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地雷战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2016-02-23 11:53姜艳英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海阳胶东民兵

姜艳英

[摘要]1942年冬天,日伪军2万人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实行空前残酷的“拉网合围大扫荡”。敌后抗日军民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海阳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自制土雷大显神威,谱写了一部壮烈的抗日史诗,在胶东抗战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地雷战;精神;历史地位

一、海阳地雷战的形成

地雷战在海阳兴起和发展并非偶然,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地方党组织的发展,为海阳抗日地雷战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1915年,在于会友、王延龄等进步文人的努力争取下,海阳第一所私立高级小学——香山小学成立。在香山小学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王之凤、张静源等一批优秀的革命志士以香山小学为基地,积极开展党的秘密工作,发展了大批的党员积极分子,为党的工作在海阳发展壮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26年9月,海阳小纪夏泽村的教员孙杰三(又名孙克俊)经莱阳籍党员宋海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海阳县的第一名党员。1928年在小纪夏泽成立第一个共产党小组,孙杰三任党小组组长,发展党员十余名。革命的种子在海阳生根发芽,海阳党组织不断发展成熟,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1926年—1937年,海阳的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截止1939年6月,海阳拥有党员1007名,1941年,全县共建立村级党支部144个。为海阳地雷战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这些党组织负起了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任务,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是我们海阳抗日地雷战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二)良好的社会群众基础,为海阳地雷战提供了力量源泉

海阳地雷战中,我们党坚决广泛地发动全体的民众,唤起民众,赢得民众的支持,获得了无穷的力量,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原来被关押在国民党监狱里的原海阳县委书记刘仲誉、委员孙铭瑞、孙世堂等得到释放,返回了海阳,恢复和发展海阳党组织。重新成立了海阳特支,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提出有人、有钱、有力、有枪”的口号,积极发动群众,着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1年5月,胶东各界抗日救国总会在海阳成立。同时成立海阳县各界抗日救国会,之后,各区相继成立教救会。在党的领导下,海阳人纷纷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青年抗日先锋队”、“青妇队”、“抗日游击小组”、“儿童团”等组织,积极抗日。另一方面,海阳的抗日武装也得到发展。1940年3月,根据抗日形势发展,成立了海阳县游击大队。1942年3月,改变为独立营,并相继成立各区中队。在军事上受主力部队指导,配合胶东军区十六团作战。1942年5月,根据形势的发展成立了海阳县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简称武委会),统一领导各种群众武装的抗日斗争。武委会的成立,开创了海阳民兵事业新篇章,有效组织了海阳民兵,为海阳地雷战开展提供了力量源泉,为海阳抗日地雷战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三)抗日斗争形势日益严峻,是海阳抗日地雷战发生的时代背景

1939年4月,日军空袭海阳。1940年2月,日军从青岛侵入海阳行村,驻守海阳的赵保原和秦毓堂部等国民党顽固派溃逃、不战而降,致使日军很快攻入县城,并在凤城、鲁古埠、大山所、行村设下据点,对附近村庄进行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海阳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抗日战争,抗日烽火在海阳燃起。1941年3月,海阳军民配合山东纵队许世友的清河独立团,先后在郭城、发城围歼赵保原、秦毓堂等大小投降派2万人,恢复了牙山抗日根据地,解放了海阳大部分乡村,胶东区党委、行署机关驻扎在海阳北部一带,海阳成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带。

1942年冬天,日本华北方面军2万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实行空前残酷的“拉网合围大扫荡”。特别是海(阳)莱(阳)边区,正西方向面对据点林立的烟青公路,西南方向是国民党暂编第十二师赵保原部的巢穴,成为敌我顽三方斗争的最前线。但是海阳民兵的武器装备十分落后,几乎没有什么象样的枪支,海阳的抗日斗争形势日益严峻。

从1943年春,在小纪区沙埠前村召开的全县人民武装委员会会议上,县武委会主任栾进阶介绍了平度县大泽山民兵利用地雷杀伤敌人的经验,参谋杨兆龙现场传授了埋雷的基本方法。并发给各区数枚地雷。从此海阳民兵认识了地雷,并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保卫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大扫荡”,海阳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配合主力,运用地雷,开展群众性的反“蚕食”反扫荡的斗争,取得了抗日地雷战的胜利。

二、海阳地雷战的历史地位

海阳地雷战,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成功实践,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敌、团结抗战的光辉典范。是以弱胜强以土败洋令人叹服的奇迹。自1966年毛里塔尼亚、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罗马尼亚、坦桑尼亚、南斯拉夫、缅甸、老挝、越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参观或学习,并给予极高评价。

