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泽香
【摘 要】诚信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培育,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关键要转变观念,注重创新,提出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中,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也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道德基石。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培育,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重要内容。
1 当前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现状分析
从总体上看,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整体上是好的,但在少数大学生身上仍然出现诚信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1.1 有诚信的信念,但是实践诚信度差
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当前大学生群体对诚信重要性的认知是比较充分的。但是,重视诚信不等于实践诚信。意识需要经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完全转化为人的实际行为。因此,我们也看到,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由于利益、友情、环境、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意志力不够坚定,在某些情况下出现行为与意识相违背的情况。近年来,常常有新闻媒体报道大学生在交往、考试、贷款、交费、恋爱、求职等方面出现的各种不诚信的行为。
1.2 在网络等虚拟世界中易产生不诚信行为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不诚信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他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诚信意识,在网络交往中也缺乏诚信,导致各种不良的后果。虚拟世界的隐蔽性导致大学生的行为更容易出现诚信缺失,比如,盗看他人的电子邮件、发布虚假消息、制造病毒、浏览黄色网站等。特别是新兴传播媒体—微博、微信的出现,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一些对社会缺乏认识的大学生往往会轻易相信微博、微信上的一些谣言,并且在未确定其真伪的情况下加以转发、评论,使谣言进一步扩散。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对个人、学校、社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大学生多是18~22岁的年轻人,正值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诚信价值观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也有利于他们顺利成长成才。
2 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原则
2.1 从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
目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其理念是一种客观化、功利性的教育理念。这种诚信教育理念把诚信教育简化为单一的、客观化的知识教育,使之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考试考查的客观知识,只要学生上了有关的课程并通过相应的考试,即可判定为该学生所接受的诚信教育达到要求。
显然,目前的这种大学生诚信教育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大学教育的要求,应转向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诚信教育。后者秉持主观性与客观性紧密融合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大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关注其内心深处的主观感受,不仅要宣讲有关诚信的知识,而且要围绕发生在身边的诚信事件和自己的日常生活展开切实的诚信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到诚信的强大感染力与德性魅力,由此真正体现出大学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有效实现诚信教育的预期目标。
2.2 由侧重表面的形式化活动转向侧重实质的实效性活动的转变
大学生诚信教育理念的转型,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的转型上。这不仅是当前时代背景的迫切要求,也是契合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特点。目前一些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活动,比如举办有关的讲座、举行诚信考试、杜绝作弊的宣誓活动等。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但实际效果往往与表面上所呈现出来的轰动场面有一定的差距。诚信教育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诚信知识和观念,而且在于促进学生形成一种重承诺、重品行的思维方式。只有大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经历了思想上的互动交流与心灵上的内化省思,其在诚信方面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方能得到锻炼,诚信教育才可能落到实处。
3 大学生诚信价值观培育的具体路径——基于职业素质视角
3.1 对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改革
主要是围绕职业教育特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目前思政课教材内容庞杂,学科性和理论性强,但也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职业素质培养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不强,教学过程中的职业意识不强。教师应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围绕大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内容,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技能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突出强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强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形势教育,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就业形势,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塑造学生的诚信人格。
3.2 探索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
根据高职教育规律,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诚信道德教育。高职教育是职业性教育,更是实践性教育,要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和“工学结合”的原则,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教学中除了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之外,还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打破原有的教师主观注入式教育,变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的主动式学习,研究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自觉接受和认同教学内容,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
3.3 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思政课教学的职业性
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多种模式,其中课内实践、校内实践、校外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受到了普遍认可。课内实践教学就是结合理论教学实际,在课堂上直接安排大学生开展讨论、辩论、演讲、小品、情景剧、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内实践教学是最常见最基本的实践教学形式,便于组织和操作,教师可选择那些与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情感等方面培养有关的内容,以轻松、丰富、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改变了学生对课程的片面理解,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鲜感,使学生感受到诚信品质在未来个人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
校内实践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进行实践教学,诸如新生入学教育、军事训练、专题报告、经验交流、勤工俭学、主题团日、各种节假日活动等进行的有效利用校内实践资源的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导和安排大学生走出校园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形式有社会调查、“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参观学习等形式。
上述实践活动均可以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关主题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如针对旅游、工商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的学生可以采用志愿服务的实践模式,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锻炼他们服务他人、践行诺言的诚信意识。对影视动漫制作、电子信息等专业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让他们在专业知识学习中体验尊重知识产权、注重作品原创性的诚信道德;对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制定策划书、模拟实训、模拟创业等方式,让他们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诚信劳动的意义,在实践中锤炼诚信品质。
3.4 适应并利用新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教育活动
如充分利用微平台的特点,创新诚信教育方法。首先,利用“微媒体”与同学们进行平等、双向的互动交流,营造生动、有趣的诚信教育氛围,既有利于顺利地传播诚信教育内容,又有助于在交流中获取学生的诚信表现反馈。其次,搭建多样化的诚信教育平台,通过多种主流微媒体发布诚信教育信息,力求信息覆盖到所有教育对象。利用现有的网络条件,通过建立微博、人人网账号、QQ群等有效形式的宣传阵地,通过诚信故事、诚信教育为内容的网络教育,提高诚信教育的普及程度,拓宽诚信教育渠道。再次,加强微平台舆情监控,对学生发布的微媒体信息进行舆情观察,通过对其原创和分享信息的分析,了解学生个体的诚信价值取向,对学生的诚信行为进行预判,防止不诚信行为发生。
4 结语
加大诚信教育力度,使大学生在校期间自觉说诚信话、办诚信事,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诚信意识,使他们逐步认同诚信价值观并主动实践,做到知行合一,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华.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与重建[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2]王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诚信教育[J].教育文汇,2015(7).
[责任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