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淑妍
(黑龙江省九三管理局七星泡农场畜牧科,黑龙江 黑河161435)
浅述牛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季淑妍
(黑龙江省九三管理局七星泡农场畜牧科,黑龙江 黑河161435)
摘要:牛病毒性腹泻病又称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极为复杂、呈现多临床症状类型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黏膜糜烂、溃疡、腹泻、母牛繁殖机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本文通过对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诊断方法进行综述,并提出综合的防控措施,以期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防控措施
近年来,随着养牛产业的迅速发展,牛病毒性腹泻病(BVD)的发生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危害牛只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有相关文献报道,我国已经在许多偶蹄动物体内检测到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携带,并呈现高发趋势,我国将其列为三类动物疫病[1]。该病具有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特点,一旦发生流行,将给养牛场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病原
BVD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该病毒对于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但是在低温条件下稳定,真空冻干的病毒可在-60~-70℃的温度下保存多年,在26~37℃的条件下放置24h,大部分病毒丧失活性,56℃几分钟即可使其完全灭活。对氯仿、乙醚、胰酶敏感; 不耐酸,对碱具有较强的耐受性[2]。
2流行特点
该病流行广泛,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病和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发病较高。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牛对本病都有易感性,但以3~18月龄的牛易感性最强。由于BVDV 与猪瘟病毒等在血清学上存在着交叉反应, 并能够突破宿主的种间特异性发生交叉感染, 因此该病毒感染牛的同时还能感染猪、羊、鹿、骆驼及其他多种野生动物等[3]。病牛和康复带毒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牛眼泪、鼻液、粪便、精液以及流产的胎儿都含有大量病毒。该病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和呼吸道, 也可通过交配、直肠检查、人工授精等进行传播。此外, 感染病毒的妊娠母牛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3临床症状
在临床生产中,牛病毒性腹泻潜伏期7~14天,根据患病表现,主要分为以下3种类型。
腹泻型: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且死亡率较低。病牛体温升高,持续腹泻,病程初期排含有血液和黏液的水样粪便,粪便内可见片状肠黏膜,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牛出现体质下降,消瘦,有时会继发或伴发蹄叶炎,奶牛产奶量明显下降,妊娠母牛可能发生流产。
黏膜型:症状明显,病情较为严重。病牛体温升高到41℃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病牛大量流涎,结膜发炎,伴有咳嗽。随着病情发展,鼻镜、齿龈、腭、口腔等处的黏膜出现充血和溃疡,病牛出现腹泻,粪便恶臭呈黄色水样,最终因严重脱水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0%。
胎儿感染型:妊娠母牛感染病毒性腹泻病毒将引起流产、胎儿死亡,产木乃伊胎、弱胎或畸形胎,导致母牛发生繁殖障碍,降低生产性能。
4诊断
根据病牛发热、腹泻、口腔黏膜溃疡及消化道出血和溃疡等典型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同时应注意与牛恶性卡他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进行鉴别诊断,最终确诊还要进行实验室检测。ELISA诊断本病可将BVDV 与猪瘟病毒区分开,是检测猪群感染的最佳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4]。
5防控措施
对新购进牛要进行严格的检疫,避免购入病牛;做好日常疫病监测工作,发现病牛及感染牛只应立即扑杀,防止疫情扩大。要加强饲养管理, 创造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及时清除牛舍、活动场等区域的粪便及其他废弃物。定期对牛舍、活动场、器具等设施进行严格消毒。做好牛舍内防暑降温工作,保持牛舍内干燥、通风。科学合理的搭配饲料,确保饲料营养丰富、物质均衡,特别对妊娠母牛的日粮水平要尤为注意。
对受威胁较大的牛群应每隔3~5年接种1 次疫苗, 育成母牛和种公牛于配种前再接种1 次, 这样多数牛可获得终生免疫。一般采用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联合应用,两者可互为作用,即可提高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 又可确保弱毒疫苗的安全性, 取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对症治疗,可采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0~3000mL,10%安钠咖注射液20mL,10%维生素C注射液20~40mL,一次静脉注射,每日1~2次,直至痊愈。另外,可根据发病的实际情况,对照症状使用退烧、消炎、止泻等作用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任敏,朱礼倩,焦海宏,等.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新疆及山东分离株的鉴定[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09,17(4):20-24.
[2] 范俊,姜露.牛病毒性腹泻病的研究进展[J].吉林畜牧兽医,2009,30(3):13-16.
[3] 张会敏,郑明学,古少鹏,等.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及防制[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1):120-122.
[4] 舒黛廉,邢钊.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BVD-MD)研究进展[J].中兽医学杂志,2004(3):38-41.
收稿日期:2016-03-16
作者简介:季淑妍(1981-),女,辽宁彰武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家畜疫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6-01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