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彝族服饰文化的内涵与发展
——以云南阿鲁族为例

2016-02-22 17:36朱莹莹林燕宁
西部皮革 2016年8期
关键词:彝族服饰图案

朱莹莹,林燕宁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论彝族服饰文化的内涵与发展
——以云南阿鲁族为例

朱莹莹,林燕宁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摘要:通过深入当地研究考察,着重从彝族的一个支系阿鲁族中的款式、造型、色彩、图案等方面研究多姿多彩的红河彝族服饰,进而分析总结出新的观点内涵。这不仅保留了许多远古先民服饰文化的遗风,而且为人们研究服饰文化的起源、功能和作用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一方面强烈地反映着自己的传统特点,同时也反映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关键词:彝族;服饰;文化;装饰;图案

1彝族服饰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云南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居住地域广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也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在远古时代,人们无法用科学的世界观认识世界,认为万物都是神灵创造的,命运由上天来主宰,因此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对神、图腾、自然的崇拜思想,其实,少数民族也是如此。

生活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彝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古老民族,因其历史、文化和居住地域的差异,各支系服饰各有千秋,但都体现着同一文化背景下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内涵。由于彝族在历史上宗族观念深、支系多,所处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复杂以及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彝族服饰在其质地、款式、饰品、纹样等方面均形成了明显的地域待征。

2阿鲁族服饰的“造型之美”

阿鲁族为彝族的一个支系,其服饰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女子服饰一种为中长衣和短装,外罩绣花小坎肩,门襟及袖窿下方绣花纹,并用彩色小布条包边。腰间系绣花小围腰,下着深蓝色长裤配绣花鞋,裤脚镶花边。阿鲁族服饰的色调极浓,并习惯用配套的对比色,鲜艳夺目,装饰性很强。另一种是黑色长衫,坎肩为开襟或对襟,在左右两侧有用银泡组成的三角形图案。

3阿鲁族服饰的“配饰之美”

3.1腰饰。云南彝族的阿鲁族支系围腰有两种,其一为蓝色底布,外小内大的刺绣图案,其二为左右侧,四周压线,图案则是以变化为主调,统一为映衬,在整体外轮廓下进行内形及色彩的变化,做到异中求同、乱中求序,体现出强烈的运动感和表现力。

阿鲁族的束腰都是红、黄、蓝、绿、白、紫等不同颜色的彩色细条组成,整个幅度较宽,折叠后扎在左侧腰间,围腰长大约两圈,两端有彩色的线穗,中间打结固定,是极具民族特色的装饰。

3.2头饰。阿鲁族的妇女头饰一种是正方形黑布包头巾,宽度约为90cm,四角分别用红、蓝贴布,四周绣细条花纹;或以18cm的正方形为单位绣满图案作为一角,其他三个角类同,折叠后图案向外垂在颈部,颜色非常简洁耀眼。另一种头饰的主要特点是多以蓝、绿、红、黄等色布为料,用银泡或绒线作装饰,形成成明艳富丽、琳琅满目的装饰效果。

4阿鲁族服饰的“独特之美”

4.1工艺。彝族继承和发扬了善于刺绣的传统,运用的针法主要有平绣、钉线绣、辫绣等。平绣一般是用于拟形图案中的红花绿草;而钉线绣、辫绣常用于点、线为主的几何图案。然后通过挑花、穿花、贴花、锁花、盘花、滚花、刺绣等“做花”工艺运用到服装中。

红河彝族人民用灵巧的双手将对大自然的美的理解与追求尽情展现在在衣领、衣襟、袖臂、项背、下摆、裤筒、裤脚,以及鞋子,帽子、头帕、挂包、围腰等处,通常衣襟与衣袖的刺绣针法、图案与领口相呼应,体现出红河彝族服饰文化独到的艺术魅力,也表达出彝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2色彩。阿鲁族的文化内涵也在服饰色彩上反映出来,蓝黑色的主基调是彝族先民尚黑的传统审美倾向的体现。女子服饰则以黑或青、蓝等深色布料为底色,在底色上大量的用红、黄、橙、绿、白、紫等色作为配色,其中以红色为主,再镶以各种花边,显得浓郁而不失庄重典雅。彝族人民最善于用对比强烈的配色,如黑与白、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等,有时会用中性色调间杂,使服装色彩更加绚丽多彩。

5彝族图案的“形式之美”

红河彝族服饰图案从题材到花纹,从色彩到配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彝族宗教信仰的观念和意识,在色彩斑斓中透出宗教的神秘气息。造型的手法主要有拟形和抽象两种,拟形图案能够清晰地描绘出对象的形象特征,用概括、简练、夸张、变形等方法来表现;抽象图案则以点、线、面等几何因素将自然形象进行抽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美感。

彝族服饰图案文化反映了彝族龙虎图腾的观念,而且还有驱鬼避邪与吉祥幸福的寓意。彝族被称为“火的民族”,图案装饰的部位在最容易破损的袖口、肩部等位置或服饰中需要拼接的地方,这些图案正好起到了保护服饰的作用。彝族人民把崇火敬火的审美文化在服饰上体现出来。

6彝族服饰文化的总结

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反映在彝族服饰情感语言文化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体现着实用文化与审美文化的集中统一。彝族服饰因接受了这许许多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视觉信息,便促使其生成了多种特色服饰语言文化,展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精神。红河彝族服饰文化历史悠久,积淀丰厚,这是人类文化遗产中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有待于今后不断的挖掘整理、研究、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史胜男.浅析传统美术色彩[J].艺术教育,2015(11).

[2]陆洲.中国服饰图案的传统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3(21).

[3]余炜,沈德坤,李鹏.云南彝族服饰文化研究[J].美术界,2013(01).

[4]刘茜,李纶.彝族服饰图案仿生艺术语言[J].艺术探索,2009(01).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8-0240-01

作者简介:朱莹莹(1990-),女,汉族,学生,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广西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专业流行服饰设计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彝族服饰图案
彝族海菜腔
动物“闯”入服饰界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画中谜
画中谜
画中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