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立
(北京协和公共卫生学院调研组)
重心下沉分级诊疗
——厦门市的“三师共管”模式(节选)
刘远立
(北京协和公共卫生学院调研组)
2009年开启的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三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然而,由于基层卫生人才缺乏、能力有限,群众不信任基层卫生机构和人员,因而在很多地方基层卫生服务的利用率还不高、大医院人满为患的“战时状态”还远没有结束。与此同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健康危险因素多样化、疾病谱转变等趋势,许多慢性病呈现出 “井喷式爆发”。面对如此严重的挑战,厦门市大胆创新,实施“三师共管”模式,使得基层服务利用率明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同比增长较高;减轻了患者的负担,节约了资源;改善了慢病管理效果;厦门市慢性病分级诊疗也间接促进了厦门市公立医院改革,加快了公立医院转型发展:一是推进公立医院从规模扩张向提升质量和效益的转变,各大医院调整医院工作重心,更加关注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住院患者管理,注重疑难杂症的诊疗。二是推进大医院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三是推进医院从注重硬件投入向大幅改善医务人员待遇的转变。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有效减轻了公立医院门诊压力,同时财政部门在大医院实行与分级诊疗绩效挂钩的补助倾斜,可以有效改善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提高医护人员的收入待遇。四是明显减弱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虹吸效应。随着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普通门诊下放,一方面有效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也使患者就诊格局更趋合理。
厦门模式的创新点是:探索出了优质医疗资源“重心下移”、慢性疾病防控“关口前移”、科学分级诊疗“服务连续”的有效实现路径。一是优质医疗资源“重心下移”。积极推行大医院“名医定时、定点下社区”,“中医进社区”, 大医院的专科医师与社区的全科医师和健康管理师组合在一起、共同管理慢性病人这种契约化管理方式,利用专科医师的品牌效应,使得慢病病人对为其服务的团队的信任度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基层卫生服务利用率的提高。二是慢性疾病防控“关口前移”。逐步形成了从慢性病入手,上下联动,推动建立分级诊疗体系的思路。三是科学分级诊疗“服务连续”。 签约入网管理的慢病患者由“三师团队”提供诊疗照护与健康管理,职责明确,防治及康复有机融合。
影响整个医疗卫生体系运行绩效的三个核心要素分别是能力、动力和压力,具备一定的能力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在具备一定能力的基础之上,建立科学有效的动力与压力机制就变得不可或缺。“厦门模式”的成功经验是,以能力建设解决好基层“接得住”;以动力机制让大医院“舍得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愿意接”,老百姓“愿意去”;以压力机制让大医院“放得下”。
当然,厦门模式并非十全十美,在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基于健康结果的绩效支付制度改革等方面,还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厦门市的探索实践明确展示了实现优质医疗资源“重心下移”、慢性疾病防控“关口前移”、科学分级诊疗“服务连续”的努力方向和关键步骤。
作者:刘远立,教授,北京协和公共卫生学院调研组、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报告时间: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