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名波,廖荣鑫,杨红华,李娜,凌宏礼,刘秀辉,巫剑鸣,刘四军
1.广州新市医院,广东 广州 510410;2.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分期序贯式治疗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吴名波1,廖荣鑫1,杨红华1,李娜1,凌宏礼1,刘秀辉1,巫剑鸣1,刘四军2
1.广州新市医院,广东 广州 510410;2.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目的:观察分期序贯式方法治疗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以中药内服加中药外敷为法,按照病情发展“分期序贯式治疗”的临床方案;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予中药内服、熏洗、针刺、穴位注射、推拿按摩、拔罐、气功等多种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对照组给予康复理疗:宣教和心理疏导加良肢位摆放加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加短波、超短波治疗。上述2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实验干预后,总有效率对照组60.00%,治疗组93.33%,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DL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健康调查量表(SF-36)积分中总体健康(GH)得分、活力(VT)得分以及SF-36总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中药内服加中药外敷”为法,按照病情发展“分期序贯式治疗”的临床方案,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医治疗该病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该病的整体疗效,提高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和生存质量。
肩手综合征;分期序贯式;中医疗法;健康调查量表(SF-3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常发生于脑卒中1~3月后。由于诊断标准、样本量等不同,脑卒中SHS发病率报道差异较大,从12.5%到61%不等[2],其典型临床表现是早期肩部疼痛,活动受限,手部出现水肿、疼痛、皮温升高;后期可以出现手部肌肉萎缩,甚至挛缩、畸形,严重影响偏瘫肢体的康复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症状与中医痹证、痿证相似,但病因病机皆有所不同。目前普遍认为,其主要病机是气滞津停,痰瘀互结,闭阻脉络。本研究以“中药内服加中药外敷”为法,按照病情发展“分期序贯式治疗”的临床方案,更易被患者接受,且疗效良好。
1.1 诊断标准 ①脑卒中的西医诊断标准:脑卒中诊断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3]中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②中风中医诊断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主症:偏瘫、神智昏蒙,言语艰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疾病分期标准: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中脏腑最长至1月。恢复期:发病2周至6月。后遗症期:发病6月以后。③SHS诊断标准:肩手综合征(SHS)参照有关文献诊断标准[3]:Ⅰ期:肩、手部有疼痛性运动障碍,手部肿胀、色泽改变、肤温较健侧高;Ⅱ期:肩、手部有疼痛性运动障碍减轻,手部肿胀、色泽改变、肤温升高部分减轻或完全消失,开始出现肌肉萎缩;Ⅲ期:手和肩部呈营养不良性改变,肌肉明显萎缩,关节活动受限、挛缩。④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热痹(湿热痹阻证)。主症:患肢肩部、手指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手指伸直、屈伸受限。次症:身热,烦躁,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秘。舌脉: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寒痹(寒湿痹阻证)。主症:患肢肩部、手指关节疼痛,喜温恶寒,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手指屈伸不利,手背冷感。次症:口淡不渴,恶风寒,阴雨天加重,肢体沉重。舌脉:舌质淡,苔白,脉弦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风及SHS(I期)诊断标准,使用与本研究治疗作用类似药物者需停用2周后方可纳入。②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③发病年龄:40~80岁,病程在2月内。④知情同意者。
1.3 排除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已接受其他有关治疗,可能影响到本研究的效应指标观测者;②治疗期间出现进展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肺部感染者;③既往有影响肢体、语言、情感交流等功能障碍恢复的疾病者;④既往有精神疾病者;⑤既往有肩周炎、关节肌肉病、类风湿关节炎所致的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者。
1.4 一般资料 符合研究标准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龄(64.07±12.72)岁。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平均年龄(68.9±10.29)岁。平均病程为1~20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 治疗组 在康复理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内服+外敷序贯治疗:①急性期:多表现为患肢局部红肿,疼痛不可触碰,屈伸不利,触之发热等,或身热,口渴,大便干秘,舌质暗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辨为风湿热痹,治以清热祛风,胜湿止痛,宜在康复治疗基础上予痹证1号方内服+外敷1号方外用。痹证1号方处方:生石膏、知母、木瓜、鸡血藤、络石藤、地龙、桑枝、忍冬藤、防风、薏苡仁、丹参、甘草,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口服。外敷1号方:红藤、生石膏、桑枝、丹参、制乳香、制没药、鸡血藤、苏木、木瓜、冰片,研粗粉,水调外敷,每天1次。②缓解期:患肢关节疼痛酸胀,屈伸不利,遇风寒则加重,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口淡不渴,舌质暗红,苔白,脉沉缓;临床当辨“风寒湿痹”,治以“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宜在康复治疗基础上予痹证2号方内服加外敷2号方外用。痹证2号方处方:羌活、独活、鸡血藤、络石藤、乌梢蛇、丹参、秦艽、附子、薏苡仁、防风、桂枝、甘草,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口服。外敷2号方处方:制川乌、制草乌、细辛、松节、威灵仙、透骨草、丹参、白芷、独活、冰片,研粗粉,水调外敷,每天1次。
同时,在康复理疗的基础上,对患者予以针刺治疗:依十二经表里关系,将其分为3组,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取穴:每组经脉之五输穴,即井、荥、输、经、合,加刺肩井、肩髎、肩贞3穴。针刺方法:选用华佗牌0.30 mm× 46 mm针灸针,其中井穴给予点刺放血,其他垂直刺入,施以雀啄捻转手法,行针1 min,每次留针30 min,每天选用2组,每天治疗1次。
