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霜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老汉族魅力文化服饰概貌
刘霜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在我国南方地区如滇、湘、川、黔、贵等地区广泛散布着各个少数民族,然而在云南和贵州屯堡等小范围领域存在着这样一个民族,它是无时间性的,在民族兴建之初到今天六百多年的时间里,不曾改变其性质,这个民族被后人称为崇文尚礼的、错位的、背井离乡的群体。这个民族建立于明朝,据田野调查这个民族诞生的原因是朱元璋发起“填南”的号召,希望通过官方组织的人口迁移来达到稳定“南蛮之地”的政治目的,而时过境迁之后,当地的驻军基本摆脱了这个身份,转而成为拥有土地的自耕农,但是历史资料上尚且没有关于“填南”的有关记载,当然关于这个民族的各种猜想和田野传说至今也都是谜,也为本就神秘的民族增添了浓厚的色彩。这个明初建立起的民族,在明末便出现了手工业昌盛的局面,于是服饰鞋帽开始有了文化性的长足发展。村寨的“老汉人”均穿着“阴丹士林蓝”的衣服、凤头鞋、额头方帕处不留一根发丝,习俗醇古,不事奢靡。这就是神秘的“老汉族”。拥有自己的移民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以及山地文化等。
关键词:老汉族;文化;服饰;历史
1历史溯源
1.1历史中的老汉族
时至今日在我国的云南省、贵州省等地区散落着这样一个神秘的民族—“老汉族”。在中国少数民族类书籍中几乎没有对这个民族的准确定义。这个民族就好像是被时间遗忘了的文明,“老汉人”生活的寨子中很少数人家有电灯,织布和印染都严格遵照传统一丝不苟的进行,就是这样一个神奇又复古的民族,犹如历史遗珠一样璀璨在我国的少数民族行列当中。《云山屯:六百年的屹立》一文“这片古老的土地,因群山环绕,总是让各种文化能安静保存,逾越千百年,无形间渐成悠远文明最鲜活的档案馆。穿行贵州,就像翻阅这份浩瀚文明档案,一个有一个类似云屯的时光隧道,出现在行者面前。”[1]自打明初渐渐形成了“老汉族”以来,“老汉人”始终保持着头包白色或青色或黑色的方帕、身着广袖蓝衫长袍、翘尖风头鞋,衣着古朴。这其中的原因是朱元璋希望建立的社会是“古者风俗淳厚,民相亲和睦,贫穷患难,亲戚相救,婚姻死丧,邻保相助……”[2]类似明朝时的一张快照,把当时的样子凝固、固化了,无论是文化习俗、服饰、语言、饮食、建筑、社会结构与布局,都有可能被想象为明朝遗留下来的[3]。它在贵州云南等地区被众多少数民族包围,却能够坚持守护住自己的文明和风俗,不受外来文化的侵扰而随波逐流,那么是什么因素致使“老汉族”在众多少数民族环抱的地区依然泰然自若的坚守自我繁衍新生呢?“老汉族”女子服饰中的白色头帕、绣花凤头鞋鞋、以及经久不衰沿用至今的“阴丹士林蓝”,各自有什么样的民族风俗和历史叙事在其中呢?并在此基础上挖掘现代文化背景下“老汉族”传统服饰的发展与变迁。
“老汉族”和“老汉人”是当地人给自己族群取的名字,历经六百多年风雨洗礼,时间和苦难让这个如明珠般生辉的民族更加矍铄。关于这个民族的起源一直有多种说法,至今也无从考据了。尽管如此,挺过了风霜的“老汉族”依然保持着大量自己的文化、服饰结构、建筑样式、风俗习惯、地方特色、宗教信仰等。最具影响力的起源叙事应该就是,明初朱元璋派遣官兵以及其家眷等人奉命到野蛮落后的西南边疆进行开荒,以配合其政治作为。
经过一些田野调查,对比资料和网络的文献论文等,发现尽管同样是老汉族,不同地区村寨的人群在生活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语言都存在明显不同,所以“老汉族”无法以“共同文化素质”来衡量。
需要格外注意区分的概念是,并不是明初就有了“老汉族”,这是简化历史,如正文的那句话“自打明初渐渐形成了‘老汉族’以来”,“渐渐”一词代表了这个民族经历的不同历史阶段,毕竟在过去的六百多年时间总会有内部外部的沟通交融,以及民族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外部原因,诸如战争、地质变化、气候变化等都被弱化或忽略掉了;内部原因,诸如情感和文化传承,作为关键原因:“女性在相对封闭的黔中,既有对先祖的追忆、又有身为汉人的自豪,于是她们在历史的车轮下充当了记录的信使,把六百年以前的装束延续至今……石质建筑、屯居格局、宽袖长袍、凤头髻,这一切都是朴实的劳动人民对故土怀恋的真实表现,诠释着祖辈迁徙的历史意义,传承着江南人对祖先的追忆和敬佩。”[4]所以说“老汉族”一点没有改变是不准确的,被传承的很好的只是老汉人的“内因”,但是随着“外因”的驱使,族群的改变虽然缓慢但也是存在着的,这也是研究其文化的很好的途径。
1.2历史中老汉族的人文特征
