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霞
摘要:本文从实验体系、实验内容、实验教材、实验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阐述了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进行的改革与探索。通过这些改革,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强调了实验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数据库实验;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8-0155-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新世纪,对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其不但需要具备宽口径专业知识以及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高等学校中,实验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其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所以,必须做好试验教学改革,不断的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本身的实践性较强,在这个课程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当前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开发工具,努力掌握数据结构的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
一、实验体系与实验内容的改革
1.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实验教学地位没有得到体现,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也不够重视,安排实验内容也大都是为了理论教学需要,实验也大都是经典的、验证性的以及演示性的,很少有实验是设计性和综合性的,这就导致学生认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教师课堂上所讲的相关理论。实验过程也往往是根据教师的指导、师范以及实验指导书的相关步骤和程序进行的,这也导致了学生无法系统的掌握知识。学生很少进行独立的思考,这也给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能力发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较差,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时,必须从教师到学生真正全面的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学校质量衡量的重要指标。将实验教学看成创造性、实践性以及科学性很强的课程,不能将其看成理论课的配角,因此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2.分层递进的实验体系。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实验体系采用分层递进的模型,设有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与创新型实验三种类型,分为理解、掌握、应用、综合、设计与创新五个层次,使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及基本操作,通过典型的实验训练进一步掌握基本技术和原理,能够应用多个知识点解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发现新知识,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了综合性、设计与创新型的实验,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实验课程增加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实验,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对于应用系统的开发实践,教师一般给出一些具体题目,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通讯录管理系统等学生比较熟悉的题目。同时,教师要给出系统的基本要求,如要求学生完成用户名和口令、数据的输入、增加、删除、查询、输出等基本功能,开发的界面风格简洁明了,数据操作方便。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在至少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也可以增加一些功能,最终开发出一个完整的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这样不仅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初步掌握了数据库设计技术和开发应用系统的方法步骤,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3.实验内容和课时的设置。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本课程共设计了10个实验,其中7个基础实验,2个综合实验,1个设计与创新型的实验。基本内容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和配置、数据库及基本表的创建、数据库查询操作、数据维护、数据安全性和数据完整性、数据库备份与还原、存储过程和触发器、通过ODBC的访问数据库、VC++数据库应用编程等内容。一般情况下课内设置16学时,其中实验1由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实验7内容较多需要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在课外加时完成。实验课分班进行,每个实验班30人左右,配备一名实验指导教师。
二、自编实验指导书,使实验内容不断更新
数据库技术是当前计算机领域中应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的技术。相应地,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为此,我们自编上机实验指导书,对每个实验清楚地给出实验目的、内容、要求、步骤或方法和实验原理、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实验内容,每个实验之后还给出了适量的思考与练习题,彻底改变了以往实验课程缺乏或没有实验指导书,学生对每次实验的目的、内容、要求、实验原理等不清楚,上机实验时对着教材上的例子过一下的局面。近年来,我们为数据库课程不同层次的教学编写实验指导书4本,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课的主角,在实验过程中不但需要动手还需要动脑,要求学生实验课之前必须进行预习,了解每个实验的过程和标准。教师应该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一些提问,通过提问不但能够提醒学生实验的难点和重点,让学生了解可能会出错的地方,还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若是发现有学生没有预习,不能够让其进行实验。实验时,教师应该重视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当学生遇到问题时,首先帮助学生分析其原因,然后得出应该怎么去解决。教师绝对不能手把手的进行教学,教师应该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并进行一定的指导,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并做好实验记录,在评价学生实验成绩时,需要参考实验记录。
四、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完善考试考核办法
通过实验教学考核,能够检查学生的学习成绩,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做好实验课前预习,提高实验效果。实验课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能够全面的了解实验的原理、方法以及相关的步骤。预习绝对不能是走过场,教师必须督促学生的预习,并要求其撰写预习报告。坚持课前预习,能够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实验过程中针对性较强、动手快,思维较清晰,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严格把好实验报告关。实验课后教师应及时对实验课进行总结,对实验中存在普通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对于实验课上没有完成的或存在问题的实验,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完善。数据库课的实验学时一般在18学时左右,要求教师至少收实验报告4次,并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认真批改和验收。即使实验结果不理想,只要是学生自己做的,都应予以肯定,并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原因,加以解决。若发现有弄虚作假、抄袭他人实验报告的行为,当以零分计,并加以严厉批评教育,并力求做到客观、公正。
3.加强实验考核,重视实验教学。实验课结束后,要进行实验考核,客观地评定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使学生重视实验课,端正实验态度,踏踏实实地独立完成实验全过程。根据本门课程的总学时和实验学时的比例,一般占总成绩的30%。另外,各级领导也应重视和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管理与控制,采取集中检查、抽查、评估等多种形式,了解实验教学情况,并做到奖罚分明,这样对实验教学工作肯定会有很大促进。
五、实施效果
近年来,通过对数据库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编程开发能力比以往明显提高。这不仅表现在学生能够参加与数据库有关的校内外科研活动,而且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总之,重视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化,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教学的质量也会有明显提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面对社会新形势的挑战,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观念的更新,对实验教学改革进行深化,推动实验教学方法和技术创新更好的进行,培养出更多素质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