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改霞
【摘 要】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以掌握翻译方法和资源,从而实现翻译知识和技能的内化,提高翻译能力。作为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之一,网络论坛作为平台的小组讨论在内化学生的翻译知识和技能、提高翻译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翻译教学;以过程为导向;网络论坛
0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开设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本科翻译专业或翻译方向,关于翻译教学的讨论和研究也日益增多。翻译教学表面上蓬勃发展,势头良好,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对翻译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教学方法过于老套,对于提高外语语言技能的“教学翻译”和培养翻译能力的“翻译教学”概念模糊,不加区别,导致翻译教学效果不理想,培养出来的学生翻译能力有限。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思考什么样的翻译教学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翻译教学质量,以发展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
1 传统的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翻译教学中,教师典型的做法就是给学生布置一个翻译任务(这个任务中满是陷阱,也就是说教师一开始就不打算培养学生的翻译技巧,而是迷惑学生,让学生出错),让学生在课外完成,然后提交给老师,老师批阅后,在上课时集中讲解学生译文中的错误(或者下节课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将译文展示给同学和老师,老师再进行对比审查),最后给出参考译文。“然而经历了长期教学实践的检验,这种教学方式不是掌握翻译技巧、发展翻译能力的有效方法,而是使翻译教学滞后的原因之一。”[1]50
我们认为,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学目标不明确。传统的翻译教学中,重点在于纠正学生用词上的错误,着重研究词法和句法,讲授内容更多停留在单词和句子层面上,“翻译教学”变成了传统的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翻译”,翻译课成了精读课的后续课程。穆雷指出,“教学翻译”目的在于检验并巩固学生的外语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目标是培养掌握一门外语的工作者;而“翻译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翻译职业理念及规划,并掌握双语转换的能力与技巧,其目标是培养职业译员,成为双语工作者。[2]41翻译教学目标的错位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从翻译课上的收获甚小。第二,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指挥者、控制者和译文的评判者,在对照“参考译文”对学生的译文进行错误分析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对学生的误译进行主观评判,教师与学生对立,课堂形式单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第三,以结果为导向。传统的翻译教学忽视译文的生成过程,仅关注翻译的最终结果。海尔斯顿在探讨写作教学时曾指出:“仅靠批改学生的作文是不能教学生写作的。我们必须知道这篇作文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3]115其观点同样也适用于翻译教学,仅批改学生的译文、纠正学生翻译中的错误是无法了解出现问题的真正原因的,把参考译文强加给学生并不能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翻译知识和技能,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2 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
翻译教学的研究发展应以翻译能力的研究为基础,而翻译能力的有效构建要求我们在翻译教学中更多关注过程。[1]47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课堂教学主要基于社会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凯拉里(Kiraly)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翻译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主体间合作协商中构建而获得的,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转变首先要实现学生在学校的让权增能(empowerment),换句话说,要把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性学习,以实现传送知识向能力迁移的转变。[4]20-32翻译教学应帮助学生构建适当的、不断发展的认知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学生翻译能力的自动化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其翻译能力的目标。
可以看以,社会建构主义翻译理论强调在翻译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教学注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以掌握翻译方法和资源,从而实现翻译知识和技能的内化,提高翻译能力。与传统的将翻译技巧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练习的教学方法相比,这种教学模式是“授人以渔”的做法,教师启发学生了解翻译的指导原则和操作程序,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讨论译文产生的过程,在评价学生的译文时,以发现学生译文的优点为主,重点不在纠错,而在探讨译文的产生过程,为什么是好的译文,为什么是不好的译文?鼓励学生做出多样性的译文,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力,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翻译的策略,以实现翻译知识和技能的内化。
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教学可以有多中模式,包括撰写翻译评论、小组讨论、同伴互评等,本文将以网络论坛作为平台的小组讨论为例,阐述过程教学法对翻译教学的意义。
3 网络论坛教学
凯拉里认为,学生需要得到别人的反馈意见才能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而反馈意见的提供不应该仅限于翻译教师,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4]137他还主张将当今社会的通讯设施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到翻译教学中,增加学生获得同伴反馈的渠道。通讯设施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目前在国内各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中使用比较广泛,而在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显有使用。笔者所在的学校大学英语教学实行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模式,网络学习有一套完整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学生可以从中获取资源,并通过在论坛上提问、发表个人见解等方法与同学和教师互动。
笔者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汉互译技巧》教学实践证明,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成网络论坛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后,可以克服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和学生课堂讨论机会有限的问题,而且通过虚拟的网络空间交流能够克服学生的胆怯心理,学生能够更加主动真实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以参与者和监督者的身份介入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翻译时的心理过程和决策依据,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这种做法也可以应用到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具体做法如下:(一)教师在讨论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结果后,用剩余的时间布置新的翻译任务,同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翻译过程,比如介绍原文背景,分析重点难点,讨论可能的翻译策略,鼓励学生上网寻求帮助。(二)学生进入网络学习平台讨论并完成作业的过程。3-5个同学一组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各小组成员各自分析理解原文并做出译文,将各自的译文上传至论坛,小组成员之间共同讨论,分析各自译文中的优点,汇总成新的译文,轮流执笔,集体修改,呈现定稿。教师以隐性的身份监督学习过程,必要时参与讨论。(三)老师提前选出两篇较好的小组译文在课堂上讨论,这两组成员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译文产生的过程和心得,然后老师指出译文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并对译文进行改进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能够实现翻译知识和技巧的内化,激发学生翻译学习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下转第50页)(上接第27页)培养其创新精神。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翻译知识构建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当然,还需要改变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将学生平时参与讨论的情况纳入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从而促进以过程为导向的翻译教学模式有效运作。
【参考文献】
[1]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47-50.
[2]穆雷.建设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J].中国翻译,2008(1):41-44.
[3]Fox, O. T he Use of Translation Diaries in a Process-oriented Translation Teaching Methodology[C]//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0:115-130.
[4]Kiraly, D. C.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ranslator Education. Empowerment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 Manchester: St. Jerome, 2000.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