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贞 房玉兰 山东省地震局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
徐文贞 房玉兰 山东省地震局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规范的实施对指导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义重大,但规范是侧重于原则性的指导性文件,要充分发挥其效力,还需要在规范的实施上不断优化,切实提高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一)预算控制薄弱,缺乏细化的部门预算
首先,部分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编制较粗,预算缺乏指导性,预算编制仅仅简单分析收支状况,且时常有追加及调整预算的情况发生,追加情况下审批过程较长,增加了时间成本。其次,单位预算执行的刚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预算的约束力。
(二)财务管理职能有待提高,会计监督职能有待加强
财务部门的工作在许多单位局限于业务控制的末端,难以实现对业务项目的事前控制、事后监督。对单位的业务参与性不强,对业务的真实性和计价的准确行难以把握。会计的监督职能受到限制。
(三)资产使用及资产管理等环节监管不到位,资产账实存在不符,给资产的安全性带来隐患
购置固定资产入库不及时,没有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没有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的核对,保管人或使用人责任不清,容易造成资产账实不符或资产流失。资产购置前调研不充分,购置后不符合使用要求,导致资产闲置浪费。
(四)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内控要素不完备
目前,有些部门不相容岗位分离不到位,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缺乏分离制约。财产清查没有形成制度,清查期限和清查程序不明确,没有制度化。内部审计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单位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内审机构或内审部门职能难以有效发挥。
(五)缺乏风险评估,忽视风险控制
事业单位通常由国家拨款,因此大多数事业单位仅是了解风险性,但只是被动的,并没有建立或优化风险控制体系。同时,部分事业单位领导或职工缺乏对内控的正确认识,重点注重事业发展,认为内控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对内控制度的建立缺乏主动性,重视不足。
(六)信息沟通不畅
信息沟通是一个循环体系的纽带,是内控建设的重要因素。事业单位外部、内部、领导者、员工之间尽管建立了局域网络系统,但却缺乏有效沟通。譬如在项目资金的问题上,项目人员熟悉项目但缺乏对于经费使用的预算管理知识,而财务部门只对项目进行报销核算,对项目的整体流程却并不熟悉。
(一)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及健全体系,规范部门工作流程
事业单位应明确权责,重视业务流程管理、岗位权限设置,制定完善的内控体系。要对单位各部门,特别是重要部门以及实际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强控制,使制度的实行能够把握重点。合理设置岗位,加强关键岗位职责和权限的划分。同时要注重营造单位内控建设的良好环境,推动内控建设的顺利进行。
内部审计应当引入绩效考核,建立合理的、可以量化的绩效指标。通过绩效审计促进单位内控制度建设。
(二)健全预算制度,增强预算控制
首先,事业单位在预算的编制中,应做到完整性和可行性相结合,明确岗位职责,将部门预算与岗位责任制相结合。其次,在预算执行中强化刚性意识,预算执行安排细化到具体项目,避免预算超支,尽可能减少预算调整。最后,应严格执行内控制度的规定,重点把握重点项目资金管理,防止徇私舞弊、套取财政资金、随意更改预算等行为发生。
(三)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突破实施规范的难点,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制度
单位应当着力分析风险控制点,分析为实现目标需要加强控制的内外部风险、各项经济活动的风险,结合定量及定性的方法。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一个单位的风险不是单独存在的,系统进行风险管理。加强流程建设,在流程建设中融入风险控制理念。至少每年对单位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一次评估,对单位的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进行评估,形成书面评估报告提交单位内部领导层。加强对重大事项内部决策的管理。
(四)建立信息系统,实现内控信息化,优化规范的实施手段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建立经济活动的公共控制平台,统一开发和使用单位管理的预算控制软件、资产管理软件、政府采购管理软件、合同管理软件等。运用科学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内部控制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将单位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每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潜入信息系统中,减少或消除人为操控因素。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内部控制的重构,实现对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广泛利用,从而全面实现过程控制,降低风险,实现控制目标。
基金项目:本文由山东省地震局合同制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