2.2 对照组 仅给予康复理疗:宣教和心理疏导加良肢位摆放加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加短波、超短波治疗。
上述2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临床疗效。
3.1 观察指标 ①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分别考察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体征是否消失、改善、好转或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关节活动和肌肉状况。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医证候的症状按“轻、中、重”制作分级量化表,其中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采用修订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法:差:MBI≤40分;中等:MBI为41~60分;良好:MBI>60分。③生存质量评价:采用健康调查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来评价生存质量。根据各条目不同的权重,计算每个维度中各条目积分之和,得到8个维度的积分,再将积分转换为0到100的终得分,各维度终得分和综合评分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好。
3.2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将被认为所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组各次就诊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方差齐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组间各指标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或非正态分布资料、等级资料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及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判定临床疗效。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计算公式: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对照组60.00%,治疗组93.33%。2组经过等级资料秩和检验,结果显示Z= -3.64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ADL评分比较 见表2。2组治疗后ADL评分均升高,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
表2 2组ADL评分比较(±s) 分
表2 2组ADL评分比较(±s) 分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②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③P<0.01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n 治疗前 治疗后45 45 33.264±6.347 35.647±8.610 41.074±8.547①63.571±11.255②③
4.4 2组生存质量情况比较 见表3。治疗前,2组SF-36积分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SF-36积分中总体健康(GH)得分、活力(VT)得分以及SF-36总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西医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于1994年被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归纳为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肩关节半脱位、患肢活动范围、肌力减退、感觉障碍、年龄、性别、肌张力等均可能与卒中后SHS的发生相关,其中肩关节半脱位是相当肯定的危险因素[4]。Roberts WJ[5]认为,交感神经系统参与卒中后SHS的病理生理过程。国外有研究者[6~7]检测到卒中后SHS患者血液中IL-6、TNF-α、ET-1均升高,认为炎症过程参与本病的病理过程。据Birklein F等[8~9]检测,卒中后SHS急性期患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PR)增多,并且随出汗、水肿症状的缓解而减少,也认为炎症可能参与了本病。另外,有学者认为,遗传因素也可能参与了本病的发病过程[10]。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案。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疗法、手术治疗、刺激疗法、鞘内给药、物理治疗、康复疗法、心理疗法等。目前,治疗卒中后SHS的常用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11]、钙离子拮抗剂[12]、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等。另外,阿片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也被证实对缓解疼痛有效,对肢体康复锻炼有益。有研究认为,卒中后急性期进行物理康复训练对预防SHS效果显著[13]。交感神经封闭及切除被认为是目前治疗脑卒中后SHS最有效的方法[14]。硬膜外脊髓刺激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周围神经刺激、深部脑刺激等刺激疗法也有一定疗效,但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对于顽固性疼痛,还可通过硬膜外给予可乐定、氯胺酮镇静,或鞘内注射巴氯芬减轻肌张力,但鞘内给药缺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尚待进一步评估。同时,积极的物理治疗以及康复运动训练对SHS亦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表3 2组生存质量情况比较(±s) 分
表3 2组生存质量情况比较(±s) 分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①P<0.05,②P<0.01
项目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身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 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 H)总分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对照组66.33±18.47 32.23±30.13 67.55±11.22 50.37±10.48 41.37±24.27 50.37±11.20 72.11±11.47 78.34±11.07 88.24±18.17 65.10±20.34 32.47±40.20 68.44±12.00 51.22±12.33 42.66±20.66 57.37±10.57 72.88±11.27 72.34±10.37 86.13±10.39 68.75±20.32 47.08±35.52 68.77±18.22 63.74±10.37②55.47±26.47①52.32±10.89 74.22±13.37 79.31±11.88 93.07±8.77①69.44±25.07 35.71±41.34 68.44±13.66 52.88±12.99 41.27±29.54 57.51±10.00 73.30±11.37 78.41±14.88 87.65±11.27
