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管理实证研究分析

2016-02-22 13:55刘瑞佳
科技视界 2016年5期

刘瑞佳

【摘 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在全球经济萧条的背景下,企业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利润率。对于一个企业,它可能运用同样的作业流程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但是如何对在这些流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分配也是一个问题,同时生产流程中存在许多不必要的流程,怎样对他们进行判断消除也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关键之一。作业成本管理将生产成本划分为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两个部分,通过对作业产生的原因、作业执行的情况以及作业执行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消除非增值作业、降低非增值成本、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

【关键词】作业成本管理;分配过程分析;控制过程分析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来自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使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了解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辨认出增值的,对最终盈利贡献有很重要的作用。

1)研究目的与意义

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中永恒的主题,成本控制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作业成本管理可以对企业产生的各种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来分析,可以避免由于扭曲成本所造成的“隐形”亏损。

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2001年曹立元等在《西方银行成本管理》中表达了成本管理是运用其基本原理与方法体系,把优化成本投入、改善成本结构、规避成本风险作为主要目的,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行全过程、广义性、动态性、多维性成本控制的基本理论、思想体系、管理制度、机制和行为方式。2003年邰晓红,李宝贵在“浅谈作业成本法及其应用”中表达了传统成本法必然要被作业成本法取代,生产以致作业发生是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产品耗用作业,作用耗用资源,从而导致成本发生。2007年曲宁在核心期刊《集团经济研究》第31期“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中指出:费用分配的依据是引起成本发生的因素。

1 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作业成本管理是由两个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的:作业成本的计算过程和分配过程(图1)。

1.1 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主要区别

1)两者关注的重点不同。传统成本管理的关注重点是成本,作业成本管理的关注重点是作业。

2)两者职责划分、控制标准的选择、考核对象的确定和奖惩兑现的方式不同。

3)作业成本管理高度重视非增值成本,而传统成本管理却对其并不重视。

2 作业成本的分配过程分析

用作业成本管理进行产品的盈利情况分析首要确定的对象是产品的价值链成本、还是产品的经营成本、制造成本。

2.1 何时需要进行作业成本分析

1)随着销售的增加,利润总额却逐渐下降;

2)竞争对手的价格比企业高产量已经降很低的价格还要低;

3)竞争对手不愿意生产被认为是有高额利润的商品;

4)生产部门的经理不信任会计部门计算的产品成本;

5)销售部门不愿采纳会计部门报告的产品成本进行销售价格的决策;

6)生产部门的经理认为要降低获利很高的产品的产量,因为它们经常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

7)间接费用的分配率较高,且不断地大幅增长;

8)按成本加成法制定产品价格的企业,制造工艺复杂的产品,其加成率与其它产品相同,客户愿意放弃与本企业竞争对手签订的合同,转而购买本企业的产品等。

3 作业成本的控制过程分析

对制造业来说,生产过程是经营活动的核心,是企业价值链的关键组成部分。生产作业过程分析就是以作业成本管理的过程观,对作业产生的原因、执行的情况以及对结果的分析,来消除非增值作业,降低其成本并且提高效率。

3.1 动因分析

在作业成本计算中,曾把动因定义为引起相关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发生变动的因素,并以动因计量作业的产出和产品对作业的需求。动因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从源头对作业进行思考,对一项作业在价值链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做出初步判断。

3.2 作业分析

作业分析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作业的系统进行全面分析。目的是判断增值与非增值作业,计算和分析增值与非增值成本,反映和衡量作业与价值链的改善情况,来不断采取措施消除和降低非增值成本。

3.2.1 增值与非增值作业的判断

1)该作业能够带来加工对象状态的改变;

2)加工对象状态的改变只能由该作业改变,而不能由价值链中的前一项作业实现;

3)该作业使其它作业得以实现。

同时符合以上三条标准的作业为增值作业,否则为非增值作业。

3.2.2 降低成本的的途径

1)作业消除。对非增值作业而言,通过作业分析后确定某项作业为非增值作业,就应通过各种方法把它消除。

2)作业减少。难以立即消除一项非增值作业时,可以通过努力降低对它的需求。

3)作业分享。一项作业的产出被几种产品分享,可以提高作业效率。

4)作业选择。在几种作业可以达到相同目的的情况下要尽量采取成本最小的。

4 结束语

作业成本管理总体来说就是运用计算分析和控制过程分析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进行分析,并将成本在相关的产品或者服务上进行分摊,在此基础上进行企业成本控制,产品定价,市场定位以及生产决策等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刘智英.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的应用[J].今日科苑,2006,12:25-28.

[2]王联珠.浅谈作业成本管理的要素和实施步骤[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 28:12-14.

[3]王跃中.试论作业成本管理法及其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07(02):38-46.

[4]马元三.传统成本管理与现代作业成本管理的分析与比较[J].华东经济管理, 1999(01)(02):45-53.

[5]盖黎.作业成本管理思想在成本核算中的运用[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7,3:75-84.

[6]曹阳,姜洪源.我国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探讨[J].企业经济,2003(03):67-83.

[7]严李莉.论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1):34-41.

[8]孟祥霞.长三角制造业作业成本管理应用研究[J].企业经济,2006(06):32-39.

[9]盛满丽,郜丽云.作业成本管理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会计,2001(08):45-54.

[10]傅桂林.论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价值[J].商业时代,2003(23):16-25.

[11]梁沛宜.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6,9:41-45.

[12]洪春玲,陈君宁.江钻股份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开发[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13]李爱华.对企业试行作业成本法的模式探讨[J].理论界,2006(02):35-41.

[14]郑军,郑艺.作业成本管理在我国实施的适应性相关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2):18-25.

[15]赵小宇.论作业成本管理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经济师,2003(05):32-36.

[16]王少杰,孟令彦,等.作业成本管理论在我国的应用[J].现代商业,2007,23:41-46.

[责任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