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垦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分析

2016-02-23 12:40:39陈超平广东省湛江农垦集团公司湛江524022
现代农业装备 2016年2期
关键词:全程机械化农垦甘蔗

陈超平(广东省湛江农垦集团公司,湛江 524022)



广东农垦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分析

陈超平
(广东省湛江农垦集团公司,湛江524022)

摘要:介绍了广东农垦甘蔗全程机械化总体情况,总结分析了垦区近年来甘蔗全程机械化的推进情况:农机投入持续加大,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甘蔗全程机械化推广到主要甘蔗农场,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探索甘蔗全程机械化模式,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开发推广甘蔗先进适用装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等。指出了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还不够、糖厂处理机收甘蔗的技术水平较低、农机装备和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适应机械化的甘蔗优良种苗培育跟不上等问题,并就垦区“十三五”甘蔗全程机械化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全程机械化,甘蔗,分析,广东湛江,农垦

1 广东农垦甘蔗全程机械化概述

广东农垦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在湛江垦区,面积2.3万hm2,产甘蔗约190万t,约占湛江市甘蔗面积的20%。2015年垦区机械种植甘蔗0.42万hm2,占甘蔗种植面积的18%,占新植甘蔗面积的30%;机械收获甘蔗面积1 333 hm2。目前垦区甘蔗生产在机耕深松整地、植保(化除)、运输和产品加工等方面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在培土(破垄、中耕)施肥等田间管理环节大力推广应用机械化,在甘蔗种植、装载、收获、蔗叶粉碎回田、撒施石灰、原料处理等方面积极推进机械化。“十二五”末与“十一五”末相比,甘蔗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从70%提高到73%,提高3个百分点。

2 推进甘蔗全程机械化的主要成效

2.1垦区高度重视甘蔗全程机械化的推进

这几年,广东农垦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垦区支柱产业,降低综合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高度重视甘蔗全程机械化,把推进甘蔗全程机械化列入重要工作,两级集团公司(局)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到生产第一线了解掌握情况,开展调研、安排试点,组织攻关等,垦区陆续出台了《农业机械化管理规定》、《关于加快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甘蔗种植经营模式转变的若干意见》等规章和指导意见,对垦区的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2农机投入持续加大,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十二五”期间,广东农垦湛江垦区累计投入农机购置资金16 900万元,使用农机购置补贴财政资金6 800万元,购置各类先进适用农机设备1万多台套,有效提高了垦区的农机装备水平。

至2015年的“十二五”末,垦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7万kW,比“十一五”期末增加4万kW,增长30%。具体是:①大中型拖拉机503台,增加167台,增长49.7%;其中103 kW以上拖拉机36台,中耕型高地隙专用拖拉机16台;②小型和手扶拖拉机3 525台,增加966台,增长37.75%;③大中型农具1 040台(套),增加204台(套),增长24.4%;④大中型甘蔗收获机从6台增加到10台,其中凯斯A8000/7000大型甘蔗收获机8台,A4000中型甘蔗收获机1台;⑤甘蔗种植机从17台增加到45台,增加1.65倍;⑥大中型拖拉机与农具的配套比达到1∶2.07。

2.3建立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基地

甘蔗全程机械化逐年进步、不断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推广到主要甘蔗农场,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在湛江农垦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的广前公司、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丰收公司、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华海公司分别建立3个万亩甘蔗全程机械化应用推广示范基地,这3家糖业公司也是农业部甘蔗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和推广基地。丰收公司是首批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广前、丰收、华海、广垦农机4个单位被确定为全国农垦农机标准化示范农场,甘蔗全程机械化推广到12个甘蔗主要农场,并扩大到雷州半岛、清远翁源、茂名及周边省区等地方,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一些科研院所和农机生产厂家也紧紧依托垦区开展国产甘蔗机械试验以及相关项目课题研究。

2.4探索甘蔗全程机械化模式,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垦区甘蔗生产主要实行职工承包岗位经营的模式,一般每个岗位2.00~2.67 hm2。为了推进经营体制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甘蔗机械化的发展,垦区进行了深入的实践和探索,通过相关政策、扶持和激励手段,垦区甘蔗农场开展了多种甘蔗全程机械化模式,主要有:

