》:甫玉切,峰入声。足下齐也。
亍(chù)《唐韵》左步为彳,右步为亍,合之则为行字。 又稍停也。《左思·魏都赋》:矞云翔龙,泽马亍阜。《颜延之·赭白马赋》:纤骊接趾,秀骐齐亍。又《广韵》中句切,音驻。义同。
二、彳亍里的漆艺
说到漆艺,漆是不可缺少的材料。我们现在用的漆都是刮漆匠人在彳亍中得来的。他们走到一棵树下,拿起刀,割开树皮,等待漆树分泌出来的漆液。刮漆看起来只是一个很简单而且重复的动作,但是师傅手艺的不同,刮出来的漆液也有很大差别。盛夏季节,刮漆匠人游走于万树丛中,一点一点收集漆液。每割破一处,只能流出很少一点儿的漆液,所以他们都是一道一道地割,一点一点地收集。收集下的漆液放在自制的容器之中。刮漆也分“死刮”和“养生刮”。“死刮”指的是一棵树在一年内被用尽而死掉。“养生刮”就是不把树刮绝,每道伤口之间间隔在四十厘米,并且不刮漆树的背面。
漆艺的制作过程漫长,需要经过上灰、表布等诸多步骤之后方可上漆。在每一步后都需要阴干,阴干的时间需要1~2日,在完全干透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制作的时候犹如“彳”字,小步前进;而等待下次再制作的过程,犹如“亍”字,“又稍停也”,故名曰“彳亍”。
手是漆艺制作里的灵魂,因为在我们身体上找不到另一个部位可以像五指一样灵活运动。自古以来人们把劳动者称之为“手人”。漆艺可以说是靠着手一步一步、一层一层生成的,而且层数越多,手工越多,漆器就越润泽,越平整。在做漆器的过程中手的工作就是重复做打磨和上漆的动作,反复性是做出好漆器的必要条件。传统的漆艺讲究达到一定的效果就停止作业。如贴蛋壳,传统做法就是将本想要的图案平整地展现在漆板上就算是成功的作品。而现代的漆艺可以反复利用,将漆器做到极致的细腻、光感、平整、润泽。这里的反复是指选择一种制作手法,在以后的制作过程中反复使用此手法。如圆石漆器,器物表面不均匀的填补色漆加丙烯颜料调和的粘稠漆干透形成肌理之后,一直重复上漆,每次上漆的颜色以蓝色为主色,使明度和色相有变化,一直到毕业展览的前夕再进行打磨抛光。打磨出来的效果并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反复”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黄 成.髹饰录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2](日)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