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素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儿童攻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教育建议
赵素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要:攻击行为是指对另一个人有目的欺侮和侵犯、给被害者造成心理和行为上的损伤,而被伤害者试图回避的行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性行为。在儿童诸多问题行为中攻击行为是十分普遍的一种。文章从本体和客体两方面,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儿童攻击行为的教育建议,从而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儿童攻击行为;影响因素;本体;客体;教育建议
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又叫侵犯行为,是儿童诸多问题行为中十分普遍的一种。指有意伤害他人,给他人带来不愉快和痛苦,且不被社会规范所接受和许可的行为。[1]可表现为:突然地冲动、暴怒、伤人,不计后果,当受到挫折或愿望不能满足时常以破坏物品发泄,男孩多表现为躯体攻击(推人、打人、咬人、踢人等),女孩多表现为言语攻击(骂人、嘲笑人等)。此外还有间接的心理伤害(如造谣污蔑、贬低他人,背后说坏话等。)攻击行为的状况不仅影响了儿童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完善,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秩序的安定。
1影响幼儿攻击行为的本体因素
1.1生物遗传因素。“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攻击行为是有生物学基础的。实验研究表明,攻击行为与人的额叶、颞叶、下丘脑、海马以及边缘系统有关,如额叶前回在攻击性的控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颞叶癫痫与个体的攻击性存在着密切联系。”[2]我国学者认为,儿童攻击行为与大脑的协同功能有关,攻击行为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很可能是在大脑两半球处在非均衡和变异状态下的大脑所产生的行为。这些研究发现攻击行为的产生与脑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神经类型不同,儿童气质不同,抚养困难型的儿童在日后生活中也更容易对他人发展攻击行为。此外,遗传、病菌或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中毒、情绪唤起水平以及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等均是导致儿童攻击行为产生的生物因素。
1.2心理活动因素。心理活动即心理状态,个体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她以后的身心发展。幼儿期开始喜欢团体和伙伴的游戏活动,此阶段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同伴“竞争中”个体的自尊心受挫,会以冲动和好斗等较强的攻击性代偿方式表现出来;艾斯沃斯的“陌生情境”研究认为儿童不安全依恋产生会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倍感焦虑和不安全、缺乏自控力、易冲动、易怒,这些均与攻击行为有密切联系。
2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客体因素
2.1家庭因素
2.1.1父母极端的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主要有四种:“权威型(authoritative)——控制(提出符合年龄的成熟的要求)+爱(接受);专制型(authoritarian)——控制(提出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近乎苛刻的或无理的要求)+不爱(拒绝);冷漠型(indifferent)——不控制+不爱(等于放任自流、自生自灭);娇宠型(permissive)——不控制+不完全的爱(宠爱)。”[3]其中“专制型”父母过于控制儿童的自主性,惯用高压统治和专制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自觉的模仿父母的“打骂”,极易形成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娇宠型”是跟“专制型”相对立的教养方式,这类型父母爱的不理智,控制不足,无原则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以致孩子的不良行为逐渐增多,一旦他们想要的某种需求受到限制时就会产生反抗心理,最终产生攻击行为。
2.1.2家庭氛围和父母的不良行为。儿童模仿能力强,辨别是非能力差。攻击行为是观察模仿和强化的产物。有的父母脾气暴躁,脏话连篇,摔摔打打,固执粗暴,有的家庭中父亲处于强势地位,可能会对母亲进行暴力行为,对孩子的管教也大多是“体罚”“打骂”,不能正确评判孩子的是非对错,奖惩错位。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耳濡目染的学习父母的不良行为,他们不敢与父母对抗,很可能把不满转移到同龄人身上,从而产生攻击行为。
2.1.3家庭关系。家庭关系是指基于婚姻、血缘或法律拟制而形成的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家庭关系依据主体为标准可以分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4]不健全、缺乏温暖和不和谐的家庭容易导致孩子的自卑心理、自我中心,和仇恨心理,这些都极易诱导攻击行为的形成。
2.2学校因素
教师对儿童攻击行为呈默许态度,则会强化儿童的攻击行为。班级规模对儿童攻击行为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较小规模的班级,学生与老师能够有良好的互动,但容易形成心理依赖,虽然与同伴有较多的时间进行交往,但是社会性活动较少,个体独立性减弱,容易对同伴产生敌意心理和攻击行为。此外,研究表明,群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儿童攻击性的增加。另一方面,群体的极化作用和去个性化作用,也可以使儿童更倾向于选择同群体相一致的攻击行为。由于儿童模仿能力较强,但认知水平有限,一个不善攻击的儿童在一个相互攻击的群体中,很快也会以攻击的形式对付其他儿童。[5]
2.3大众传媒因素
儿童接触的主要传媒是电视和电脑,里面的暴力内容唤醒了儿童的攻击情绪,形成了攻击性思维,并给儿童提供了侵犯性样板,儿童不自觉的模仿学习电视中的情节或镜头,而当媒体中的暴力内容看起来像真实生活,个体曲解了幻想和现实,认同游戏中的攻击性角色时,会产生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2.4物理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噪声、气温等因素可能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反应而使其产生攻击行为。
3攻击行为产生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3.1本能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攻击行为是一种天生的、独立的、本能的对内自我破坏倾向,属于死的本能;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认为,攻击和争斗是一种本能,但不是像弗洛伊德所言的是指向毁灭,而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6]