1)农场生产队干部、职工能手适度规模(6.67~33.33 hm2)承包经营甘蔗。此类模式培育发展了一大批甘蔗种植专业户,广大职工也纷纷扩大甘蔗岗位规模。

2)为了加快发展壮大垦区甘蔗全程机械化实力,探索农机服务经营路子,2008年经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批准,整合了丰收、华海、广前三大糖业公司的国有农机资源,组建广东广垦农机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垦区的农机资源、土地耕作资源和农产品运输资源,服务农场的农机服务经营组织,服务和示范带动广大农村,开展农机的各项技术服务。当前直接经营的有丰收、华海、广前3家公司的农机服务,这3家公司有甘蔗1.2万hm2,年产甘蔗100万t。通过这些年的发展,该公司现有农机设备固定资产8 000多万元,农机总动力1.4万kW,拥有大中型甘蔗收割机10台,73.5~184 kW拖拉机、甘蔗种植机和大型喷药机等设备128台和各种适应甘蔗种植管理的农具,可提供甘蔗生产耕、种、管、收全过程机械化服务;该公司还拥有一支较高素质农机技术团队,有各类专业人才112人,是垦区推进甘蔗全程机械化的中坚力量。

3)2012年垦区的广前公司水利队、丰收公司南光18队、华海公司海鸥16队等开展了甘蔗全程机械化模拟股份制经营试点,经过几年的尝试,积累了经验,取得了初步的经营效益,并在不断完善发展。

4)2015年垦区红星农场进行了职工承包经营,农场代职工组织耕、种、管、收机械作业服务和管理的尝试,种植甘蔗53.5 hm2,产原料甘蔗93.45 t/hm2,职工承包者比较满意,提升了职工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的信心。

5)2013年垦区南华农场引入湛江翰霖源公司,承包经营666 hm2甘蔗全程机械化基地。该公司聘请国外专家为技术指导,按照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承包的土地全面进行机械化规划并开展清理,建设了水井、管道、滴灌等水肥一体化基础设施,购置甘蔗全程机械化全套大型设备,建设了卫星定位和导航基站,在拖拉机上安装了卫星定位和导航接收装置,该公司的做法受到了广东省和广西区领导的高度关注。

2.5建立了科技支撑体系,促进农机农艺融合

垦区坚持走自主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紧密依托相关大学、研究机构、农机生产企业、甘蔗产业体系等进行科技攻关。加强甘蔗机械装备的科学选型、配套的研究,加强了先进适用甘蔗机械的引进、开发研究和技术改革,不断完善甘蔗全程机械化系统,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能,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开展了甘蔗生产高产高糖示范、甘蔗品比试验、甘蔗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甘蔗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研究,不断提高甘蔗全程机械化的质量、效果和效益。加强、完善甘蔗全程机械化标准化研究,制订发布了《垦区农业机械化标准》,提升甘蔗全程机械化标准化水平。

2.5.1装备方面

从当前市场现有的机型和品牌,选择以凯斯A8000型、迪尔CH570型等大型甘蔗收割机作为垦区甘蔗机械收获的基本机型。自主研发或联合有关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农机科研,先后研制成功了2CZY-2型甘蔗联合种植机及配套设备、3GDS-3型甘蔗多功能施肥机、7YZ4型甘蔗田间自卸转运机、甘蔗滴管铺管开沟施肥机、石灰撒施机、GZ-4.0× 800型甘蔗装载机、甘蔗卸料输送机、甘蔗叶粉碎回田机等,有效扩大了农机作业项目,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业质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效益显著。

为了解决机收甘蔗进糖厂含泥沙多,对糖厂压榨和工艺造成影响的问题,2013年垦区组织对甘蔗预处理系统设备开展调研工作,2014年立项作为重大项目启动了甘蔗预处理系统设备的研究开发。设备于2015榨季期间在垦区华丰糖厂正式投入试验,当年累计处理机收甘蔗12 298 t,试验表明系统的技术路线和总体技术方案是可行的和合理的。2015年针对设备筛泥沙效果欠缺等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提高,在2015/2016年榨季正式投入生产试验应用,累计处理机收甘蔗25 048 t,机收甘蔗进厂处理量从不足300 t/d提高到1 116 t/d,除泥沙效果得到提高。

