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口,长城脚下还有戚继光兵丁的后裔

2016-02-23 05:42李占恒
辽海散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曹家戚继光边关

李占恒

小河口,长城脚下还有戚继光兵丁的后裔

李占恒

李占恒

祖籍山东乳山,1944年生于黑龙江勃利。1962年毕业于佳木斯一中,同年应征入伍,服役于内卫执勤部队,1976年调沈阳军区政治部,成为专业作家。1980年就读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1984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以小说创作为主,兼及报告文学、散文、电视剧、美术评论。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中尉们的婚事》《李占恒小说选》,长篇报告文学《冻土禁地》《特赦回台北》《万名罪犯大转移》《18岁,永远的卓娅》,长篇游记 《关东宝地》《白山黑水三人行》,整理出版《一个军统上校的自述》。

由绥中抵永安堡,准备第二天早晨登小河口长城。

这一夜,乡动物检疫所的刘守全给我们补长城课。此前这段长城有诸多名称:永安堡长城、锥子山长城、小河口长城、野长城、女性长城、戚继光长城……

老刘侃侃而谈:这一线长城是未修复的长城,所以称作“野长城”;位于永安堡乡境内的“野长城”,统称“永安长城”;但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里,这一线长城称之为“锥子山长城”,名字源于不远处的锥子山,锥子山是三条长城的结合点:东至鸭绿江,西出嘉峪关,南抵山海关;所说“小河口长城”,是指长城脚下,小河口屯山上的那段锥子山长城。此段长城因为风景好、开发早、新闻界与摄影界人士光顾得多,便使“小河口长城”早早扬名;有史学界人士做调查,发现这一线的长城,是抗倭名将戚继光率南方士兵镇边关守卫的长城,于是又有“戚继光长城”之称;所谓“女性长城”,源于戚继光的一项政策,他知道镇守北部边关不会一年半载,要长期驻守,带兵经验告诉他,要紧的是把将士的心安顿下来,遂颁令,鼓励将士携带家属共守边关,于是长城敌楼里住进了女人——女人与丈夫一起站岗放哨,于是感动了现实的文人,为这段长城取了个浪漫的名字——“女性长城”。

入夜,翻开美国学者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孤独的将领》一节专门写戚继光:在南线无战事的情况下,朝廷调戚继光到北方“拱卫帝都”——戚继光于1568年卸任福建总兵,出任蓟州总兵,防区为北京东北一线。

蓟州军镇的军备改革,最初,戚继光建议把北方各镇十万兵士交给他训练三年,由于计划过大,在政治上和技术上都有许多不易解决的问题,因而未能实现。但是中枢政府批准了他的另一项建议,即把他在浙江所训练的一部分士兵,调至蓟州,最初员额为三千人,以后扩充为二万人。

凡将领都有自己的用兵之道,戚继光“两用两不用”:不用城市兵,用农村兵;不用北方兵,用南方兵,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戚继光的威名及武备,震慑了蒙古鞑靼,戚继光出任蓟州总兵不到3年,首领俺答便放弃了骚扰政策,立誓不再入犯。于是战时体制转入和平体制,有国防观念的戚继光,深知常备不懈、不战而屈于人的武备方略,决定修筑长城。北京一带的“边墙”原为明初大将徐达等所筑,戚继光在原边墙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翻新、加固与再建。“南兵守城,北兵营生自给”,戚继光重视自己带来的浙江兵。

而今由山海关到居庸关,散居大量义乌兵的后裔,据《浙江义乌图册》记载:“400多年前,3000多名义乌火枪手在完成抗倭任务后,跟随名将戚继光挺进蓟镇,在秦皇岛一带修筑长城,屯垦戍边,在长城脚下繁衍生息,发展成无数个义乌兵后裔的自然村落。在秦皇岛境内374.5公里和辽宁绥中境内58公里长城沿线,150余个自然村有长城后裔聚居。”

刘守全联系到了义乌兵后裔曹长鹤,确定:“上山回来到你家吃晌饭。”

