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马维红
摘要:血管内皮是机体重要的旁分泌和内分泌结构,在多种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在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积极治疗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对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至关重要。笔者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治疗药物进行综述。
关键词:血管内皮功能;高血压;药物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6)05-0121-04
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在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受到损伤,继而导致内皮依赖性舒血管物质活性增加,进一步加重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临床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血浆肾素浓度升高,导致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RAS)激活;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合成增加,继而导致一氧化氮(NO)含量降低;体内氧自由基过剩继而引起氧化损伤。基于上述认识,近年来临床提出了逆转高血压内皮功能损伤治疗理念,其已成为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靶点。笔者就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抗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药物
1.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ARB与ACEI是当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素(ET)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合成,促进缓激肽的生成,并且抑制AngⅡ所介导的氧化损伤,有效抑制NO的分解代谢,最终起到保护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临床研究发现,对高血压患者应用ACEI类药物治疗能够促进NO的生成,从而增强血管内皮功能。另有研究显示,对高血压患者应用氯沙坦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去甲肾上腺素(NE)、ET以及醛固酮水平。由此可见,应用ARB以及ACEI类药物治疗高血压均可通过抑制AngⅡ作用以及抑制交感神经活性等而起到保護血管内皮功能作用。
1.2 Ang-(1.7)
临床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紊乱在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因Ang Ⅰ受到ACE作用能够发生转化而生成AngⅡ,同时还可受到肽链内切酶的作用而生成Ang-(1.7)。有研究显示,Ang-(1.7)在特异性受体介导作用下,能够产生AngⅡ拮抗作用,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对NO的释放,并可增强缓解肽的活性,起到扩血管作用。动物研究表明,在高血压大鼠中应用Ang-(1.7)能够通过调节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而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但到目前为止,Ang-(1.7)尚未应用于临床,其临床推广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外源性NO及NO前体物质
诸多研究资料显示,NO缺乏在血管内皮损伤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由于血管内皮受损状态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对外源性舒血管物质具有的敏感性将极大提高。因此,有学者提出通过外源性补充NO或使用NO前体物质而增加NO含量,起到促进血管内皮损伤修复的作用。亚硝胺类药物是一种含有亚硝基或者硝基结构的化合物,给药后能够快速代谢释放出NO,从而增加NO含量,保护或增强大血管的弹性,但其对周围血管阻力并无明显影响,故对舒张压并无明显影响。这对选择性调节脉压及收缩压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高血压的治疗及药物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左旋精氨酸是当前研究最多的胺类药物之一,其进人体内后能够在NOS的作用下发生转化而生成NO,从而起到保护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3钙通道阻滞剂(CCB)
CCB也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类型之一,其诸多通过抑制ET-1所具有的缩血管作用和增强血管平滑肌所具有舒血管作用而发挥降压作用。近年来研究显示,CCB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用于治疗高血压还可发挥一定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这对于预防或延缓部分高血压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意义重大。
3.1抗氧化作用
研究显示,机体氧化-抗氧化失衡在血管内皮损伤及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抗氧化能力相对减弱以及氧化应激增强均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直接因素,主要特征为血管张力降低、顺应性降低以及血管反应性降低等,临床将上述病理生理变化过程称为“血管功能重构”。另有研究显示,体内活性氧含量增加与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具有显著正相关性,NO降低以及氧自由基增加为其诱导因素。CCB具有抑制氧自由基以及其体内代谢产物等作用,从而抑制其所致血管内皮损伤。有动物实验,CCB治疗高血压大鼠模型能够通过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而发挥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3.2舒血管作用
CCB药物可有效降低血管内皮细胞的通透性,并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的舒张功能,从而发挥治疗作用。冯佩明等研究发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CCB药物硝苯地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从而改善高血压治疗效果。
4抗氧化剂
氧化应激增强在高血压及其血管内皮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用抗氧化剂辅助治疗高血压能够起到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临床疗效的作用。有研究显示,包括抗氧化性维生素以及酶类在内的抗氧化剂用于治疗高血压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可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重建氧化应激平衡关系,有效保护和修复血管内皮,从而阻碍或延缓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及发展。
5 B受体阻滞剂
p受体阻滞剂佐治高血压能够通过抑制ET-1的合成和释放而起到保护和修复血管内皮的作用。临床研究显示,第三代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具有强抗氧化性,其能够促进NO的生成并抑制ET-1的释放,维持体内NO与ET-1平衡,进而发挥保护和修复血管内皮的作用。奈比洛尔也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以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而发挥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6降脂药物
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降脂药物佐治高血压能够通过上调NOS而诱导内源性NO的释放,且对于ET-1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发挥保护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作用。可能是由于他汀类药物能够下调LDL、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含量,减少其在血管内壁上的沉积,促进NO的合成并减少ET-1的合成。有研究显示,对高血压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不仅能够下调血脂水平以及血清炎性因子,还可调节NO与ET-1平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也有研究发现,辛伐他汀辅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不仅能够下调血脂水平,且可降低ET并升高NO水平,且存在剂量依赖性,以辛伐他汀20 mg/d的ET、NO调节作用较优,这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在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的发生及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早期评估和治疗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及改善临床预后意义重大。药物干预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逆转血管内皮受损,从而改善临床预后。目前,临床用于保护或改善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的药物种类颇多,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