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多媒体类课程整合教学探讨

2016-02-23 14:55朱培平李春榆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整合教学

朱培平 李春榆

摘要: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多媒体类课程教学目前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针对这些问题从打破软件界限,整合课程;以项目和任务为支架,整合教学内容;以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整合教学方法;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整合多元评价方法4个方面探讨了多媒体类课程的整合教学。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类课程整合教学切实可行,促进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类课程;整合教学;教育技术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187-02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大都开设有多媒体类相关课程,教授如Photoshop、Authorware、Flash等多媒体软件。掌握多媒体类相关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之一,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的就业出口方向。由于这类课程操作性趣味性强、形象直观,容易受学生的欢迎,因此也受到很多教育技术专业教师的青睐,课程门类不断增加。

二、多媒体类课程整合教学的方法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多媒体类课程教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教育的数字化、信息化应用推广方面功不可没,但目前有些高校也出现了课程设置比较松散,不成体系;教学内容简单重复,偏离实用;教学方法刻板陈旧,缺乏创新;教学评价片面单一,形式僵化;等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多媒体类课程教学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打破软件界限,整合课程,以培养目标设定课程。有些学校的多媒体类课程是根据多媒体软件类别来设置的,如Photoshop、CorelDraw、Flash、Fireworks、Authorware等,课程的内容和计划也完全是按照软件的学习要求来制定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课程类别比较多,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不是很强;再加上有些课程(如Photoshop等)很多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已经学过,所以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科学性,课程体系系统性不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课程设置不能简单模仿社会上的计算机培训机构的做法,而必须在各个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打破各个软件名称的限制,统筹兼顾,精选课程,整合课程。为了实现学习内容的可扩展性和学习目标实现方式的可选择性,课程名称不宜使用软件的名称,而应当遵循多媒体类课程自身的体系规律,结合培养方案分目标进行命名。例如,我们使用“平面设计与图像处理”来代替Photoshop作为课程名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补充CorelDraw、Illustrator等软件学习内容,学生实现作品时也可以灵活地选择软件进行设计制作。这样既避免了同时开设多门类似功能的软件课程,又兼顾了已学习过此软件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做到了课程的有效整合。

2.以项目和任务为支架,整合教学内容,以适应实践型教学需求与社会需求。多媒体类课程内容体系应是以技能为主的实践型教学体系,以实际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以素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教学内容应在课程整合设置的基础上,依据教学计划,以项目和任务为支架,突破软件类别限制,打破原有章节顺序,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科学合理地分解、重组、删减、补充,重新进行整合。为了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项目和任务应贴近相关行业和市场需求,鼓励学生参与企业或“威客”网络上的项目和任务,并动态更新教学内容。以“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内容主要以Flash软件应用为主,但其中也包含Illustrator、Photoshop等软件的一些相关内容。如在“界面设计”部分,补充了Illustrator文件的制作导入内容;在“补间动画”部分,则增加了Photoshop动画面板使用的相关知识,这样无疑提升了动画设计与制作的灵活性,实现了多软件平台内容的有机整合。目前随着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很多常用多媒体软件都已在初高中阶段进行过初步的学习,因此教学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删减。仍以“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对于基本的动画制作部分,学生大都已经比较熟悉,我们便以项目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巩固,不再将此作为重要内容;而把Flash中的Action Script的编程内容作为“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并增加了Flash广告制作和网站应用内容,使内容更贴近实际应用。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中,由于Authorware软件本身的音视频编辑功能很弱,我们在教学内容中相应整合了GoldWave音频处理软件和Windows Movie Maker视频编辑软件的内容。这两个小软件操作简单,功能强大,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水平。

3.以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整合教学方法,实施模块化教学。多媒体类课程不同于教学技术学专业的其他理论课程,其应用性、实践性决定了这类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除了具有一般的教学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我们对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各个模块又分为案例教学阶段和实训阶段,以案例教学法或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学活动全部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为了便于学生了解各个学习模块的情况,我们在学校的公共教学平台上构建了教学服务站点,将各个模块以及相应的案例与任务进行展示。对于软件的基础工具与面板的操作使用,教师并不再过多讲解,主要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也可在教学服务站点提供相应学习视频。教学活动主要开展案例教学,以“作品鉴赏”—“思路分析”—“学生尝试”—“教师演评”—“任务强化”的方式开展。“作品鉴赏”主要起到教学情境创设作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路分析”环节通过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设计者的思路和制作方法;在思路方法明确的基础上,先由学生自主尝试操作练习。对于复杂且有一定难度的案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可以跳过“学生尝试”这一步骤。在“教师演评”环节,如果学生操作比较成功,教师主要点评操作注意事项和相关操作技巧,以及拓展知识内容。但如果学生操作有困难,教师则需要讲解和操作演示。学生掌握该案例操作后,教师需提供类似任务让学生自主操作以进行学习强化,“任务强化”应起到举一反三知识拓展的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应用于各个教学模块的实训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真实的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将任务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分配,学生通过对任务的认知、理解和应用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每个学习模块一般只设计一个项目或任务,不同模块的项目或任务分为“必做”或“选做”两种,除了“必做”任务外,学生只要完成一定数目的“选做”项目即可。同时也鼓励学生参与企业或“威客”网络上的项目和任务。学生提交作品之后教师应及时地将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必要时可让学生根据评价建议对作品修改后再次提交。

4.教学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整合多元评价形式,注重学生实践成果。多媒体类课程教学评价不宜采用笔试的评价方式,而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依据学生电子学档进行多元综合评价。评价的内容除了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之外,应重点考察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注重学生的实践成果。多媒体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每个实践项目,无论是课堂练习作业,还是实训项目成果,均要提交实践作品至教学服务站点的个人电子学档中。作品的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两个方面。教师对每名学生的每次作品均有相应的评价,并在课程结束时,给出每名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评价。同学互评主要应用于实训项目,采用实名登录评价方式,评价分为评分和评语两部分。对于小组作品,评价方式与此相似,不再赘述。教师可灵活设置评价分值权重。

学生最终评价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实训成绩、期末成绩和课外实践成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和课堂练习作业完成情况归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在各个教学模块的实训阶段,学生的参与情况和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归入实训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教学评价一般采用现场考核的形式,教师给定主题,让学生集体在网络教室指定时间内完成提交,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如各种多媒体制作比赛、企业招标项目、“威客”网站项目等,我们设置了课外实践成绩,占总成绩的10%。学生的成功作品可以获得相应加分。

三、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在多媒体类课程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各个环节中,遵循课程自身体系规律,合理有效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与方法,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伍顺比,江玲.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数字媒体技术方向课程设置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8,(1):57-59.

[2]胡海燕.基于就业能力调查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探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08.

[3]潘红玉.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4]林玲.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与教学探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2):72-74.

[5]曹玉娜.推动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课程整合最优化、课程设置合理化[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4):57-59.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学整合教学
一年级“短语、句式”的整合教学的探索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
教育技术学历史研究方法与学科发展的多视角分析
关于税法课程整合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