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亮,杭 斌
(山西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与消费
——基于地位寻求视角
张亮,杭斌
(山西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针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持续走低、平均消费倾向总体下滑的状态,从地位寻求视角来解释中国的消费现象。通过在效用函数中纳入代表地位性商品消费变量,求解得到一个动态面板模型,运用系统GMM的两步估计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消费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镇居民对具有代表性的地位商品——住宅(面积)的追求。对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全国城镇人均收入差距进行相关性检验及模型回归验证,间接说明了收入差距扩大会强化住宅面积的攀比行为。
关键词:消费水平;地位寻求;住宅面积;系统GMM
一、引 言
中国从1978年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以后,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居民生活条件获得很大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投资势头非常迅猛,但消费领域却呈现出低迷的态势,居民储蓄率也居高不下。很多学者对此从不同视角,采用不同的理论进行研究,但鲜有以地位寻求为视角的研究。
近十多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呈现下降趋势,平均消费倾向自2000年的0.796下降至2013年的0.669,居民的消费投入令人担忧。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角度来看,消费侧重点正在逐渐转移,住房市场异常火热;食品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例呈现总体下降趋势,而衣着消费占比呈现略微上升态势,交通和通讯消费呈现逐渐抬头趋势;别墅类商品房销售面积基本保持在稳定的水平,在2008年前后出现了先增后减的大致特点,住宅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呈现激增状况,自身变化幅度也更为剧烈,后者在2008年虽有所跌落,但随后又以强劲的势头攀升。这种不受全球及国内总体经济情势变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商品房购买热引起笔者的极大关注。地位寻求理论认为消费者会通过消费“地位性商品”提高自身地位、强化内心的消费效用,所以笔者考虑以地位寻求理论为支撑,结合上述经济事实对中国城镇居民住房与消费进行实证分析。
二、文献综述
关于地位寻求理论的研究,Hirsch首次定义了“地位性商品”,认为地位性商品是一种价值强烈依赖于“稀缺性”的商品,即相对其他商品,如果其稀缺性越高则价值也越大[1]20-15。Frank进一步说明了经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地位寻求”,通过观察企业的工资结构,说明绝对的收益不能完全满足人的需求,人需要相对的优越来达成自身的“满足感”。在对税收机制的分析中,Frank以地位寻求的观点对税收机制作了新的诠释,说明地位寻求具有“多米诺效应”以及地位寻求影响力的不容忽视[2]15-121。Frank与Heffetz对地位寻求及之前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指出“地位”的三大特性——地位性、渴求性、非交易性,并对地位寻求的动机进行了剖析,认为地位寻求有两种动机:一是人们对地位本身有着“先天”的喜爱,二是通过提高地位可以帮助人们获得附加的利益[3]。Weiss等结合心理学和经济学,在大量社会学文献的基础上,认为经济行为往往被对社会层面的关注所影响,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需要社会学与经济学进一步的结合[4]。Charness等研究了当没有金钱回报时人们对地位的投资行为,建立了一个Real-effort实验,允许实验对象在遵照实验规则的前提下来提高自己的地位,结果发现实验对象对地位表现出天然的需求动机和喜爱,甚至还会主动地采取破坏别人成果的行为来提高自身的地位[5]。国内对地位寻求的研究多与经济领域相结合,侧重结合经济现象的实证研究,单纯针对地位寻求的系统研究尚未看到。
习惯形成理论认为人的消费行为不仅取决于收入因素,还受到自身及外界的消费水平影响。一方面,人们对本期消费的决策要依据自己过去时期消费水平的高低,即棘轮效应。另一方面,消费者又不得不受到周围人群消费水平的影响,亦即示范效应。因此,消费者的效用不再仅是传统上的自身消费函数,而是有关自己与过去或外界水平的函数。Deaton指出,消费者的效用来源于“有效消费”,而不是传统消费理论所认为的当期消费[6]1-43。只有当消费者看到自己消费的增长是稳定的,他才有理由相信自己的生活满意度没有下降,因此纳入习惯形成的思考框架是对经济理论的一种完善。国内学者对习惯形成理论的研究起步尚晚,杭斌以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在消费习惯形成过程中是否表现出理性或非理性的特点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1990年之前,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是非理性的,而理性的习惯形成特征则出现在1990年以后[7]。
地位寻求理论提出了消费具有地位消费与非地位消费之分,还进一步指出人们对地位商品的追求会挤占对非地位商品的消费,这是外部习惯形成理论所没有的。因此,以地位寻求为视角来研究经济社会的消费—储蓄问题能更好地反映出心理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往学者面对消费—储蓄问题所采用的生命周期模型在广泛的实证中已经引起了争议,并针对消费的“过度平滑”和“过度敏感”问题而提出了习惯形成及预防性储蓄理论来解释储蓄问题。但是,Browning等总结了美国的研究中所提出的十一种解释储蓄率低的原因后,认为这些解释还都离真正诠释这一现象有一定的距离[8]。因此,一些学者开始借鉴、探索并建立其他的理论,试图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美国储蓄率降低的现象。在此背景下,以地位寻求视角来研究消费—储蓄问题便受到了关注。最通常的做法便是将相对地位因素纳入经典的生命周期模型,在无限期模型或简化的两时段模型中考虑相对地位因素的研究,如Direr[9]。有一些学者将习惯形成、不确定性与相对地位结合,如Binder等在生命周期模型中同时考虑习惯形成和相对地位,研究表明习惯偏好的不同会引起对相对地位的担忧,从而影响储蓄行为[10]。国内学者以地位寻求视角对中国储蓄问题研究的文献不多。金烨等将人们的地位寻求动机所导致不同的消费状况划分为三种情况,并认为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会加剧地位寻求的动机,而且收入不平等会使穷人和年轻人消费更少,促使居民增加教育方面的投资[11]。
