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琦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4)
珞巴族男子服饰文化的发展
郭小琦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4)
我国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一体化的国家,由五十六个独特的民族文化汇聚融合而成。包含了汉族文化,也含有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服饰被视为文化的载体,在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珞巴族;服饰;文化
珞巴族服饰既美观大方,又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保持了本民族特色,较好地满足了珞巴族人审美的需求。其服饰包括衣帽、配饰等,因部落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
以博噶尔男子服饰为例,上身内穿自制的野牛皮或山羊皮制的藏式袍子,外罩山羊毛纺织长到腹部的黑色套头大坎肩。坎肩是将两块窄幅的长条成品布拼在一起,呈长条毯状,在中间处留一尺左右的接口不缝做领口,穿时从头上套,捆上腰带,形成一件没有衣领、前襟、后幅不缝合的套装,下身一般围遮羞布。头戴熊皮盔帽,这种帽子由藤条织成,帽盔周围镶有一圈熊毛皮,后背还披挂一块与背部等宽、齐至腰部的熊头皮,上有眼窝。熊皮盔帽坚硬无比,戴上它既可在狩猎和械斗时防身,防止利器从身后攻击,又显得十分彪悍、英武。
珞巴族人喜欢佩带装饰品,男性配饰有:珞巴弯刀、兽牙、刀、弓箭等。珞巴族的装饰根据其佩戴部分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头饰:其头饰包括帽子、发饰、耳饰和鼻饰。男子一般都蓄长发,额前部分修至齐眉,其余的披于肩后。大多数部落男子对帽子十分讲究,崩尼、崩如、苏龙等部落佩戴竹或藤编成的帽子;博噶尔部落则佩戴熊皮毛,博噶尔人称熊皮盔帽为冬巴达贡。
珞巴族各部落男子一般要戴耳饰,耳环一般较大,主要有藤、竹棍、金属等;一些部落还有穿鼻环的习俗,但并不普遍。
项饰:博杰(珞巴语音译,意为戴在颈项上的装饰物)——多用海贝(与邻国进行贸易获得)、兽骨、兽牙、等磨制成珠状,也有用玛瑙、绿松石等制作。或缠绕颈项数圈箍紧,或垂直于胸前甚至垂至脐上。佩戴的项饰少则三五串,多则三四十串不等,项上项链的多寡往往是贫富的标志。串珠以博杰(珞巴语音译,意为蓝珠,以前以蓝色松石为主,后以蓝色仿松石饰品代替)、贡朋(珞巴语音译,意为白珠)等色珠为主。佩戴时,缠绕颈项三五圈,像衣领一般。
腰饰:珞巴族人对腰饰十分讲究和重视。男子腰间佩戴火镰、弯刀。珞巴人喜爱吸烟,因此常将烟斗、烟袋也挂在腰间。贴身利器各种刀具、弓箭、箭筒腰间斜挂,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威风凛凛。
手镯:珞巴族各部落普遍喜欢戴手镯。分为落根和笛路,落根为铜制品,上雕几何图案;笛路是在皮革上穿眼后将海贝镶入的腕饰,主要材料是藤、金属等,有的手镯上面还有纹饰,十分精美。
背饰:珞巴族人的背饰搭拉阿龙,珞巴语音译,意为铜圆盘,象征日月。
珞巴族的神话传说《斯金金巴巴娜》中讲到,珞巴族的祖先达蒙和麦包姐弟俩来到这个世界,光着身子很是害羞,于是采来树叶和野草做了个遮羞的围裙。后来逐渐掌握纺织技术,才有了衣服穿。
在没有织布机以前,珞巴族的穿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过去,男子用猎获的松鼠皮遮羞,这种服饰保留了很长一段时间。形成了以野牛皮或山羊皮套装为主的男子服饰,在穿戴上也由穿遮羞布发展到穿裙子。
随着珞巴族人的生活水平的改善,服饰在满足简单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改变,从色彩、质地、配饰等方面都加以改良,是实现了珞巴族审美变化的过程。
珞巴族本来就为数不多的传统文化传承者己相继去世,使得一些传统的文化艺术、民俗习惯、祭祀仪式发生了变异和消亡。较少的人口基数,加上各地区珞巴族群众往来的不频繁的缘由,也使珞巴族的传统文化在延续发展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影响着珞巴族以及其男子服饰文化的发展。
珞巴族服饰是珞巴物质文化中最为强有力的符号形式,然而在部分与外界交流较频繁的珞巴族聚居区,除了在一些节庆等场合,很少会有人穿珞巴本民族的服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常见的现代服装,另外有一部分珞巴族受藏文化的影响颇深,很多都已经藏化了。
伴随历史进程的脚步,珞巴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同时带来的是其传统文化的保护困境。因此要正确看待现代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并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不要让珞巴族成为地球上即将消失的传统少数民族。
珞巴族服饰文化是珞巴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珞巴族的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称得上是其民族历史社会形态发展的缩影。对研究珞巴族历史发展脉络、传统习俗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 冀文正(摄),李跃平(整理).20世纪50-60年代西藏墨脱县——珞巴族老照片与民风民俗.民族学刊,2012/02总第10期:48-94页
[2] 陈立明.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3年
[3] 魏晓红.西藏工布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轻纺工业与技术,2011年第40卷第3期:42-44页
[4] 陈立明.门巴族珞巴族的传统文化及其在新时期的变化.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第32卷第5期:49-54页
[5] 贺长亮.珞巴族舞蹈生态研究——以西藏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为例.西藏大学艺术学院,2014
[6] 周云水.当代西藏米林珞巴族社会变迁的人类学考察.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第27卷第6期:30-36页
郭小琦(1991.8-),女,汉族,黑龙江人,研究生在读,大连工业大学,研究方向:品牌设计策划。
K28
A
1671-1602(2016)20-0048-01
本文将通过对珞巴族男子服饰文化的研究,分析珞巴族的发展过程、发展现状,并对构成珞巴族男子服饰文化相关联的因素进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