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向阳++朱晓斌
引言
宝卷者,宝者法宝,卷乃经卷。是一种在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中按照一定仪轨演唱的说唱文本,其演唱形式明代以后称作“宣卷”(或称“讲经”“念卷”等)。关于宝卷的起源,目前学界公认是源自唐代佛教俗讲(讲经和说因缘),诞生于宋元时期,是在唐代佛教俗讲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宗教宣传和宗教活动形式。历经明、清、民国各代发展,逐渐成为广大民众参与宗教信仰以及民间娱乐的重要方式。宝卷研究自上世纪20年代兴起以来,经过中外学者近一个世纪的努力,虽几经坎坷,但仍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张家港宝卷为例,旨在探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宝卷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一、张家港宝卷诞生的文化生态环境
张家港范围内流布较广的宝卷有四种,基本形成了北有沙上宝卷,南有河阳宝卷,东有金村宝卷,西有香山宝卷的格局。这种格局的形成,与张家港独特的历史沿革和文化生态环境有关。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北滨长江,与南通、如皋、靖江相望;南近太湖,与无锡、苏州相邻;东连常熟、太仓;西接江阴、常州。从行政历史来讲,张家港这座城市很年轻,只有50多年的历史。其前身是沙洲县,于1962年从常熟、江阴各划出一块合并成立,1986年撤县建市,以境内张家港港命名。但从地理历史来讲,张家港这片土地又十分古老。境内东山村遗址距今有8000年历史,是太湖流域,也是长江下游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列入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流传于张家港河阳山一带的河阳山歌是吴文化中保存和传承得最好的吴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斫竹歌》产生于6000多年前。
张家港这片土地历史悠久,南部属老长江三角洲古代沙嘴区,面积约占2/5强,已有八千年历史。早在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时期,河阳山地区就有人类的活动,历史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北部属新长江三角洲,由江中数十个沙洲积涨连接而成,面积约占3/5弱,成陆时间900至1000年左右。由于沙地不适合种植水稻,鲜有人居住。直至明代,受明朝廷鼓励种植棉花的影响,有来自靖江、镇江、扬中等地的移民来到现张家港西北部定居种植棉花,各地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信仰禁忌等通过移民相互对话、交流、沟通、传递、融合,又接受了吴文化的影响,最后约定俗成演变成了老沙话这一独特方言。抗战时期,南通启东海门部分沿江居民为了逃避战乱,渡过长江,来到了相对安全的江南定居,他们聚居在张家港东北部,成为了现在说常阴沙话(又称崇明话)的新沙人。张家港这片土地在商朝末期,属勾吴之地。春秋时期,属吴国延陵郡。秦代,属会稽郡。晋代,置暨阳县,县治杨舍镇。梁代,在暨阳之墟建梁丰县。唐以后,分属常熟、江阴两县,东南部属常熟县,西部属江阴县辖地,故东南部人多说虞西话(常熟西乡方言),西部人多说澄东话和澄要话(江阴东乡方言)。总的来说,张家港南部为原住居民,北部为不同时代的移民,所以习惯上,南部的居民被称为江南人,虞西话与澄东话、澄要话被合称为江南话,使用人口约占张家港人口的51.93%。北部的居民被称为沙上人,老沙话和常阴沙话被合称为沙上话,使用人口约占张家港人口的43.89%。虞西话、常阴沙话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澄东话、老沙话属于吴语太湖片毗邻小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最直观的反映,张家港不同的方言也体现了各地域不同的文化。
由于张家港特殊的历史沿革,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特点,张家港区域内也因此形成了多种各具特色的宝卷。河阳山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宗教文化非常发达,寺观庙庵众多,香火非常旺盛,形成了长达1500多年的香火文化,“河阳宝卷”就根植于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河阳宝卷用吴方言虞西语种讲唱,语言通俗易懂,故事质朴生动,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与民间性;沙上宝卷及讲唱中所使用的方言是“老沙话”和“常阴沙话”,有沙上地域的个性风格和移民文化的特征;香山宝卷用澄要话讲唱,其讲唱非常严肃,一般是在庙会、行香、法事等环境中进行,各种场合决不乱宣乱唱,保留有较强的仪式感;金村宝卷以吴语方言虞西语种讲唱口传为主,有别于正统文学,金村宝卷非常大众化,它生于民间,为民众所创作,大多无作者署名,是民众传抄、修改、补充而成,讲唱时配以木鱼、铃子、胡琴等相关的乐器,民间自娱自乐的因素明显。
二、张家港宝卷的特点
河阳宝卷2014年作为吴地宣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目前搜集到的河阳宝卷有近千卷,含有160多种文本,其中有51种为宝卷总目录类书中所未见。这些宝卷,大多数是用吴方言、河阳山地区方言记录、讲唱,内容情节紧扣本地区的风俗,具有明显的原创性特征或二度创作特征,对于民俗风情的研究,均有极高的价值。宝卷记录了丰富的民间传说,有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的内容,有明清戏曲人物故事内容等等,这是研究中国民间文学发展史,研究地方戏曲发展史的重要资料,有重要的文学史料价值。河阳宝卷的内容主旨大多是劝人积德行善、孝敬父母,因此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河阳宝卷的讲唱,又具有娱乐功能,它丰富了民间的文化生活,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沙上宝卷的基调是劝善戒恶,倡导讲人伦、重孝行、美风俗、求和谐,有助于荣辱观的树立和践行。在当今道德教化中可发挥辅助的、间接的且积极的作用,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是有益的。