针对中国住房与消费方面的研究,国内大多数学者的观点集中在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住房的财富效应;另一方面是住房的挤出效应。但是,这些研究都未能注意到住房所具有的“地位性商品”特点,居民寻求地位时会尽其所能扩大住房面积,相互间的攀比对消费会产生影响。目前国内仅有杭斌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对中国城镇家庭的住房和消费进行研究,发现住房面积扩大对消费具有挤出效应,而房价对消费的抑制仅对中低收入家庭起作用[12]。
三、地位寻求与中国现实
(一)地位寻求模型的相关理论
地位寻求模型一般将代表地位性消费的变量通过分布函数进行排序,获得个体在整个样本中“地位”的位置,再将其纳入效用函数中。其效用函数的一般形式可写为:
u=(x,y,S(x,F))
其中,x代表个体的地位性消费,y代表个体的非地位性消费,F代表个体在参照组中地位消费的累积分布,S(·)函数是个体自身地位消费与分布函数F的函数,代表个体的“地位”。有时在跨期分析中会略去非地位消费y而更加关注地位消费x,因此模型还可写为:
u=(x,S(x,F))
这种设定方法更容易对模型进行求解,但前提假设是人们对参照范围内每个人的“额外”消费都同等对待。第二种假设则更接近现实状况,它假设人们关注自己在群体中的排位,即关注在消费水平分布中排在自身水平以后的群体。因为F函数是累积分布函数,因此F(x)就代表个体的消费排位情况,个体的地位消费水平越高,则F(x)值越大,代表其地位消费排位越靠前,这样的效用函数形如:
u=u(x,y,S(F(x)))
第二种方法最早由Layard提出[13],之后众多学者在研究中相继采用这类模型的设定方法。但是,该函数设定难以求解,其主要被用于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本文采取第一种效用函数的设定方法。
(二)地位寻求在中国的现实情况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具有自身的国情。从国家体制上看,中国自改革开放后逐渐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目前已经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经济体制,形成了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据2012年国家工信部报告,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0%以上,分担了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就业压力。由于非公有制企业竞争意识强,因此促使全社会进一步产生竞争意识。另外,中国每年新增的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对社会产生巨大压力,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2年激增至4%后,就长期徘徊在4%以上。
从社会保障制度来看,中国目前的福利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城镇、农村的养老、医疗保险等还有待继续完善。尽管覆盖范围有所扩大,但是总体而言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还很低。同时,中国的人口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经过30多年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使得老龄化现象日益严峻,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2012年中国的老龄化水平已接近15个百分点。由此导致的老人赡养问题和中青年的社会负担加重问题十分突出,2012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达到12.7%。中国城镇居民对养老、医疗问题十分关心,尤其在当前国家保障程度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这种担心迫使其想方设法确保在退休之前能尽量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来应对未来的生活压力。中青年阶层面临更大的生活挑战,不但要承受来自同龄人的工作竞争压力,还要兼顾自身养老与赡养老人、子女上学、就业与结婚等家庭问题,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地位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较高的社会地位不仅意味着自我的满足,更为关键的是,可以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社会利益,从而提高和保证自己和家人的长期生活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从2000年到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分组可支配收入的标准差变化情况可以看到,居民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居民追求地位的攀比行为。收入差距扩大意味着处于社会不同地位阶层的群体间距离被进一步拉大,由此形成两方面的社会效应:一方面,富有阶层的示范效应显著增强;另一方面,低地位居民的落差心理使其攀比动机更加强烈。对全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全国城镇人均分组可支配收入的标准差做相关性检验,相关系数为0.97,说明对住房面积的攀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收入差距扩大对其的影响,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后文中给予进一步的说明。
