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区基层卫生人才状况及高职医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6-02-22 08:38赵启平刘东
科技视界 2016年5期

赵启平 刘东

【摘 要】在医疗体系不断完善深入的过程中,了解宁夏基层医疗卫生的现状,分析基层卫生人才缺乏的原因,探讨高职医学生就业现状,为今后寻找出一条适应于本区基础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模式。

【关键词】基层卫生;专科就业;临床医疗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我国要建立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切实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然而我区的基层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基层卫生人员业务服务能力低、学历层次偏低,已开始制约医改的进一步深化。针对我区眼下医学毕业生“宁可城里打工,也不基层带编”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为今后寻找出一条适应于本区基础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模式修订,提出方案。

1 宁夏基层医疗卫生现状

宁夏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现有人口617.69万,其中农业人口为388.77万,占人口总数的62.94%。全区现有医疗卫生机构1601个,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5个,妇幼保健机构22个,卫生院239个。据统计,全区现有卫生技术人员25521人,其中综合医院占66.31%,乡卫生院仅占11.99%,城市社区仅占0.35%;乡村医生大专以上学历占6.66%,中专学历58.43%[1]。加之很多基层地区的医疗骨干,工作优秀,业务水平较高,但总觉得个人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于是有的想办法调动到上级医院,甚至有的自己开诊所,导致不少乡镇卫生院出现技术人才大量缺失和人才断层。另外绝大多数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偏低,医疗技术普遍较低,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简陋,无法满足群众医疗卫生的长期需求。因此培养卫生技术人才,提高乡镇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对19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其中75.2%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85.6%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补充医疗卫生技术人员。72.6%的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需要补充本科学历医护人员;93.8%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补充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据统计显示,我校2009、2010、2011三届毕业生人数已达788人,总的就业率稳定在82%左右,但多与就业单位签订的是临时合同,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差。对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66.4%的毕业生到事业单位临时就业;21.6%到私营、民营企业就业;6.0%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就业;10.6%通过公开招考等形式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就业。而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区域来看,毕业生选择在区内就业的占就业总人数的80.0%以上,区外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总人数的16.9%[2]。

2 基层卫生人才缺乏,医疗卫生人才“下不去”

伴随着医疗改革稳步推进,基层百姓的收入逐渐提高,我区医保制度不断完善,受益人群逐渐扩大,基层百姓的医保水平逐步上升,基层百姓看病就医时不认可家门口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认为医院越大医疗水平越高,往往不论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忽视了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职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设备短缺,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帮助不大。基层生活、学习环境、工资、待遇、福利、各种社会资源、保障与城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大多数医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只有很少的毕业生出于对竞争压力和到基层过渡的考虑,选择到基层就业。我区现有的卫生技术人员在分布上不合理,在结构上不完善,高学历、高水平的卫生技术人才大部分分布在县级及以上医院,许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人才缺乏。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看病问题。其原因是:①基层条件差,设备差,没有吸引人才的政策,高学历、高水平的卫生技术人才“宁可城里打工,也不基层带编”; ②人事制度的限制,编外人员总体收入低,毕业生大都不愿意到基层工作,而难以解决的编制问题,使得刚踏出校门的毕业生不断找寻新的岗位,另谋出路。

3 从实际出发,为基层源源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政府应按区域服务人口密度和服务半径,重新合编各级卫生机构人力资源,划分医疗服务责任区域,在区域内,由市、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卫生技术人员、医疗设备等进行医疗卫生支援。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改变基层群众的就医心态,解决百姓的医疗卫生需求。①在责任区域内,由市、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以轮班制向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委派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到基层坐诊,对下基层的人员实施“基层奖励”等补助,激发下基层的积极性,同时抽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业人员到上级医疗单位进修,帮助基层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使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②在责任区域内,由市、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向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赠送常用医疗卫生设备,并培训基层人员,让他们有得力的工具,向基层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群众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为了使大专以上毕业生“心甘情愿下基层”,加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的力度,按照自治区宁党办[2005]57号文件第八条规定“实行面向基层就业的定向招生制度”,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缺乏的地方实行“定县、定乡、定专业、定服务年限”的“四定”招生办法,让本地人服务本地,让下基层变成回家乡,给卫生人才通向基层创造源头。

总之,我区目前的卫生技术人员在分布上不合理,在结构上不完善。加强基层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技能,引导医学毕业进入基层,不断开辟源头,提高基层待遇,留住人才,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才能满足群众医疗卫生的长期需求。

【参考文献】

[1]梁金香.宁夏农村地区实用性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21-22.

[2]马璀,李彦明,戴秀英,等.宁夏基层医疗机构人力需求与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8):67-68.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