(一)沉重打击了日军变胶东为太平洋战争基地的阴谋,坚持了在胶东的敌后抗战

在开展地雷战的同时,海阳军民综合运用了麻雀战、破袭战、离间战和封锁围困战等多种战法,有效打击了敌人,包围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先后取得了仗子山伏击战、小滩河伏击战、困敌锄奸战、盆子山105天“反扫荡”斗争的胜利。先后运用地雷配合主力或独立作战数千次,踊跃参军、拥军支前,共歼灭敌人1000余人,缴获武器600余件,粉碎了日伪军打通烟台、青岛、交通线的阴谋,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有力地支援了胶东其他地区的抗战

海阳军民倾心倾力支援抗战,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上级武委会指挥下,1944年到1945年期间,海阳爆炸大王于化虎、于凤鸣、赵同伦等率领海阳民兵10余人,组织远征爆炸队,到周边县如莱阳、蓬莱、龙口等地配合当地部队作战,为当地民兵和部队培训了2000多名爆炸能手。1944年10月,胶东军区调文山后村民兵队长、爆炸大王于化虎带领5名爆炸队员,到烟潍线开展地雷战,历时四个多月。他们在黄县(今龙口市)、蓬莱一带,教给1000多名民兵埋雷技术。1945年1月,胶东区武委会派带领4人爆炸组,再赴蓬莱执行任务。在十余天中,于凤鸣等教部队民兵600多人学习爆炸技术,并布雷封锁大辛店据点,毙伤敌人40多人,受到胶东武委会的通令嘉奖。1945年5月初,赵同伦受胶东军区委派,带领赵炳昆等5名爆炸队员,扛着胶东军区授予的“胶东远征爆炸队”的大旗,到胶济铁路沿线的蓝村一带,配合西海独立团作战,并向部队干部、战士传授爆炸技术。同部队一起实验用地雷加炸药,爆破敌人铁路3次,炸毁铁路50多米,致使敌人的铁路运输长期中断。海阳地雷战有力地支援了其它地区的抗战,保卫和巩固了胶东抗日根据地,为胶东地区的抗战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许世友将军《在胶东反“扫荡”的岁月里》对海阳地雷战也大加赞誉,“海阳的民兵以地雷战闻名于整个胶东”。

(三)磨炼了胶东抗日军民的意志,弘扬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日军对胶东地区的大“扫荡”,无论兵力规模之大,还是残酷性和野蛮性,在全国抗战后期都达到了极至。1945年,日军侵入海阳盆子山区,在行村、何家、索格庄、野口、夼里、孙家夼等村安设据点,修炮楼,在周围山头修筑碉堡,对行村区、大山区、小记区、风城等61个村庄进行疯狂扫荡,残酷地推行“三光”政策,制造了周围几百里骇人听闻的“无人区”。其“扫荡”的残酷性和手段的野蛮性,都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简直是令人发指。但海阳抗日军民英勇不屈,顽强斗争。在海阳抗日地雷战中,海阳抗日军民团结奋战,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奏响了一曲曲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地雷战中,海阳不仅涌现出了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等三位全国民兵英雄,而且涌现出于晋江、赵同伦、纪常胜、纪中胜、陈桂香等100多胶东民兵英雄。海阳军民的抗战受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先后被授予海阳“民兵工作模范县”、“战斗模范县”光荣称号。更为重要的是,在悲壮惨烈的抗战中孕育、产生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地雷战精神(坚忍不拔、勇于担当;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体现了海阳人民的民族气节和豪迈壮举。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海阳,扎根于海阳人的血脉中,至今仍激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参考文献]

[1]李永军.海阳地雷战[M].黄海数字出版社,2009(6).

[2]海阳市党史方志办公室.中共海阳地方史(第一卷)[M].中国出版社,2007(2).

[3]李青汉,李传敏.潮起胶东[M].黄海数字出版社,2009(9).

[4]烟台市委党校编写组.胶东革命斗争与党的群众路线读本[M].

猜你喜欢
海阳胶东民兵
海阳核电2号机组完成调停检修顺利并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海阳大秧歌为例
胶东面塑——花饽饽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飒爽英姿女民兵
海阳核电机组循环水系统的调试
海阳核电1号机组非核蒸汽冲转试验成功
胶东沿海的“妈祖”遗产
民兵制度在世界上的发展及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