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校大学生对羽毛球热情的调研及其分析

2016-02-22 18:52韩锦茵杜志斌
科技视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在校大学生调查分析

韩锦茵 杜志斌

【摘 要】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属性和适应人们追求时尚、关注健康需求的运动项目,大学生能通过这一时尚、高雅的运动来反映自己追求社会进步与文明的期冀。考虑到羽毛球这一运动在大学校园内的群众基础不错,但正规打羽毛球的人却很少,因此课题组对在校大学生做了关于羽毛球的热情调研。本文采用抽样随机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等数理统计方法,对在校大学生对羽毛球的热情展开了调研,并且分别采用电子版问卷和纸质版问卷对广州市和肇庆市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研(以肇庆学院为主),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EXCEL中进行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课题组得出“在校大学生对羽毛球的热情平平”这一结论。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在校大学生;调查分析

1 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历程

1.1 羽毛球的发展

早在两千多年前,一种类似羽毛球运动的游戏就在中国,印度等国出现。中国叫打手毽,印度叫浦那,西欧等国则叫做毽子板球。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在英国。1873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位叫鲍弗特的公爵,在他的领地开游园会,有几个从印度回来的退役军官就向大家介绍了一种隔网用拍子来回击打毽球的游戏,早期羽毛球人们对此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这项活动极富趣味性,很快就在上层社会社交场上风行开来。“伯明顿”(Badminton)即成为英文羽毛球的名字。1893年,英国14个羽毛球俱乐部组成羽毛球协会。

羽毛球运动约于1920年传入我国,解放后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我国羽毛球队已跻身于世界强队之列。

70年代,国际羽毛球坛是印度尼西亚与我国平分秋色。羽毛球80年代,优势已转向我国,说明我国羽毛球运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羽毛球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共设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及混合打共5项比赛。

1992年,羽毛球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设立男、女单打和双打及混合打5项比赛。每届羽毛球赛事的时间地点均有不断的变化:像汤姆斯杯、尤伯杯以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1.2 学生对羽毛球的认知

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体育认知行为和先决运动情感影响一个人参与运动的自我决策过程和继续参与运动的态度。学生对羽毛球的正确认知有助于其更好地学习羽毛球并积极地参与羽毛球运动甚至爱上羽毛球运动。

根据调查显示,肇庆市和广州市两所城市的在校大学生均对羽毛球运动有一定的认知,他们都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关于羽毛球运动的知识,只有11%的学生没有接触过羽毛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肇庆市和广州市的在校大学生(以肇庆学院为主)。

2.2 研究方法

2.2.1 抽样随机调查法

对肇庆市和广州市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随机调查,随机选取1221位学生作为样本数据进行调查。

2.2.2 问卷调查法

对肇庆市和广州市的在校大学生分别采用纸质版问卷和电子版问卷进行调查。

考虑到广州市高校比较多,故课题组同时在问卷网生成了电子版问卷及网页链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进行传播,同时考虑到可能会有肇庆市及广州市以外的大学生填写到这份电子问卷,故课题组在问卷中便把第一个问题设置为“您来自广州/肇庆的哪所大学?(填全名,例如:广州大学)”,也方便课题组剔除不符合条件的数据,而纸质版的问卷是用来收集肇庆学院2014级学生的数据,同时我们在纸质版的问卷最后添加了一个电子版没有的表格,旨在用来收集愿意和我们一起去试打的同学的个人信息,方便在接下来的项目进程中联系他们。

由于此次调查是抽样调查,故课题组只选取了肇庆学院的七个二级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电子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政法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进行派发纸质版问卷。

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618份,收回1221份,有效问卷为1177份,问卷的有效率为72.7%,其中344份为愿意参加试打活动(见表1)。与此同时,电子版问卷也开始收集数据,共有25所高校的大学生填写了此份问卷。

表1 纸质版问卷情况

2.2.3 文献资料法

查阅羽毛球运动的相关书籍和相关高校羽毛球开课情况的研究论文及报道,为文章的撰写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2.4 数理统计法

把所有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并且导入EXCEL中进行统计分析。

2.2.5 专家访谈法

走访各高校体育学院的领导及羽毛球教师,探讨羽毛球课堂上学生的热情是否高涨,走访各羽毛球生产商家,探讨哪种羽毛球耐打。

3 调研基本情况

3.1 调研目的

此次“在校大学生对羽毛球的热情调查”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1)研究学校场地的欠缺对大学生对羽毛球热情的影响;

(2)研究师资力量对大学生对羽毛球热情的影响;

(3)研究资金投入对大学生对羽毛球热情的影响;

(4)研究自身身体素质对大学生对羽毛球热情的影响。

3.2 调研结果分析

3.2.1 学校场地的影响

虽然有68.06%的学生认为学校场地不足够(见图1),但在这68.06%的学生中,仍然有58.8%的学生会坚持羽毛球运动(见图2)。

3.2.2 师资力量的影响

师资力量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会影响在校大学生对羽毛球的热情,69.21%的大学生依然会坚持羽毛球运动(见图3)。

3.2.3 资金投入的影响

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羽毛球这项运动的消费不算很高(见图4),而羽毛球的消费主要用于购买羽毛球装备和相关用品(见图5),因此资金投入对大学生对羽毛球的热情不会有多大影响。

3.2.4 身体素质的影响

由于羽毛球是一项能锻炼全身肌肉的运动,因此大部分学生为了强身健体而选择羽毛球运动(见图6),而身体素质的影响会让越来越多人对羽毛球这一项运动感兴趣并且充满热情。

3.3 调研结果总结

在高校课外运动中,运动负荷适中,不受人数限制,灵活性非常强,并且具有休闲娱乐性的运动项目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羽毛球运动是其中一项非常不错的选择,从调查结果上看,并没有看到相关数据可以说明在校大学生对羽毛球的热情高涨,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对羽毛球没有太大的热情,而羽毛球运动在体育课甚至课外活动中不占据重要地位,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认知并不全面,甚至存在一点误解,他们很少会自主学习羽毛球知识,多数都把羽毛球当作一项休闲娱乐的运动。

4 调研的意义与成效

4.1 调研的意义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对羽毛球的热情的调研报告,能加强学校对羽毛球这一项运动的重视,为羽毛球爱好者开拓更好的发展空间,让更多羽毛球爱好者带动起全校师生打羽毛球的氛围。

4.2 对学校的建议

建议学校完善羽毛球场地及辅助设施建设,多举办羽毛球比赛,让热爱羽毛球的学生多点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的机会,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课外羽毛球运动的指导扩大师资队伍,促进学生自身羽毛球技术水平的提高。

4.3 调研的成效

学校目前已组建起羽毛球校队,并且已连续多年成功举办羽毛球新生杯大赛,让更多羽毛球爱好者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见图7),学校里也越来越多学生参与羽毛球这一项运动,而羽毛球这一门课已成为体育课程里的热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孙恒玉.羽毛球运动在我省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价值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5(3),50-53.

[2]文超.羽毛球运动高级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祝蓓里,季浏,主编.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程勇民.中国羽毛球实力现状研究[J].体育科学,2000(3):31-34.

[责任编辑:王楠]

猜你喜欢
羽毛球运动在校大学生调查分析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浅谈羽毛球运动中的常见损伤及其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