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美动画电影风格上的差异性

2016-02-23 11:16宋戈
西部皮革 2016年20期
关键词:动画电影动画

宋戈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论中美动画电影风格上的差异性

宋戈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自中国动画电影产生至今,动画人物形象简单化和模式化有了重大改观,在类型化方面取得突破,但美化和拔高,丑化和贬低的美学观念没有本质的变化。从影响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是《诗经》一降“颂”的承传,是史传文学、传奇演义中儒家明君贤臣、良将义士和大奸大恶模式的惯性“书写”。从平行比较的角度来看,与法国新古典主义有相似之处,但与西方叙事作品中人物个性化传统谱系有异。就当下现实来看,中国动画电影人物的个性化和心理化塑造面临难以解决的矛盾。

西方动画电影;人物塑造;人性化;风格

1 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及特点

让我们聚焦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那个正饱受列强瓜分的中国。那时的中国无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受着外国的冲击。而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也正在让国人睁眼看世界。于是,就在这时,动画开始跳入中国人的眼睛中。中国当时的动画人也大多是因为个人爱好而走上这条路。这样的社会条件就注定中国动画早期不会出现像迪斯尼那样的动画企业。所以虽然万氏动画在当时可谓强中之手,但是中国动画的整个行业没有发展,动画质量在这些年中也没有明显提高。动画作品不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种政治需要。观众不再是上帝,而是他们所要教育的对象。服从领导意图教育观众,成为中国古老传统文艺教化作用在中国动画身上的自然延续。

十年文革也几乎使中国动画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虽然一批有才华的中国动画家还是制作出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动画短片,并在国际上屡屡获奖,但在光芒的背后,中国动画并没有被引导向正轨,反而使这些艺术家认为获奖才是第一要义,至于有没有观众并无大关系。

近几年来,为了市场突围,主旋律电影大量启用明星而不是特型演员,融入了许多类型电影元素,但是却被认为如“红色经典”电影的电视剧改编一样,为了上座率和娱乐性,过分的商业煽情。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类型化人物其实比性格化人物和心理化的人物更有娱乐价值。回避现实矛盾,在电影营造的幻想中寻找精神寄托是大众得到心理治疗和精神休憩的重要方式,适应观众心理需要的类型电影比塑造性格化人物和心理化人物的艺术电影更有商业价值。类型化是中国叙事艺术中塑造人物形象最为常见的手法之一,中国戏曲与小说中形成了类型化的审美共像,中国历史小说不是以心理描写取胜。

2 美国动画电影的风格特点

动画是从二维的世界诞生的。二维动画作为一种平面动画有着自身的艺术魅力,因为二维动画基本上是手工制作,因此个人的创作风格尤为重要,二维动画在表现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特性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一部二维动画影片中,你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气息和特有的创作手法。在美国动画中,广泛使用这种方法,线条被鲜艳的色块所包着,画面是被块状分割的,我们在画面上看不到空白,只看到色块。

美国动画电影从诞生起,在制作技术上就一直走在世界的前端。不管是二维动画,还是三维动画,抑或是二维与三维相结合的动画影片,美国动画电影都走在了世界动画电影制作技术的前端,精湛的技术给观众带来梦幻般的视觉享受和震撼的视觉冲击。

美国动画电影幽默风趣、追求一种明朗轻松的基调,由于考虑到观众定位和影片的主题,他们喜欢采用鲜艳亮丽的色彩,在用色上大胆夸张,影片中不管是背景还是人物服饰,色彩明亮丰富而富有层次,影片洋溢着一种莫名的亲和力。色调是指一个场景的整体的色彩倾向,在动画电影中,色调是指画面总的色彩组织或配置,在一部影片中,通过色调的对比可以达到烘托气氛、表达情感、产生心理效应的作用。冷暖色调的不同运用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3 中美动画电影的风格差异

在画面风格上,美国的动画的线条偏向简单硬朗,不罗嗦,人物描绘写实,突出肌肉和骨骼,活泼生动,富有趣味性,人物个性鲜明;中国的动画则要相对柔和,画风较复杂,画工精细和倾向唯美,并注重细节描绘。在用色方面,美国动画喜欢用大的色块,看起来很粗犷;中国的动画用色则多样,比较活泼。中国动画很明显的具有东方小巧的气质,运用故事多变曲折、情感的纠葛和架空的世界来叙述和塑造故事和人物,并用大量的效果来烘托气氛。而美国的动画显得大气,具有强有力、阳刚的男子气,情节清晰明朗,寓教于乐、积极向上,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小朋友在被逗得哈哈大笑的同时也意识到了亲情、友情地可贵。在功能上,美国动画作品更侧重于娱乐性,语言、动作活泼幽默,表情丰富。而中国动画似乎更看重叙事性,画面优美,表情、动作则没有美国来的丰富多彩,并且主题还带有一定的成人化。所以,使得美国动画看起来更加活泼,而中国动画看起来更加厚重深沉。这也代表了东西方民族的品味与性格,以及人的不同欣赏趣味和需求。

然而东西方动画在风格上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是东西方历史、文化、哲学、审美心理、生活习惯等的差异所造成的。中国的历史悠久,传统的文化保存良好,其取材也是相对容易的。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本土除了内战外,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战争发生,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长期在和平的环境中养成了美国人的幽默、简单,追求感观享受的性格,只能通过借助童话、科幻来取材。在生活习惯方面,美国有陪小孩夜读的习惯,晚上睡觉前给小孩子讲故事,而比较适合给小孩讲故事的题材多为童话、科幻方面的故事,造成美国迪斯尼的动画面向儿童的局面。而中国则较少夜读,面向的观众儿童和成人皆有,并且形成了成人看动画的习惯,这也造成其取材方面的差异。

[1] 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6

[2] 孙立军.影视动画影片分析(美国卷).海洋出版社,2005

[3] 陶东风.红色经典:在官方与市场的夹缝中求生存(下).2004

[4] 陆邵阳.“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的修辞策略.2011

宋戈(1991-),男,汉族,湖北赤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

I235.1

A

1671-1602(2016)20-0083-01

猜你喜欢
动画电影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发展史
动画电影
我的动画梦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动画批评融入动画教育的思考
中日动画电影产业比较研究
我想拍一部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