第二天早上7时半吃饭,8时出发,8时30分到达小河口长城脚下。

面对大山的垭口,举目张望:左面山上一座敌楼——叶家楼,右面山上一座敌楼——曹家楼。朝两侧延伸,有王家楼、骆家楼、陈家楼……蜿蜒的长城把这些敌楼串连在一起,形成一道巍峨防线。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写道:“蓟州全境内建造的堡垒总数,原定为三千座,后来批准施工为一千二百座,绵延十载才全部峻工。这种筑成的堡垒,其标准规格为三层,台顶见方十二尺,可驻守三十至五十名士兵。”放眼连绵不断的长城,我确信,蒙古大军凭战马的腿是难以逾越的。

登曹家楼的路太陡,选择了叶家楼。叶家楼的正门与后门都有三块条石砌成的拱形门,每块条石上皆刻有鲜花:牡丹、水仙、山菊、半枝莲,及我叫不出名的花儿。敌楼里面很宽敞,容一个排的兵力不是问题。敌楼四面露天,有战事,望敌情;无战事,望风景。当月亮爬过山顶,升到空中的时候,士兵拥着美丽的妻子望夜空——夫妻一同守边关,那是何等地浪漫,何等地壮丽,何等地了不起啊。不过军事常识告诉我,随军家属不会住在敌楼里面,而是住在敌楼院子里的家属房,夫妻哨也是不可能的,非紧急军务,男人上哨,女人带孩子,如此共守一段长城,亦是货真价实的“夫妻双双守边关”。

多年无战事,人口得以繁衍,敌楼院小盛不下那么多家属,于是山下建村屯,叶家有立根台村,曹家有曹家房子村。曹家房子村前有一棵空心未死且结果的老梨树,证明了村子的古老。

曹家房子村,现有300口人,80多户,只有两户外姓人,余之都姓曹,且是一个祖宗,都是随戚继光守长城来的士兵的后裔。曹长鹤说:“祖宗名曹瑞龙,是大将吴维忠(音)手下的一个文官。家谱排辈:瑞文治国士,重永万德成,天长明大广,君正占臣良……我,长鹤是第12代,我家第12代还有二弟长义、三弟长利,妹雅斌。”

火炕上放一张饭桌,脱鞋上炕,围拢饭桌,喝茶,吃饭。我发现长鹤能盘腿打坐,这点肯定不是义乌人的长项——义乌无炕,桌立在地上,人坐在凳上。

锡平把老孙介绍给大家,老孙兴奋地跟这些守边关的后人说:“我也是守边儿的。”……我们的边防部队,一度主张“扎根边防”,但极少有人付诸行动,实事求是,如今这个口号已不再喊,可五百年前戚家军做到了!并且是南方士兵、南方妹子!让士兵做到的,统帅亦做到了,史载戚继光任蓟州总兵15年,拱卫帝都的时间是他的10位前任时间的总和!

老孙建议,国防教育当讲这段史。

义乌乡亲对跟戚继光来的家乡兵相当亲热,南方曹氏给北方曹氏献了一副对联:

戚家军南荡倭患海波平

义乌兵北抗虏犯长城坚

来者感念长城脚下生活贫苦,决意帮助他们脱贫,他们对曹长鹤说:“你带100人到义乌来,每人1年20万不成问题,1年解决100,3年,全村每户姓曹的都会富起来。”

长鹤说:“我细想,1年100人,3年下来曹家房子村就没人了!我说,不行,那一来,对联可就抹去下联了。”

我担心曹家房子、立根台乃至更多戚家军后裔坚守的村子会消亡,以曹长鹤家为例,他的弟弟已安家到河北的仁丘了,儿子也到山海关找事做去了,现代化、城镇化,即或老家义乌拉不走他们,他们自己也要出去闯世界。可以预言,赞赏戚家军的那副对联,只能保留在史册里。

责任编辑 王英林

猜你喜欢
曹家戚继光边关
王汉桥
边关月组诗
戚继光点兵“机灵的不要”
戚继光剪鞋子
斗油
十五的月亮照在边关
浅析太谷曹家兴起的五大原因
中国传统村落:晋中市太谷县北洸村
姚渝永连环画选页 《戚继光御倭》
戚继光巧对王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