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环环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基于文化视角下的农村养老模式的探讨
张环环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面对我国老龄化的现状,本文首先分析农村现有的养老模式,然后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了影响养老模式选择的因素,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力求为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提供帮助。
关键词:农村;养老模式;文化
我国自2000年就步入了老龄国家的行列,在2014年老年人口增长到了10%。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给原本并不富裕的农民增加了经济和心理上的负担,抑制了农村发展,因此探索农村的养老模式至关重要。
1农村现有的养老保障模式
1.1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我国最传统最原始的养老方式,指人在年老丧失劳动力之后依靠年轻一代供养,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里,家庭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活动单位,也是最早的构成组织。[1]家庭养老的内容包括:经济上的资助,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三个方面,对于经济和生活中的照料,国家和社会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但是第三个功能却是国家和社会难以发挥作用的。
1.2储蓄养老
储蓄养老指人们在年轻的时候利用自身的劳动所得进行日积月累的储蓄,以备年老无力劳动时各种风险的发生。[2]基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自身寿命的不确定,以及农村特有的思想观念,农民更愿意选择储蓄作为处理现有财富的方式。但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储蓄养老这一方式在农村越来越缺少实用价值,一是因为农业所能带来的收入本身是有限的,例如2014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636138亿元人民币,而农业收入仅仅占其中的9%,二、三产业分别占到了43%与48%。二是加上农民盖房子、医疗支出等费用的增加,到了晚年其积蓄难以保证老有所养。
1.3社会养老
社会老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通过个人、集体、国家共同出资的方式为老人提供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项制度。首先从保障水平的角度上来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的水平也在不断增高,但现行的养老保险金的发放却未能随着经济的增长作出较大的调整,如此数额的养老金水平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要;其次农村社会保险基金一般采用县级统筹,县级管理,而县级机构缺乏集中管理和运营基金的能力,导致基金难以保值增值。
2文化对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
文化可以看做是由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方面构成的体系。因此笔者将会从农村的生产方式、家族制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分析文化对养老模式的影响。
2.1小农经济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经济是农村生产的主要方式,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减少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即祖祖辈辈在同一个狭小的地域范围内,从事同一性质的农业劳动,这种生活现状强烈的影响了农民的价值选择。而养老保险这一新事物作为一种绩优品,其价值在短期内表现不明显,需要长期的费用支出,这样就导致了农民对社会保险的消费欲望较低。
2.2家族制度
从社会学角度定义:家族是家庭内以父子血缘关系为基础,年复一年的代代传承和聚居而来的。由于血缘关系以及相互间具有一致的的经济利益目标,使得传统社会中的人们对自己所属的这一家族共同体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形成了鲜明的家族意识。在家族制度的影响下,个人总是强调对家庭负责,对农民来讲这种观念更为浓厚。他们本能地把家庭看作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无需他人负责。以养老保险为例,农民认为养老是以后的事,存在侥幸心理而不愿意参加养老保险,片面地认为这样可以节省家庭开支,减轻家庭负担。
2.3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传统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为家庭成员提供生老病死等各种生活保障,直到现在家庭养老仍然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不可否认儒家文化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并深深地扎根到农民心里,对现在很多政策的推行构成了阻碍,例如“和为贵”的中庸思想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中国农民的封闭、守旧、缺乏进取精神的特质,难以或无意识接受新鲜事物。[3]
3完善农村养老模式的建议
3.1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机制
家庭养老的作用对于个人而言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可以极大的降低社会养老的成本,是一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方式,如欧洲的福利国家,由于巨大的社会福利支出,很多国家都采取了新的政策,以丹麦为例,限定75岁以下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当满足一定的条件后才可以转入机构养老。因此在目前的阶段,必须借助集体、社会的力量来加强家庭养老的功能。
3.2加强对养老保险的宣传,增强人们对养老保险的认可
在推行养老保险的过程中,可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如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不断向农民介绍养老保险的意图,运行机制的环节步骤,消除人们对社会保障的片面认识。同时在宣传的过程中,注意广大人民的心理特征把制度的优越性讲清楚,在基层介绍时还要抓典型,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3.3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养老金投资力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现尚处于初级阶段,尽管近几年来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大幅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此外农村的社会保险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以2006年为例国家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为4361亿元,但农村所获得的社会保障资金仅仅占其中的10%,因此政府加大对养老保险支出的比重是解决养老保障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朱启臻.农业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袁亚愚.乡村社会学[M].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3]徐学庆.当前农村风景迷信的风行及其遏制[J].理论探索,2008(3).
作者简介:张环环(1992-),女,山东泰安,长春工业大学研究生,社会保障方向。
中图分类号:C9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6)12-00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