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清末民初达尔罕王旗的开垦
道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1关于达尔罕王旗的概况
达尔罕王旗(科尔沁左翼中旗)是纳穆赛、部喇勒诺颜(官)之孙莽古斯扎尔古齐长子宰桑布和及其后裔的领地。康熙四年(公元1665)吴克善卓哩克图亲王过世以后按照蒙古族幼子继承父业的习惯其幼弟达尔罕巴图鲁满珠习礼之长子和塔继承和硕札萨克王位到最后一代的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为止一共有十代达尔罕亲王,二百二十六年一直掌管着大权,所以该旗牧民习惯将该旗称为达尔罕王旗。 达尔罕王旗是崇德元年(公年1636)开始创建,1634年随着清政府对归顺的蒙古每个部落实行了蒙旗制度,该旗是在哲里木盟10旗中最早建立的札萨克旗。
2达尔罕王旗的开垦原因
清代后期以来在东北地区移民中大多数是从山东涌向东北的移民,在乾隆年间以后山东人民大量涌向东北是因为山东地区人民人口的过剩而土地不足和连年发生的自然灾害。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涌入东北地区的汉人集团性的居住在东北,当时的移民越过农耕地带来到蒙旗是因为当时辽阔的土地和远远低于其他地区的地租虽说东北地区的土地质量肥沃但蒙旗的土地质量也不亚于东北再加上低阻正好是移民的生存之地。再说是由于内地人口的增加自然灾害连续发生,内地的贫苦农民灾民为了生存便不顾一切出关出赛,而当时的清政府也为了稳定社会秩序防止民变发生也只好采取明禁暗驰的态度,因此没有了政策的约束,内地汉人便有利于移民向蒙旗流入的移民也越来越多了。
据所知该旗的经济是以畜牧业为主,我们知道畜牧业是个单一的游牧生活,畜牧业和农业有着相互调剂的关系,有牧业无法脱离农业的补充,也因为如此蒙地方面也常常违反禁令,主动招民开垦久而久之汉族移民的文化渗透大量的影响了当时的蒙古社会。土地质量来看是不亚于东北地区,有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雨水再加上低价的租金,因此这些有益的条件引来了出塞出关的移民,日积月累这些移民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影响了当地的经济方式,久而久之变成了现在的半农半牧的社会。
3达尔罕王旗的开垦过程
3.1私垦时期
最早记录达尔罕王旗开垦是乾隆四十九年,据记载盛京将军永玮等奏准“所有宾图郡王地方游牧商民住址近铁岭县即交铁岭管理,达尔罕亲王地游牧商民住址近开原县即交给开原管理,如有词讼案件该县呈报”。这表明了该旗内有不少内地民从事农耕或者经商,随着开垦以农物为主的商场也得到了发展,还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屯,从这时候开始有一部分牧民开始从事农业,慢慢的从游牧生活向半农半牧发展。久而久之移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占据的土地也越来越广,跟随汉人农耕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以农物为主的市场也慢慢形成了,这些市场有着促进物流的作用,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蒙古族单一的游牧生活离不开物资的资透,离不开农耕经济的补充,畜牧业和农耕业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这些市场的形成给牧民带来了物资上的补充,也提供了牧民需要的日常用品。
3.2达尔罕王旗的官垦
官垦蒙地是从1902年开始的,从鸦片战争以后国内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国外八国联军的入侵和俄国的大举入侵东北等事件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下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陷入了巨额赔款的困境,这不但加重了清政府的经济衰败和贫困,使清政府陷入了财政困境,在日俄把东北地区划入了自己的统治范围东北的危机日益增的情况下清政府认识到有边五防的《虚边》政策后患无穷,腹地“人满”亦为动乱之源[1],于是从1902年开始改变了对蒙古的政策,清政府清政府把过去对蒙地的禁令解除,对蒙地实行了《移民实边》的政策,把大量的内地汉民招到蒙地开垦“荒地”这就是官方开垦土地时的情况,持续到了1928年的国民党统治初期。
4达尔罕王旗开垦对该旗社会经济的影响
该旗的大多数地区仍处在原始的农业经济方式,虽然受到了汉族流民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较快,但是全旗的经济结构中只占很小的比重而传统的畜牧业经济在全旗经济结构中仍占绝对优势。到了1902年,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开始,该旗大部分地区进入了由畜牧业向农业转化的阶段,移民实边的过程中该旗大量的土地被破坏而越来越缩小的草地不足提供畜牧的需求,因此影响了畜牧的繁殖,传统畜牧业的衰退和土地的大量开放使大多数的牧民从事了农业。
随着汉族移民的流入和土地开垦在该旗内早已产生了一些领头,揽头,佃户,自耕农,榜青等新的阶层关系以及生产关系[2],其中领主往往是由蒙古王公来当对他们而言领地时清朝分给他们而且是世袭占有的土地,他们对领地有着绝对的占有权。揽头通常是内地有巨额资金的富商和高利贷出放者,跟内地的地主阶级相似,他们利用手中的巨款从蒙古王公那里低价包领大片的荒地然后在用高价转租给佃户并从中获取利益。而佃户是指通过支付一定的租金后从王公或揽头手里获得租地使用权的民户。此外榜青是指助人耕种而获得报酬的人,也就是说被雇佣的人,从这些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雇佣及被雇佣的关系成为了该旗的普遍现象,另一方面大量汉族移民的涌入和开垦结束了该旗单一的游牧方式,也开创了农牧并存的新的经济发展时期。
以“村”“屯”为单位的农耕村落的形成是因为汉族移民的大量涌入该旗对该旗的原有的游牧经济和社会造成影响的结果。18世纪中叶开始人们开始定居,村屯的数量不断增多,据统计,在统治五年(1866)该旗内有295个村屯[3],到1913年时增加到481个屯[4],1913年到1918年汉族移民集团性的移居到了温都尔王府周围,在新开河和西辽河的两岸地区开垦定居,开创了李氏,谢氏家族为核心的村屯[5]。
参考文献:
[1]著:孛儿只斤.布仁赛音 译:娜仁格日勒.近现代蒙古人农耕村落社会的形成.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11.15.
[2]著:主编:郝维民 齐木德道尔吉.内蒙古通史纲要.人民出版社,2007.
[3]著:王铁刚.清末民初达尔罕王旗汉族移民研究. 2010.05.01.
[4]著:张士尊.清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05.01:1644-1911.
[5]著: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8-02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