2.5.2农机农艺融合方面

推行甘蔗机械化生产的蔗园统一规划、统一技术要求和标准、每块地统一进行作业。

合理规划甘蔗园:按大型机械化作业要求对地块进行规划及整治(按长300~500 m,宽度150 m以上设计,地头留机械作业道路宽4~6 m)。

合理种植行距:传统种植行距0.9~1.0 m,机械化要求种植行距在1.2 m以上,目前正在开展宽行距的试验,以更适应机械化作业。

筛选推广了柳城05/136、台糖7929等一批比较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甘蔗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甘蔗夏秋繁全茎种苗、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生物防治等。

2.6加强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为了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垦区组建了1家以甘蔗全程机械化为主的专业化农机服务公司、建立完善了7个农场农机作业服务队组织,构成了垦区发展甘蔗机械化的中坚和基本力量。

垦区每年均组织多期农机和甘蔗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年培训各类专业和技能人员600人次以上,提高了甘蔗全程机械化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

3 存在问题

3.1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还不够

甘蔗作为中国南方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国家对粮食等作物等有保护价格和政策补贴,而甘蔗因受市场波动影响大、近年来价格持续低迷且没有政策补贴的影响,农户种植甘蔗生产效益不保障,种植积极性不高。

3.2糖厂处理机收甘蔗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糖厂当前对机械化收割甘蔗持消极态度,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机斩蔗含杂率较人工斩蔗含杂率高,按糖厂现有的设备和工艺技术,无法大量处理杂率较高的机收甘蔗或较大增加处理成本,影响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导致糖厂对发展甘蔗全程机械化和建设全程机械化基地积极性不高。

3.3农机装备和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

目前甘蔗全程机械化关键农机设备主要依赖进口或国外品牌,国内生产技术水平还达不到要求,从而造成设备价格贵、维护费用高。以甘蔗收割机为例,一台CASE8000甘蔗收割机价格约为人民币240多万元,中央财政农机补贴最高限额为40万元,一般的农户不具备购买能力。此外,进口农机设备对技术人员能力和素质要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机作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国内在此方面的培养和培训力度还不够,造成设备维护和修理困难,更多依赖生产产家技术力量,使用成本过高。

3.4适应机械化的甘蔗优良种苗培育跟不上

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要求甘蔗品种除具有传统的高产高糖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外,还应具备甘蔗头抗机械碾压和损伤,甘蔗苗抗机械损伤、分蘖性好、抗倒伏能力强、宿根性能好、脱叶性好等多方面的特性,但目前具备上述性能的甘蔗品种相对较少,直接影响机械种植和多年宿根的效果。

4 “十三五”甘蔗全程机械化的推进目标

2016年垦区甘蔗机械种植面积有望达到6 000 hm2。为提高糖厂处理机收甘蔗能力,将对华海公司华丰糖厂甘蔗预处理设备作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性能和处理能力;计划在丰收公司调丰糖厂和广前公司广丰糖厂分别建设甘蔗预处理系统设备。在“十三五”时期,垦区将积极推动土地资源整合,加快广东农垦甘蔗全程机械化推进速度,争取在5年内甘蔗规模化经营(6.67~33.33 hm2/人)的比例达到80%,即17 333~18 667 hm2。甘蔗全程机械化面积力争扩大到1万hm2,甘蔗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78%。

5 建议

1)提高甘蔗专用机械特别是大中型甘蔗收割机的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补贴比例和金额,大型甘蔗收割机的中央财政补贴额提高到100万元以上。

2)集中资源资金,加快甘蔗机械化关键装备、工艺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技术改造。一是加快国产甘蔗收割机的研制步伐,要求提供的产品性能成熟、质量可靠、价格合适。二是加快糖厂原料甘蔗预处理装备开发及改进糖厂制糖的加工工艺,提高糖厂适应机械化收获甘蔗的处理能力。

3)加大培育筛选适应机械化的甘蔗优良品种力度,积极开展甘蔗夏秋繁技术攻关,大力发展甘蔗夏秋繁全茎种苗。

作者简介:陈超平(1960-),男,广东省湛江农垦集团公司(农垦局)生产科技处机械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农业机械化的技术管理工作。广东省湛江市人民大道中35号,524022。

猜你喜欢
全程机械化农垦甘蔗
花式卖甘蔗
清明甘蔗“毒过蛇”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8:04
体验休闲采摘 感受农垦文化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2
依托财务管理 促进农垦可持续发展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08
点“土”成金 农垦改革
新农业(2017年2期)2017-11-06 01:02:23
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新农村(2016年12期)2017-01-12 09:38:54
小麦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咸宁市水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