沙上宝卷将沙上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融进宝卷中,凸现出宝卷的地方性、民俗性、俗文学性。为宝卷的文化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为乡土文化的传承研究,为地域性特色文化的建设研究,提供了一份特殊的资料,也为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准备了课题。沙上宝卷除了蕴藏丰富以外,更有一批未见别处收藏而只属于沙上自己的独特的珍品,约有15卷以上。对于民俗、民间文学、民间曲艺、民间音乐及宗教史的研究,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香山宝卷的讲唱活动历史悠久,代有传人,这对于考察与研究香山地区佛教、道教的产生与沿革具有重要的价值。旧时宝卷讲唱有一定的教化功能,既讲又唱,故往往能为群众所接受。香山宝卷的卷本和讲唱形式,是了解和研究本地民俗的第一手资料。宣卷作为传统曲艺的一种样式,具有“寓教于乐”的特征。香山宝卷的讲唱,用丝竹乐器、打击乐器伴奏。特别是香山宝卷中,有极具地域特色与个性价值的卷本,如《戴定光成佛宝卷》《鹿娘宝卷》《猛将宝卷》等,具有鲜明的原创性,价值极高。
金村宝卷的表演形式是以吴语方言虞西语种讲唱口传为主,它的对象是广大民众。讲经先生在宣卷讲唱时配以木鱼、铃子、胡琴等相关的乐器,让听众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且又给人们以音乐的享受。民众喜欢听,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很好的教化功能。这种民间讲唱文学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文学艺术的创作和艺术形式的创新起着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和推助作用。
三、张家港宝卷保护工作中的困境
张家港宝卷仍旧活跃在民间,尤其是农村地区,遇事还会请人讲唱宝卷。民间藏有大量手抄本,通过普查搜集、影印出版等方式,抢救保护了一大批宝卷资料。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宝卷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1.生存土壤退化。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的趋向,人们观念的更新,流行文化、时尚元素盛行,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民间文化缺少认知,甚至仍旧把宝卷当作封建迷信对待,对宝卷缺乏兴趣,宣卷活动和听讲唱宝卷的人越来越少。
2.宝卷底本受损严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讲唱宝卷被定为封建迷信,一些老艺人受到了打击,宝卷本被没收销毁。文化大革命中又进行了一次清查,很多宝卷本再次被毁灭。残存一些幸免于难,现在都由私人收藏保管,宝卷的底本由于是手抄用宣纸书写,已变得破损不堪,目前迫切需要开展文本的保留、修复工作。
3.传承困难,后继乏人。现如今,会讲唱宝卷的人越来越少,现有的传承人也普遍年纪偏大,而喜欢宝卷、愿意学习宝卷的年轻人十分稀少,宝卷的传承出现危机。
四、对宝卷的保护和传承的思考
宝卷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国家对非遗的日益重视,各地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力度日益加大。如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值得思考的重要命题。
1.首先要从认识上正确看待宝卷,提高全社会保护宝卷的思想意识。我们重视非遗、重视宝卷是从近些年才开始的,直到本世纪初,理论界对研究宝卷仍持“不务正业”的观点和态度,寥寥无几的研究者甚至争取不到研究宝卷的科研经费。全社会对宝卷的认识难免仍有失偏颇。宝卷的诞生和存续都离不开宗教和民间信仰的影子,但这并不等同于封建迷信。对于包括宝卷在内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抱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判断。宝卷的内容多是劝人向善,许多观点仍具有时代意义,对于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中的正面价值和智慧结晶,我们是应当予以继承和发扬的。
2.宝卷本身就是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的口传文学,而宣卷一般也是“对本宣扬”的。因此文本在宝卷的宣讲、传承和研究中就扮演了不可缺少的平台和载体作用。我们今天有很先进的手段,能够以音像和数字化的方式把讲经的全貌完整地记录下来,但这也替代不了文本的保护。对于散落民间的珍本、孤本,要加大搜集、影印力度,有条件的可以在场馆珍藏保存。
3.不能忽视宝卷的诞生和存续条件,孤立宝卷和其他传统文化的联系来谈保护不可取。创立生态文化保护区是一个可行的途径。张家港已经率先在江苏省县(市)开展以政府名义命名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传统村落命名工作,命名沙上、金村文化生态保护区为首批文化生态保护区。《沙上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通过省级审核,江苏省张家港沙上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第三批江苏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名单。实践证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立,对保护宝卷诞生、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确保宝卷的活态传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总之,张家港因独特的历史原因,诞生和流传着较多种类的宝卷,它们各具特色。张家港地处江南水乡、勾吴之地,具有江南水乡的共性。外来文化在与本土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和发展中,逐渐打上了吴地文化的印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正确认识宝卷的功能和价值,加大对宝卷的保护和传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