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冬冬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鹿血粉鉴别方法研究
尹冬冬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鹿血作为一种名贵药材,在古时备受王宫贵族的青睐,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鹿血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中,有逐步改善人们的体质,强身健体的效果,尤其对于体弱多病者或者老年人,效果极佳。相比于新鲜的鹿血,人们更容易接受研磨成粉的鹿血粉。但是大量的伪劣产品充斥在市场里,人们花钱买到的却是假的鹿血粉,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有损身体健康。现通过分析总结鹿血粉的颜色、形状以及使用现代物理与化学方法就如何鉴别鹿血粉做出简要分析,为鹿血粉的研究发展提出意见。
鹿血粉;鉴别;方法
鹿血粉的鉴别方法一般包括性状鉴别、物理及化学方法鉴别。由于鹿血粉较为珍贵,许多黑心商人仿制鹿血粉,导致我国市场中鹿血粉质量良莠不齐,所以普及鹿血粉的相关知识,使消费者掌握鹿血粉的鉴别方法显得更为重要。相关高素质研究人员对鹿血粉鉴别方法的研究,对推动鹿血粉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鹿血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血液。鹿血粉是取新鲜鹿血风干后,将紫红色固体物质碾压成粉。鹿血粉包括鲜鹿血含水分80%~81%,有机成分16%~17%,无机成分2%~4%。鹿血粉中包含多种酶类,其中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氧化酶、脱氢酶等,具有抗衰老的作用。鹿血粉对于心悸、心衰、心肌炎等心脏问题,以及血液疾病、风湿类、类风湿关节痛、失眠症有明显效果,同时具有补气养血、暖胃散寒的重要疗效,尤其是有助于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探析研究鹿血粉的鉴别方法,有利于避免伪劣产品的泛滥,使用真正的鹿血粉可以治疗疾病。
2.1 性状鉴别方法
观察鹿血粉的颜色是鉴别的重要方法之一,真的鹿血粉在自然光的照射下颜色会发亮,假的鹿血粉则发乌更不会有明亮的光泽。同时,也可以通过鼻子与嘴巴来检验鹿血粉的真假,通过闻鹿血粉的气味或尝一点味道来辨别是否属于真的鹿血粉。另外,可以掰开血块,观察断面,真正的鹿血粉断面不亮。此外,熟练的鹿血粉专家也会通过鹿血粉的形状来观察,真的鹿血粉加工后呈三角形状,质地薄的话可以放在阳光下观察,真的鹿血粉是红色透着光的,像红宝石一样,而假的鹿血粉呈现黑色或混浊不透光。除此之外,好的鹿血粉用手抓过后,手上会残留红色的小血晶,假的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2.2 物理鉴别方法
物理的鉴别方法是借助清澈的水来检验鹿血粉的真假。具体的鉴别方法是取少量鹿血粉撒入干净透明的水中,真正的鹿血粉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直直地坠入杯底,拉出一条如同红色血带的痕迹。相反,如果是假的,粉末则会呈扩散型落入杯底。这种鉴别方法在水的帮助下,相对可以直接方便的检测鹿血粉的品质。此外,真假鹿血在杯中的溶解速度也不同,真的鹿血粉材质浓厚,溶解速度慢,假的则溶解的较快。真假鹿血粉的气味、味道、颜色都不相同,在鉴别时时也应多加注意。传统的方法使用时间长,传播较广,购买者多会使用该方法。但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卖家注意到了这种鉴别方法,在不断改进中制成的假鹿血粉可以以假乱真,通过传统方法的鉴别,无法确认。相比于传统的鉴别方法,物理鉴别更为准确可靠。
2.3 化学鉴别方法
取真假鹿血粉各0.1g,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充分搅拌后浸泡数小时,离心后放入抗鹿Hb血清,室温沉淀15min后,产生白色沉淀环的为真鹿血粉。制作抗鹿Hb血清时,首先要保证是在无菌的环境下,取鹿血若干毫升放入有适量抗凝剂的容器中,用生理盐水离心洗出血浆成分,再加入灭菌冷蒸馏水洗制成20%~40%的鹿血Hb溶液,置入冰箱保存。这样的鉴别结果更加客观准确,但同时适用于较为专业的测试鉴别,对于寻常买家来说,无法调配也不易操作。
在使用以上方法进行检测时,如果有条件,可以配合使用多种方法鉴别鹿血粉的真假。在此基础上,可以参考鹿血粉的制作者,如鹿场主及鹿场工人,或是鹿血粉研究专家的一些意见,加以验证后广而告知,有利于保护真正的鹿血粉的销售市场,也有利于我国中医药的发展。
鹿血粉作为名贵的中药材受到人们青睐,但由于市场上产品真假难辨,普及鹿血粉的鉴别方法也势在必行。无论是通过眼口鼻手简单的鉴别,将鹿血粉放入水杯中观察的物理方法,还是更为细致复杂的化学鉴定方法,都应该积极的宣传普及。比如,通过研究开发后,将抗鹿血清Hb普及到每个药店,帮助消费者检验自己购买的是否是真正的鹿血粉。同时,在运用以上方法的同时,相关研究人员更应该积极创新,设计更为简洁更科学的鉴别方法。
综上所述,鉴别真假鹿血粉可以通过性状分析、物理分析与化学分析进行检验。鹿血粉的鉴别方法在中药快速发展的今天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吸取传统鉴别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研究出新的鉴别方法,是对相关学者的考验。
2016-08-25
尹冬冬(1985-),女,黑龙江勃利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野生动物研究工作。
10.19369/j.cnki.2095-9737.2016.11.007
TS251.93
B
2095-9737(2016)11-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