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氏
君子不器
文/彦氏
彦氏,吉林大学文学博士。他曾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游学10年,将语文、历史、国学、书法融会贯通,创立“彦氏私学”,用新国文、新私塾的理念教授国文、宣讲国学,普及作文、书法知识,其新颖的教学方法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同样,一位将领如果不能通过学习来补足或者抑制自己的弱项,就可能遭遇很沉重的失败。在三国时代,江东孙氏三代主将的命运就非常生动地演绎了这个道理。
可怜孙坚这样英武盖世的豪杰,竟然死在了自己的粗心大意上。正是因为孙坚有勇无谋,结果早早地退出了三国时代精彩纷呈的历史大舞台。
子曰:君子不器。
——出自《论语·为政》
作为君子,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手艺,而要让自己具备多方面的才能,这样才能应对复杂的竞争环境。
孙坚是江东孙氏家族在东汉末年最先涌现出来的战将。他武艺高强,胆量过人。他二十来岁的时候就带兵剿匪,保境安民,为百姓所称许,并被皇帝封为“破虏将军”,从此威名大震。
汉灵帝去世之后,奸臣董卓祸乱朝廷、残害百姓。孙坚又开始带兵声讨董卓,逼迫董卓退出了洛阳,逃回了关中。可以说,在当时的乱世,董卓拥有精锐的西凉骑兵,手下又有吕布、华雄等猛将,但他最惧怕的武将就是孙坚。孙坚很多时候亲自冲锋陷阵,经常第一个攀登云梯冲上敌人的城头,斩杀敌方大将,各路英雄甚至给他起了个响当当的绰号:“江东猛虎!”
但是,孙坚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过于依赖武力,缺乏智谋,很多时候一味地逞英雄。初平三年,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大将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与孙坚展开了一场大决战。战役初期,孙坚的军队进展得十分顺利,打得黄祖狼狈逃窜,并且将黄祖的主力包围起来。可是这时候,孙坚放松了警惕,他经常一个人单枪匹马外出巡营,他的行动规律很快被黄祖的侦察兵发现了。于是,在一次孙坚单骑出行的时候,黄祖在半路上埋伏了弓箭手,乘着孙坚不提防,一阵乱箭把孙坚射死了。
孙坚有四个儿子,老大孙策的外貌、武艺、性格和爸爸十分相像。据史书记载:“孙策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之死。”
孙策武艺高强,每逢大战必定冲锋在前,若论武功和胆气,甚至要超过孙坚。在一次战斗中,他以一敌二,结果眨眼间活捉了一名敌将,吓死了另一名敌将,一时传为佳话,民间送给他个绰号“小霸王”!
孙策通过几次大战,打败了盘踞在江东的严白虎、刘繇等对手,队伍迅速壮大;他招募了著名的谋士张昭、张纮,吸纳了周瑜、太史慈、陈武等文武双全的人才,加上原有的部将程普、韩当、黄盖、周泰等,军威大震。孙策的军队不仅骁勇善战,而且军纪严明、爱护百姓,深受江东父老拥护。经过几年的拼杀和苦心经营,孙策在江东确立了孙氏家族的基业,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之一。就连曹操对孙策都十分敬畏,主动提出与孙策家族联姻,亲自上表给皇帝,奏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封他为吴侯。
但是,孙策和他爸爸有个同样的弱点:好逞英雄、好比武斗狠。他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就经常单枪匹马外出打猎,结果在一次打猎的归途中遭到刺客偷袭,身负重伤。他在临死之前,把江东基业交给弟弟孙权。临终前,他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霸,你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你。”说完,他就去世了。
孙策遗传了他爸爸的勇敢基因,但是,没有摆脱缺乏谋略的弱点,结果死于自己的轻敌和草率。那么,当江东偌大基业传给了弟弟孙权之后,孙权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同学们,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让自己全面发展、均衡成长,而不要变成只会一种技能的“书呆子”呀!
孙权(字仲谋)继位之后,一改爸爸和哥哥有勇无谋、动辄言战、喜欢逞英雄的做事风格。他一边积极加强武备,严格要求下属时刻保持备战状态;一边招贤纳士、大胆任用贤能。他从平凡的百姓中选用足智多谋、志向远大的鲁肃;从普通军人中提拔了行事严密、善于大规模作战的吕蒙;着力培养了年轻才俊、天赋异禀的陆逊;用人不疑,坚持重用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他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会屈身守分、以待天时,甚至可以向敌人假装称臣;一旦时机到来,他英明果断,亲自主持大局,敢于倾全国的力量打大规模的战役。他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刘备大败曹操的百万雄师,使得曹操再也没有能力南下;他在荆州之战中,巧妙地利用关羽的轻敌和傲慢,吕蒙白衣渡江,大败关羽,使得不可一世的关羽全军覆没;他在夷陵之战中,大胆任用年轻的陆逊,结果火烧连营,完胜刘备,使得刘备的蜀军大伤元气,无法再次东征威胁东吴。他无时无刻不心怀忧患,甚至难以和衣安睡,终于使东吴北拒曹魏、西敌蜀汉,稳健地在中国的东南进行扩展。难怪曹魏的君主在长江边上慨叹:东吴有孙权这样的人物,我们很难占领这块地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