3.2习得论
儿童的攻击也是源于人的一种自我生物保护本能,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多拉德(J.Dallard)等人认为攻击行为乃是个体遭受挫折引起的,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并在《挫折与侵犯》(1939)一书中首次提出“挫折—侵犯”假说;伯科威茨的“线索唤醒”理论认为挫折只是为攻击行为的发生创造唤醒状态,只有在外部环境刺激下才可能导致攻击行为;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班杜拉则认为攻击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观察模仿学习的结果。
3.3认知论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Dodge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了一个信息加工模型,对儿童攻击行为颇有影响。“该模型认为,儿童面临某一社会反应的整个信息加工过程包括五个步骤或环节:第一步,对输入信息的译码(decoding);第二步,解释过程,儿童将直觉到的信息与他过去事件的记忆目标任务相整合,然后为这些线索寻找可能的解释;第三步,寻找反应;第四步,决定反应;第五步,反应阶段,执行自己的选择。”[7]如果儿童在某个加工环节发生偏差或者不能按顺序加工输入的信息,就有可能导致异常行为如攻击行为。
4教育建议
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因素既有生理因素,又有心理因素,既有家庭、学校因素又有社会媒体、物理因素等,面对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教育建议也应该从内外因等多方面采取有效策略,对儿童攻击行为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与干预。
4.1正确客观看待儿童的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会因人而异不同程度出现,这是一种必然的、正常行为,我们对待儿童攻击行为既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掉以轻心,更不能一味否定抹杀,武断“这是个坏孩子”,而是要正确客观地看待,既能表示理解,又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以科学的态度去理智地面对和从容地解决。
4.2家庭方面
家庭是一个小社会,家庭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个性形成和认知水平。首先,“权威型”教养方式是以爱为基础的,理性、民主、耐心又科学的教养方法。父母要采取合理的教养方式,尊重孩子,宽严适度,接纳孩子,关心、理解孩子;其次,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以身作则,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好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而不是通过打骂,侮辱,冷暴力来处理问题和矛盾。不要让孩子处在暴力的家庭环境之中,民主的与孩子沟通交流。再次,父母要跟随时代潮流,多看家庭教育的视频、书籍与文章,积极学习先进理念和文化,提高自身的素质。既丰富了自己,又学会了如何科学教育孩子,成为孩子乐学爱学上进的榜样。
4.3学校方面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优化学校教育。首先,学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开设心理活动课,让儿童参与其中,切身学习,提高认知水平,弱化攻击行为;其次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言传身教,注意教学方法,避免“体罚”、“打骂”等不良的“惩罚手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再次,充分发挥班级和同伴的作用,建立合适的班级规模,让儿童在游戏和学习中建立友谊;最后,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必要时开展家长讲座交流,还可以通过QQ、微博等方式增强学习与家长的互动,以便及时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预防、帮助和矫正儿童的攻击行为。教会儿童正确处理攻击性冲突和宣泄不合理情绪。
4.4大众传媒方面
首先,国家采取法律法规,加强审核监督,严禁暴力血腥等负面影响影片的传播;其次,由于儿童认知水平有限,所以儿童在观看意义节目时,家长可陪伴一起看,既可以随时给孩子指导作出合理化讲解,又可以制止儿童观看不利于他们成长的暴力性和攻击性影视;再次,发挥大众传媒积极能量,大力宣传优秀影视作品,给孩子树立正面榜样,尽量少宣传那些容易诱发儿童攻击行为的仿真手枪、刀具等玩具。
4.5物理因素方面
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的选址,都要避开嘈杂、吵闹、凌乱的地方。保证孩子有个安静的休息场所和学习环境。
5结束语
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因素多种多样,并不是单一面的。除上面提到生理、心理、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物理等因素外,母亲怀孕期的精神状态,父亲与母亲教育方法方式得不一致性,爷爷奶奶等祖辈的溺爱等都是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因此,应该因时、因地、因个体不同,全方位、多方面采取有效预防和干预策略,才能有效制止儿童攻击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欣,袁茵.儿童攻击行为家庭影响因素分析与教育建议[J].绥化学院学报,2013,v.3307:112-115.
[2]陈海英,刘衍玲,崔文波.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No.22309:69-72.
[3]刘金花,邓赐平.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09.
[4]纪林芹.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7.
[5]何玲.客体关系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J].网络财富,2010,18:15-16.
[6]邬绮文.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
[7]张春梅.儿童攻击行为及其相关研究[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No.7004:30-33+63.
作者简介:赵素(1989-),女,汉,山东,硕士研一在读,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方向。
中图分类号:G4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4-02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