首先,关于“老汉族”形成的渊源众说纷纭,外因当然是这六百多年的演变和进化。但是由于研究者的调查渠道不同,有学者有田野调查者有业余爱好者、查阅的资料也不尽相同、研究者地位年龄和学识的差异、内心情感的倾注都不相同,所以都会影响到考察者的视角、认识和最终结论。而就某一问题,族群内部的人与人的看法也不相同,故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实地考察和村寨中公认的“权威人物”的话还是可以谨慎参考的。
其次,关于朱元璋“填北”这一举动听起来确实是有一定道理在里边。第一,明朝时期中原地区有很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可以保证屯军的生命,又可以拓荒贫瘠的土地,这一举动也得到了当地原住民的好评,他们叫玉米做“那丢”,翻译过来就是“汉人的粮食”的意思,也是“稻作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第二,“移民文化”,随着朱元璋江山的稳固,扩大并稳定尽量多的土地是必要之举,符合帝王的“扩张论”,这点是无可厚非的。就是这种自豪感使得这个族群并不愿意融合进其他民族,而是独自成一个民族至今。也由于是迁徙过来的民族,女人没有遭受“裹足”的疼痛,可以穿绣了花的翘尖凤头鞋,所以至今“老汉人”的妇女还会被称为“大脚妹”。其实在历史长河中“老汉族”妇女的服装也收到过异域文化的冲击,在清代时期她们的广袖长衫需要改成小袖,后来民国之后妇女们又纷纷把传统继承了回来,因为这样穿才是真正的“老汉人”,而“老汉人”就是应该这么穿。
第三,明初时期“贵华贱夷”的思想由中原弥散开来,那个时候战乱刚得到平息,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社会的动荡是由蒙古带来的,故提倡“衣冠礼义”,意思是服饰需崇俭约戒奢。如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六月戊申论述:“世之治乱本乎人情风俗。故忠心行则民俗纯朴,佻巧作则习尚诈伪。京师天下之统会,万民之瞻仰,四方所取则者也。积习之弊率以奢侈相高,浮藻相诱情日肆而俗日偷,非所以致理也。”也就是说当时人民的认知中“夷人”都是粗俗鄙陋、生性好斗、文化素质低下的族群,而汉族是崇文尚礼、机敏聪慧、文化素质高尚之邦,汉和夷是根本不可以相提并论的两个族群。差异不仅仅体现在道德品质方面,因为这些品质同样会被构建并成为该族群的品质,即“老汉族”这个族群的品质,保持好这种优秀的品质就是在保持族群的种族归属感,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在族群中甚至具有很强的威慑力和集体凝聚力。
2服饰概貌
2.1妇女服饰概貌
走进“老汉族”的村寨你会觉得是进入了一个石头群落,数据统计显示在贵州地区87%都是山地,只有13%的平原,而山地又大部分都是石头山,勤劳又聪明村民靠山吃山,自然用石头来堆砌墙壁和街道,形式与功能性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所以他们的村寨也叫石头寨。村妇的服饰颜色花纹都很单一,绝对看不到如其他民族服饰那般艳丽多彩。究其原因,自然是明代朱元璋遗留下来的崇俭戒奢的古训,而这古训绝不是具有“绳顽”意义的规章制度,而是几百年来“老汉人”晓之于心的审美共识和民族自豪感的融合。
妇女的着装基本就是戴着白色或者黑色或者蓝色的头帕、身着广袖低领的及膝开襟衫,开襟方向是右开襟,开襟衫两遍都开衩、带有“白果花”暗纹的黑色腰带、脚上会穿高筒翘尖凤头鞋,这是最传统而正宗的“老汉族”妇女服饰。其形制更接近于明朝时期江南女子的服饰特点,却又略微有别于传统的江南女子服饰。
2.2服饰形成的文化渊源
戴头帕的妇女一般都是已婚女子,颜色只有黑色白色和蓝色,并没有花纹装饰,女子额头前的头发越少则被认为是越美丽的,白色头帕的田野传说是,战乱时候村寨的男子都上了战场,女子在家担心丈夫战死沙场,所以以佩戴这种白色的头帕的方式来思念自己的丈夫。 还记得看古装片中明代和清代男子的发型特点吗?前额头的发丝都要剃掉,后边留一条长长的麻花辫,“老汉族”延续了这个审美,已婚女子前额的发丝越少则代表其越高贵、聪慧、美丽;实用性方面,头帕最大的用处是女子在田间劳作的时候,既可以束紧发丝又有防晒和吸汗的作用。还值得一提的就是最具民族符号性质的“白果花”暗纹腰带,其实大概就是两个菱形套在一起,寓意平安幸福,这已经成为“老汉族”服饰中具有符号特征的纹样了,你可以通过这个腰带就能一眼分辨出来这个族群就是“老汉族”,它早已融于了民族灵魂里;这个象征吉祥的腰带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它围在腰间不仅起到了彰显身材的作用,还起到了保暖护腰的作用,也可以用来擦手擦脸。尽管跟随迁移大军而移民到贵、滇一带对女子来说是非常遭罪的事情,但是在这里女子免于遭受“裹足”之苦,因为明初刚迁徙过去的移民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效的劳动力,当时的状况是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巨大,为了生存和繁荣女子只好外出跟随男子一样务农,从未环佩叮当,经过长此以往的辛勤劳作,终于使得原本困窘的群落生齿渐繁,所以女人的地位在“老汉族”中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
