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的城市空间争夺战

2016-02-23 09:05韦星
晚报文萃 2015年12期
关键词:老人院老年公寓美好时光

韦星

驱离

2001年,美好时光敬老院在昆明市五华区的龙泉路上建立起来,随后发展迅速。2007年底,仇和从江苏调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随后,“春城处处飞花”变成了“春城处处飞沙”。

2009年11月,因城市拆迁改造,美好时光敬老院必须搬离。重新选址的问题上,院长李永红变得更为谨慎。在看中了盘龙区宝云社区一个比较适合养老的场所后,他先后去云南省规划局、昆明市规划局、盘龙区规划局咨询:这个地方会不会拆?工作人员明确告诉她:不会拆,因为不在规划红线内。

李永红花了近1000万元,对原址进行改建,美好时光敬老院成了昆明规模和档次都较高的敬老院,一度达到了660个床位。

可是,新投入使用的敬老院,很快收到风声:领导看中了美好时光敬老院所在的位置和片区,要搞北部山水新城,发展房地产项目。2010年12月,得搬!得拆!

早前,政府在给李永红的回信中答应:给拆迁补偿款,给拆迁安置费……结果一分钱补偿也没有。李永红不干,结果就遭到了断水、断电、断路等“待遇”。

李永红只好再度搬迁。不过,回到沙浪乡的美好时光敬老院,仅仅落定3个月,又因为“三个大”(大建设、大投资、大改动)的需要,敬老院再度漂泊。

几经折腾,李永红的身家耗没了。

敬老院的第四次搬迁,选在盘龙区双龙乡哈马者村。因为地偏、交通不便、医院等配套跟不上,李永红的敬老院生意越来越难做,从高峰时有400多位老人入住,到现在只有30人。

推倒

不过,坚守在城市里的养老院,下场也不好。“他们不和你协商,不和你谈赔偿,趁你不注意,突然就强拆了!”施征霞告诉记者,过去几年,她一直为此讨说法而奔波。“占地5.1亩的养老院,突然消失了,然后所有部门不承认是自己干的,也说不知情,可能吗?”施征霞是春城老人院的院长,但现在,她徒有其名。

2012年12月4日早7时许,还在睡梦中的施征霞突然接到看守人的电话:“施院长,4台挖掘机在挖老人院!”

施征霞和刚从部队探亲回来的儿子,急忙赶到现场。很快,400多个穿便衣的人出现了。他们把施征霞母子推出了挖掘现场,“外面谈!”

被推离现场后,却没人和她谈。施征霞当时觉得:“反正我证件齐全,告到哪里我都赢。”但她想错了。因为,没有人承认是自己拆的。她去找公安部门,公安部门说,“你不要为难我们”。她去找法院,法院不立案。昆明几乎所有可以维权的部门,她都去了,但工作人员都保持沉默。

最后,她找到了云南省政府纠风办。纠风办过问后,老人院所在的前卫镇政府承认知道老人院被拆,但强调不是政府干的。再后来,央视来采访,政府在当地报纸上刊公告说,政府对老人院进行过评估,是700多万元。但评估数据如何来,工作人员说,是机密,不能透露。

2015年3月25日,云南省政府在行政复议决定书中承认,昆明市国土局在上报资料时,把施征霞持有的国有土地使用证载明的土地,错误地认定为集体土地。

这算是对强拆行为的“认账”,但“错误”已无法让这家老人院起死回生,因为老人院的那片土地上,竖立起了一栋栋商品房。

“你有合法的手续,他们就通过非法的手段干掉你!”施征霞说,一旦被纳入城中村改造的范畴,政府相关部门就不给养老院颁证、换证。这样,养老院成了黑户,相关部门再顺理成章地干掉这家养老院。

这种背景下,2009年以前,昆明民办的养老院本有近50家,如今只剩下十多家了。

苟活

2002年,知青老年公寓在西山区成立。成立之初,这家老年公寓分别在小岛村设有1号院落,在河尾村设有2、3号院落。目前,这家老年公寓有600多位老人居住养老,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养老机构。

但这也是几经波折而熬过来的,如今的规模和高峰期相比,也降了200个床位,面积从过去的40亩减到20亩。对于未来,这家养老院,也只能算是苟活。

2008年,政府整治大观河,把1号院落的部分房屋拆除。老年公寓负责人段玲英只好在2号院落的菜地上,重建一些房屋以安置从1号院落搬迁过来的部分老人。

2009年,政府修隧道,把2号院落的房子给震裂了,房屋成了危房。段玲英将3号院落里的池塘填平造屋,用以承接2号院落的老人。2011年,2号、3号院落被纳入全面拆迁的范围。段玲英在1号院落周围搭建了临时房屋,用以接纳搬迁过来的老人。4年时间里,知青老年公寓遭遇3次搬迁。

老年公寓的命运,7年前,王凤祥就预料到了:“他是个靠拆迁起家、敢想敢干的人,而且做事从不考虑老百姓的感受。”

王凤祥说的他,就是今年3月15日,随着全国“两会”闭幕,他的人生仕途也一同落幕的原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1999年,时年70岁的王凤祥,是江苏沭阳县的一名退休教师。仇和当时是宿迁市委常委、沭阳县委书记。

那会,仇和在沭阳正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当时,王凤祥居住在教育局附近的房改房里,一天,他突然发现一张告示:本栋楼限于某年某月某日之前拆除,请业主自行搬迁,否则后果自负。

王凤祥举着颤抖的双手,向记者比划当时的情形,“两侧都在拆,搞得就像地震一样!房屋四周、屋内尽是沙尘滚滚,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所幸,在学生帮助下,他最终在农村找到一个落脚地。

2003年,王凤祥的女儿来到昆明工作。他跟着过来,此后,他一直租住在知青老年公寓里。但2007年11月,一则新闻让他震惊:仇和调任昆明市委书记!2008年,仇和的城市改造中,率先对王凤祥所在的老年公寓“下手”。

未来

昆明大拆大迁的造城运动,始于仇和时代,也在仇和时代达到巅峰。从仇和时代算起,昆明至今迎来了第三任市委书记。但这些年,养老院的命运一直没见好转,因为在和百货商场、房地产等资本大鳄的城市空间争夺中,老人院总是无奈地败下阵来。

3月下旬,记者在昆明市老龄委采访时,工作人员也谈到:今年,市里新出台了一些文件,主要鼓励社会力量办养老机构,比如养老院每新增1个床位,奖励1万元。每改、扩建一个床位,奖励5000元。此外,对经培训的护工,按等级(初、中、高级)每月给予50~150元不等的奖励。

不过,当记者就这些政策向一些养老院透露时,他们却高兴不起来:养老院落地的机会都没有,补贴还能落地吗?

(光子摘自《南风窗》2015年第8期,图/墨金)

猜你喜欢
老人院老年公寓美好时光
美好时光
童年不同样
老年公寓呼叫装置使用不便惹纠纷
美好时光
美好时光
老人院擦出的爱情火花
德国的“敬老储存”
德国的“敬老储存”
刍议当代老人建筑设计
关于推进老年公寓发展的几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