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系大学生对当前电视专业若干问题的理解
杨慧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艺术系的学生,其实对电视的理解,也并不比别人强,也许没有市井居民看的节目多、想得多,尤其那些老大妈们。所以感到,为了把教学做得好一些,应该做些努力以弥补这种“不知己亦不知彼”的缺欠,让自己不仅看上去而是真正更专业一些。不然的话,怎么引导他们的趣味呐。几番研磨后,发现这并不容易。只少要三个条件;一靠实力,有实力的专业人士不用装扮也可让人有感觉,“腹有诗书气自华”;二靠感受,善于发现人们对你和你的艺术的看法,“善解人意呀”。
1调查设计与数据分析
调查目的:理论上讲,目的一定得适合自己的身份,不要过大承担不起,知识不够,钱不够,但也不可过小,微不足道、跑题。在导师指导下,拟了个自以为合适的题目“艺术专业大学生”对电视台、电视节目、电视剧的若干看法。此题可大可小。大可扩到全国人民,那是谁都干不起的;小可小到三五朋友的一时小聚, 没多少意思。从实际出发才划定了那么一个范围,X大学的艺术系。他们是我的朋友和学生。不花一分钱,大家也算学习,而且真的有可能发现小小的一点什么,那就更好。
2统计量的描述
本次调查所获统计量,对于每个量的分布作了分布形态的描述。项目(统计指标、参数)含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相关系数等。应用这些参数可以明白统计量的分布形态,统计量的代表性以及应用价值。这八项指标表明它们的分布除年龄一项外,都不是常态,分散的程度比较大。分散度主要表现为,全部145例中,男性111人女性36人,性比例大约1:3 ;他们喜欢的电视台、电视节目、演员也不集中。体现出明显的多样、多类。
3从获得的信息看看他们对本文关心的几个问题所持的观点
有何特色:本届采用变异数分析法。将调查对象按年龄、性别、班级分别进行分析。
首先看年龄: 年龄分布大体上属常态“钟型分布”,是7个变量中唯一的。本在同一学校就读,年龄自然相近。与年龄对应的其它参数,将因调查对象年龄的不同而变化,这是不同年者们的不同见解。
其次看性别:性别间的变异数分析,看到第6个变量,即喜欢哪一个电台的问题有明显不同。男学生 36人, 女109, 仅在Var00006有显着差异(P=0.002)。直接说明男女生对于电视台选择倾向有别。
第三看班级:班级差异是否有价值,作了分析,结果表示,班级即和年龄有关又与性别有关。但是与问卷内容的回答无差异。
4诸指标间的相关性观察
本文的8项指标间,一定存在相关联系。在上节中,看到了年龄和班级、性别之间联系紧密。那么,把其它4个指标如电视台等因素,也加进去用专门研究相关关系的方法观察,将成为何种情况? 我们有了相关系数矩阵。从中可见四个有意义的相关系数,R26、R36、R46 和R78。R 为相关系数,右侧数字表示变量。其中最大的也不过0.5。生物学上的经验性考量,以为0.3以下为低度相关,0.3-0.7为中度相关,0.7-1为高度相关。在艺术专业,尚未见有所规定。可暂借他们的想法,来思考我们的问题,试试。
5聚类分析
迄今,分析中的分类是先有分类而后有认知,如先有年龄,是主观分类在先。将分析建立在既有知识之上。当然是对的,而且是主要的分析方法。还有一种,是路径相反的方法。把数据摆在那儿,不先分类,让数据按照其自身的联系规律而分类。方法学上称聚类,即物以类聚。下面既如此聚类的一个结果:
本文透过具体数据的分析,体会了对同一批数据从不同方面的观察,可以使所得概念更为完整,且可感知其间的相互支持。从年龄分组的观察,我们看到年轻人比大一点的孩子更喜欢“潜伏”。从聚类方法的观察中,看到了,145名孩子中对于国家或地方电视台以及一些电视目有不同的偏爱。聚类法,不作预先的分组,将数据直接投入运算,依数据间本来的联系,同类相聚的“本性”划分为集团。其实就是从另个角度、侧面作另类的观察。帮我们把思路扩展一下。即一种聚类分析的择要的两个表。上面的,聚类分析成功地集成了两个类别,各有其核心,每个变数的数值便是两个类别的核心所在点。在空间上,每个聚类组的成员均围绕各自组的核心而分布。这种分类与先按年龄、性别分组的做法截然不同,分类前无人为干预。分类是以电视台选择倾向为核心展开的,一个群认为14电视台好。分到一类的118人,喜欢均数为15左右的电视台,另一类喜欢均数为5左电视台。此分析给出的数据,对以前的分析恰好成为有益的补充。变异数分析阶段,不可能想到还有另种分类的存在。
6讨论
经历初步实践,感觉挺有意识。想不到一些看来挺死板的数值,经过按规则的分析、重组竟然形成一些有趣的概念。关键在于,那已不是某个人的东西, 而是一群人的相对共识。
而且,一堆数值在用不同方法、从不同侧面观察之下,结果是不一样的。各个概念从不同起点的相互支持,使得认识更为全面。一位历史学家,一个说法颇具妥协、包容的力度。说在人文领域,因为历史不可重复的特点,不能如自然科学那的方法做出严格的证明。重要的是所获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必须合情、合理、合逻辑,说得通即可。
7本文的主演内容概括如下:
某校艺术系大学生145人问卷调查材料分析。
用变异数分析法,先将数据按年龄、性别、年级分组,按单因素一个水平分析,得结果是,年龄分组独对“潜伏”的看法有明显不同,年龄较小的倾向喜欢,年龄较大的倾向不那么喜欢。用聚类分析法看到学生分被为118人和27人两组,一组喜欢数码均值为15的电视台,另一组喜欢均值为4的那些但是泰。其它如年龄等项,两组基本相同。
至此,取得的认识属初阶段的描述现状。再引深一步则是还可以回答他们所作的选择,理由是什么。当然,也可以用问卷调查法,只要他们认真、如实地回答。有机会可以试试。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大,1999.
[2]李彬.传播学概论.新华,2003(2),1993.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8-0295-01
作者简介:杨慧,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北省,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专业:戏剧与影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