SHS属中医学痿证、痹证范畴。中医学认为,中风后SHS以卒中后瘫痪肢体局部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偏废、萎缩为特征,其症状与中医学痹证、痿证相似,但病因病机皆有所不同。中风病病机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痰(痰热、痰湿)、热、瘀为标;中风后恢复期患者因正气未复而邪气独留,气血不能流通,津液不能周行而变生痰浊、瘀血之有形之邪阻于脉络,经络阻滞失养致肢体偏废,气血凝滞,血脉受阻,枢机不利,不通则痛,血不利则为水,水性趋下,泛溢肌肤而致浮肿。中医治疗本病方法多样,常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辨证分型给予不同的中药进行内服,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表现结合予以中药熏洗、针刺疗法、推拿按摩、贴敷疗法、拔罐、气功等多种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总的来说,中医学多种治疗方法对改善中风后SHS患者肢体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临床实践证明,中医学的多种治疗方法更易被患者接受,且疗效显著。
然而,对卒中后SHS的认识尚有一些问题待解决,如缺乏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研究,而对基础研究及治疗机制研究尚少,加上本病诊断标准不统一,导致许多研究结果缺少可比性。中医学在治疗中风后SHS方面虽然方法多样,但多以针、药,或二者相结合为主;临床中医师亦多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施治,疗效亦参差不齐,临床缺乏统一治疗规范。因此,寻找一种能真正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且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是该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医药由于其外治内调、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治疗、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等优势,受到了更多SHS患者的欢迎。因此,对中医药治疗本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便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项目在临床实践及前期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索中风后SHS的中医治疗方案。实验结果证明:为临床探索一套疗效确切、适合临床推广的中风后SHS中医治疗方案奠定科学的研究基础;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医治疗该病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该病的整体疗效,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1] Hansson GK.Inflammation,atherosclerosis,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N Engl J Med,2005,352:1685-1695.
[2] Geurts A.C.H,Visschers B.A.J.T.,Limbeek J.van,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a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post-stoke handoedema and shoulder-hand syndrome[J].Scand J.of Rehab.Med,2000,32(1):4-10.
[3]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 Kocabas H,Levendoglu F,Ozerbil OM,et al.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in stroke patients[J].Int J RehabilRes,2007,30(1):33-38.
[5] Roberts WJ.AHypothesis on the Physiologicalbasis for causalgia and related pains[J].Pain,1986,21:291-311.
[6]Munnikes RJ,Muis C,Boersma M,et,al.Intermediate stage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type I is unrelated to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J].Mediators Inflamm,2005,(6):366-372.
[7] Huygen FJ,Debruijn AG,Debruijn MT,et al.Evidence for local inflammation in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type I[J].Mediators Inflamm,2002,11(1):47-51.
[8] Birklein F,Schmelz M,Schifter S,et al.The important role of neuropeptides in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J].Neurology,2001,57(12):2179-2184.
[9] Weber M,Birklein F,Neundorfer B,et al.Facilitated Neurogenic inflammation in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J].Pain,2001;91(3):251-257.
[10]Vandebeek WJ,Roep BO,Vanderslik AR,et al.Susceptibility loci for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J]. Pain,2003,103:93-97.
[11]Kalita J,Vajpayee A,Misra UK.Comparison of prednisolone with prroxicam in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following stroke: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QJM,2006;99(2):89-95.
[12]Muizelar.CRPS:management with the calcium channelblocker and/or the alphasympathetic block phenoxybenzamine in 59 patient[J].Clin Nenrol Neurosurg,1997,99:26-30.
[13]周贤丽.肩手综合征的早期预防[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4,16(2):113.
[14]Sachs BL,Zindrich MR,Beasley RD.RSD after operative procedures on the lumbar spine[J].J Bone Joint Surg,1993,75A:721.
(责任编辑:刘淑婷)
R743.3
A
0256-7415(2016)06-0112-04
10.13457/j.cnki.jncm.2016.06.049
2016-01-10
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20132A011046)
吴名波(1981-),男,医学硕士,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脑卒中后遗症及并发症的诊治及康复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