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娟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1130)
关于农村空心化问题的研究
蒋娟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人口一直向外面流出让农村常年居住的人口不停地在减少,促使了空心村的出现。现在深入农村调查,村庄里基本上见不到年轻人乃至中年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因为种种原因已经离开农村进入城镇或打工或经商,农村里面大多数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农村的空心化不只是劳动力的流失,还有资金的流失、教育、科技的流失。
关键词:人口迁移;农村空心化;对策
农村人口一直向外面流出让农村常年居住的人口不停地在减少,促使了空心村的出现。现在深入农村调查,村庄里基本上见不到年轻人乃至中年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因为种种原因已经离开农村进入城镇或打工或经商,农村里面大多数是妇女、老人和儿童。农村的空心化不仅仅是劳动力的外流,还有资金的流失、教育、科技的流失。农村空心化应该以处理好人口空心化为中心,把处理好农村科学技术空心化、农村社会服务的不到位和资源利用不能达到最优化,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空心化作为突破口。根据农村空心化突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
1农村空心化内涵
农村空心化的定义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解释,从地理学方向进行研究:把农村空心定义为农村向城市的过渡,发展过程中因为农村人口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引起“人走房空”,以及建造房屋所占用的土地通常存在另选建造地,原来的旧房便空置在一边,重新修砌的房子多数是修在旧房的外面,导致农业生产用地面积减少、原有的住房土地被闲置废弃,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循环过程。从经济学角度展开研究的:把空心村定义为农民、资源从农村里面地区资源先天不足地区向外面条件好地区以及城镇移动,使得村庄农村人口流失、房屋没有人住。
2农村空心化表现形式
2.1农村土地空心化
农村土地空心化主旨的是: “土地被抛弃,重新修建的房子随意占用耕地,劳动力向城市 转移,人走房空,被抛弃的可使用田地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面积一直在减少的状况。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说,2008-2012年,中央一次一次不断将资金投放于农村危房补助达到731亿7200万元,扶持1033万四千户贫困农户改造危房。数以万计的农村贫困人群已经离开了用泥和草混合建造的破烂房子、土坯房等危险房子,很多农村家庭都拥有了崭新的房屋。
2.2农村公共服务空心化
现在中国农村人口到城市打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到外面打工的人都不带孩子一同前去,将他们的子女留在乡下。现在已经有五千八百万的农村儿童没有父母在身旁。再加上财政税收制度与“分级管理”教学体制不协调,地方财政力量薄弱不能承担太重的负担,没有稳定创立学校的基本条件的支持,教师工资不能及时发放,“民转公”难以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使得教育拖入锐减。最终导致教师流失问题严重,从而加剧农村教育的空心化。财政支持的重点不突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不良现象的发生。
3农村空心化的影响
3.1粮食产量下滑
农村可从事农业生产人口数量、资金和农业技术是影响我国粮食供给的生产资源约束。农村中可以从事劳动的力量持续不断地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转移,粮食生产受到资源约束的因素不断增加,粮食需要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不然会影响到我国粮食的供给安全。到了21世纪以后,我国粮食总量连续8年供给量不能满足人民大众的需求量,粮食自给率最低可以达到87.56%,是我们国家建立到现在的最低值。2008年粮食收成情况很好,总共收到的粮食达到52871万吨,我国开始步入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另一个前景,后来的金融危机却给粮食生产增加了很多不稳定因素。
3.2土地抛荒严重
2012年全国整整一年土地被抛弃的面积达到三千万亩,全国耕地面积十八亿两千六百万亩。根据统计可以看出,2012年湖北省全省313.5万亩耕地面积被抛弃,总体耕地面积为5023.95万亩,抛荒的比重上升到6.24% 的样子。2012年广东省耕地面积4317.75万亩,广东省土地被抛弃现象十分普遍偏远地区这样的问题更为严重。该省南部偏远地区因为水利设施的短缺使得陆丰市河西镇湖田村、陆丰市河西镇汾河村鱿鱼两个村庄抛荒现象非常地严重。
4我国治理农村空心化的对策建议
4.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走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某些农民不愿意承担农业科技所带来的风险、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农业生产结构你的不合理是的这些农村农业科技水平较低甚至有些人就处于贫困状态。建立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激励办法,完善高等院校科学技术研发的人与企业有才华的人的流动,推动科学技术研发成果运用、处理、收益、管理。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转型。
4.2增加对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以及公共服务的投入
第一,中国政府要加大对惠农的财政支出,主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的支出范围,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让供给渠道不受到阻碍,政府职能得到有效发挥,调动市场和社会种种方面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学利,张少杰.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0(6).
[2]李河辉.浅析农村空心化及空心村治理 ——以江西省东乡县为例[D].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优秀硕士论文,2014.
作者简介:蒋娟(1991.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县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0-0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