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让人类毁灭还是永生?

2016-02-23 19:41:56唐莉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6年12期
关键词:图灵奇点刹车

卷首语

人工智能,让人类毁灭还是永生?

1950年,阿兰·图灵的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机器能思考吗?》为人类带来了一个新学科——人工智能。为了证明机器是否能够思考,他又发明了“图灵测试”(Turing Test),图灵测试至今仍被沿用。

到目前为止,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系统已经在很多方面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无人机、工业机器人、错误检测和搜索引擎......,在一些涉及精确判断的具体项目应用领域,人工智能的表现已经超越人类,甚至人类已经受到机器判断的影响,如线上自动交易系统,健康检查系统以及无人车驾驶等等。尤其是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让人们意识到人工智能真的来了,不再只是电影中的场景,而是现实世界里正在上演的又一轮产业变革。人工智能先驱、未来学家雷·科兹威尔预言:到了2020年,我们将成功通过逆向工程制造出人脑。2030年末,计算机智能将赶上人类。2045年,人工智能会掌管全球科技发展。至此之后,人工智能的摩尔定律被打破,科技将呈现爆炸式发展。人类文明已经被人工智能所掌握,2045年以后的科技发展,已经无法被精确预测了。

这种变革让不少人感到惶恐,一时间各种人工智能威胁人类的声音铺天盖地,人们在各种人工智能会带来大波“失业潮”的言论中深感忧虑,同时也在强悍的AlphaGo会不会被恶意利用等问题上担心不已。担忧未来的人们在争辩:终极的人工智能,会让人类永生还是毁灭?我们到底更应该关注智能的快速发展,还是智能社会背后的危机?

然而,人类唯一了解的智能是人本身的智能,如果让机器也具有意识、思维、情感,这究竟能否做到,如果真的达到这个目标后,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依然是未知数。其实,目前人类应用人工智能主要是机器人以及各种识别设备,主要目的是提升效率和保护人类的自身安全,因此“生杀决定权”还掌握在人类自己手里,它们只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超级电脑而已。

然而,人工智能应用必然带来诸多社会问题,例如人类哪些权利不容侵犯,被侵犯了要承担什么责任,以人类伦理、道德原则为基础设计的突发情况该如何判断等等。“智能时代需要油门,也需要刹车,我们不能还未加速就想着踩下刹车,同样我们更不能速度过快失去控制才想到安装刹车。”如果它们将来真的超越人类,是不是应该现在就开始从政策、法律、道德和伦理角度制定游戏规则呢?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恐惧来源于无知,人类对于人工智能的潜力和发展还不够了解,忧虑其威胁也在情理之中。这些都涉及因人的社会化而导致的政策、法律、道德和伦理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人工智能可能会对人和社会造成危害。因此,在人工智能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提前从政策、法律、道德和伦理角度对其设计、进行干预,才能推动人工智能创新技术更好服务于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另外,一些科学家认为,正如宇宙学上存在着一个让所有物理定律都失效的“奇点”一样,信息技术也正朝着“超人类智能”的奇点迈进。计算机科学家雷蒙德·库兹韦尔相信,这个信息奇点即将到来,那时,人工智能将超越人脑,人类的意义将彻底改变;那时人将与机器融合,成为“超级人类”。当人工智能新成果再度引发争议和恐慌时,美国《时代周刊》结合雷·科兹威尔的“半人半人工智能”的思路,提出了未来另一种可能存在的趋势——人类与人工智能逐渐融合为一体,通过这种方式,人类获得了永生的可能。

或许未来有一天,我们需要与人工智能分享地球。不过要想和平共处,我们需要不断超越他们与自己,永远比他们更聪明、更加充满力量。

唐莉

猜你喜欢
图灵奇点刹车
哈啰电动车发布智能新品哈啰B70 PRO,推出智能平台图灵T30
消费电子(2022年5期)2022-08-15 08:20:52
校中有笑
校中有笑
校中有笑
奇点迷光(上)
军事文摘(2020年14期)2020-12-17 06:27:46
新英镑
环球时报(2019-07-16)2019-07-16 06:52:14
人工智能简史
商界·时尚(2016年5期)2016-07-15 21:37:17
语言与图灵测试
自动化学报(2016年5期)2016-04-16 03:38:36
为什么突然刹车时人会向前倾?
还有94分
伴侣(2015年5期)2015-09-10 07: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