2.3蓝衫和褴衫
“老汉人”又被成为“蓝衫人”,顾名思义,就是说传统的老汉族服饰都是以蓝色为主基调的。汉成帝永始四年(公元13年)诏令“青、绿民所常服,且勿止”,魏晋时期《渊鉴类函》引《晋令》说:“士卒百工履色无过绿、青、白,奴婢履色无过绿、青、白。”崇祯末年,“帝命其太子、王子易服青布棉袄、紫花布衣、白布裤、蓝布裙、白布袜、青布鞋、戴皂布巾,作民人装束避难。”[5]由此便能看出青色是属于平常百姓,也就是社会地位最低的人可以穿着出门的颜色。另外古人认为蓝衫和褴衫是谐音,所以尽量避讳穿着,尽管如此,读书人也被称为蓝衫,所以客观来说,蓝色在古代应当是不太讨喜的颜色之一。
但是从民族信仰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层面来看,五行金、木、水、火、土对应的是青、黑黄、白、红,对应来分析青色和黑色性属阴,黄色白色和红色则性属阳。而女性在八卦中属阴,由此可以分析出女子在“老汉族”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族群该是崇尚女性的阴柔、包容、和内敛。
根据客观的外因来分析,贵、滇一带板蓝根是高产植物,人们既可以拿它入药也可以用来染衣服,不得不说的是扎染在当地也是特别著名的手工艺品。由于原料方便采集、气候干燥植物易于保存,再加之当时高度发达的染织技术,使得蓝色成为了“老汉族”的代表颜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勤劳的“老汉族”人民已经熟练掌握了更多的染色技术,村民们却依然喜欢把布料用板蓝根浸泡后到小溪边漂洗捶打,就如同设计师马可在她的纪录片里说过的那样,用手工织出来的布是有情感的。这种情感是几百年来风雨的积淀。所以白袖蓝衣看起来是那么亲切朴实。
3结语
在查阅资料和阅读书籍的时候我成功破获之前的种种疑惑,当然也包括我翻阅历史找到了“老汉族”的发展,“老汉族”并不是民俗领域的活化石,它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一个在成长发展的民族。当年汉民族的突然植入,在不同历史的发展阶段都无意间加速了周边民族的文化碰撞和融合,民族文化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每个民族都或多或少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融合痕迹,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必然选择的趋势。研究民族民俗并不一定非要拘泥于从古至今从未改变的物质、传统和习俗,民族的发展依然是这个只是框架内很好的课题。
“老汉族”服饰的美不仅美在款式的独特,也美在功能性的卓越,功能决定形式,形式创造美,老汉族女子的头帕和腰带就是最好的说明;“老汉族”服饰的美不仅美在女子的勤劳与温婉,也美在老汉族女子的寄情以物的独特心思;“老汉族”浮士德美不仅美在配饰的精致,也美在老汉族女子的创造,她们创造了腰带、创新了包头方法、发明了多种刺绣纹样。
民族服装所呈现的功能至美、寄情至美和创新至美都在无声的强调民族文化的包容性、适应性。老汉族服饰既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历史的继承,又是创新的服饰;它既保持了江南遗风,又借鉴了质朴和实用的审美观,最大程度的展现了移民文化、山地文化、稻作文化、农耕文化在服饰文化中的一体化。
那么,这历史遗留下的瑰宝在当代服装市场该如何创新应用,这将是接下来该深刻挖掘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高崇.云山屯:六百年的屹立[J].当代贵州,2006(22):27.
[2]王玲,王芙蓉,张志春.探寻屯堡文化内涵[J].艺术探索,2007,21(1):106.
[3]毛佩琦.明教化厚风俗之朱元璋推行教化的几个特点[J].学习与探索,2007(5):1960.
[4]王丽艳.昆明地区汉族传统服饰文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1.
[5]王丽艳.蓝-民族记忆的色彩[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0.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08-0163-03
作者简介:刘霜(1989.09-),女,汉,大连人,研究生在读,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研究方向: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