对于地位寻求的方式和消费模式的选择,中国与欧美国家也不尽相同,诸多因素使然。一方面,大部分城镇居民家庭愿意以暂时的勤俭节约换取未来生活的稳定富足,要表现“富足”必然与某些地位性商品相联系,中国城镇居民最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地位性商品为住房。注意到1998年中国购房制度改革,全国各单位停止以实物形式的分房,房屋的供给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城镇房价逐年上涨,居民在购买住宅上面临了新的困难和矛盾,且中国在文化上自古讲求居有定所,还要顾及到子女以后的住房问题。因此,有些人宁愿节衣缩食大半辈子,只要最后能有一套房子,而且现在的城镇家庭住房面积追求大的趋势非常明显。在城镇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能购买大面积住房的人就显示出了更加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步入较高的地位层意味着更多的收入机会。考虑到住房在中国居民心中的牢固地位以及处于当下社会氛围中全社会对住房承担地位展示作用的认同,笔者以住房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地位商品来阐释地位寻求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由于社会上一些地位较高的人群(包括大面积住房拥有者)对其他人产生示范效应,他们的消费方式和水平会不断塑造、带动起新的消费参照水平并引导整个社会的消费理念,反映在住房方面,就是这些消费先导者给他人无形中输入的观念——房子越大越有“面子”。其他消费者为了追求地位,就会在其能力范围内尽量购买较大的房子,这样才觉得不会“落伍”。正是这种示范效应和对地位寻求的动机带动了全国城镇居民平均住房面积的扩大。中国大部分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有限,买一套住房必须提前积累多年的收入或向银行按揭支付,因此住房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是深刻的、长期的。综上所述,由于中国城镇居民存在强烈的地位寻求动机,以住房为主要地位商品,为了争取大面积住房而减少消费的行为造成了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的趋势。本文进一步围绕研究主题展开实证分析并给出经济意义解释。
四、实证研究
(一)基本理论模型
借鉴杭斌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习惯形成理论框架,在效用函数中纳入消费者前一期消费及地位性消费变量,考察地位寻求对消费的影响,并建立跨期最优化问题模型。为分析方便,设定时间偏好因子及利率因子均为固定常数1,则消费效用跨期最优化问题可表示为:
(1)
At+1=At+Yt-Ct
(2)
其中,At代表消费者在t期持有的资产水平,且At+T+1=φ>0。
由式(2)有:
Ct=At+Yt-At+1
(3)
再假设Et(Yt+k)=(1+β)kYt,0<β<1,即消费者在t期对t+k期可支配收入的预期满足式(3)。
整理后得
(4)
(5)
将式(5)带入式(4),得到:
(6)
利用式(4)则可得下式:
(7)
利用拉格朗日数乘法求得欧拉方程:
(8)
(9)
(10)
因此,式(10)最终可写作:
(11)
consumit=di+a0+a1consumit-1+a2incomit+
(二)建立实证模型
理论模型(11),得到的是在跨期最优化分析框架下纳入地位影响因素(住房面积)时几个影响消费的主要变量。在这个基本分析框架下,需进一步结合现实状况对理论模型作补充处理,以得到实证模型。因此,考虑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居民养老问题在当前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十分突出,故在基本模型框架上加入反映养老问题的替代变量old(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建立如下的实证模型(Ⅰ):
logconsumit=di+a0+a1logconsumit-1+
1.变量情况说明
2.模型估计及相关检验
由于实证模型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法对模型进行估计较其他方法效果好。系统GMM的一个重要检验就是差分扰动项的一阶、二阶自相关性,若检验说明存在一阶序列相关、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则认为模型的扰动项不存在序列相关。另外,由于动态面板所采取的这种大量使用工具变量的估计处理方法,所以工具变量的有效性就非常重要。进行工具变量的总体有效性检测,一般使用Sargan检验,其原假设认为所使用的工具变量是总体有效的,其统计量服从卡方分布,自由度为(L-K),其中L是工具变量集的秩,K为参数个数。因此,若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就可以说明工具变量的整体有效性。
另外,系统GMM法还分为一步和两步的估计法,通常两步法比一步法效果更好。本文采用两步的系统GMM法、使用Stata11.0软件来估计模型(Ⅰ),最多选择被解释变量的滞后1期作为工具变量,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模型(Ⅰ)的估计结果
从表1可看到,Sargan检验表明本模型估计中的所有工具变量在整体上是有效的;残差序列的相关性检验表明残差存在一阶自相关,不存在二阶自相关,因此满足系统GMM法估计的前提假设;Wald检验表明本模型整体显著;模型中估计参数均显著。
3.模型估计结果的经济含义阐释
由于全国城镇人均建筑面积和全国城镇人均分组可支配收入的标准差之间高度相关,所以笔者认为全国城镇人均建筑面积里包含了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如果将代表收入差距的变量加入模型中,将会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为验证这一点,笔者在模型(I)中加入反映收入差距的变量loginequt,建立模型(II):
logconsumit=di+a0+a1logconsumit-1+
a4loginequt+uit
其中loginequt代表全国城镇居民的分组可支配收入的标准差(由于各省数据缺失严重,这里采用了全国数据,将居民分为7组,组别为最低收入户、较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较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对其剔除价格因素和对数变换,其他变量含义仍与模型(I)中一致,现在对模型(II)采用两步的系统GMM法进行试回归,其回归结果整理如表2所示。
表2 模型(II)的估计结果
表3 Loginequ和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可得如下结论:地位寻求确实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城镇居民追逐地位商品(住房的面积)对消费产生了抑制作用;养老问题对消费也同样有负向影响;收入差距的增大强化了地位寻求动机。
面对来自生活保障和家庭信贷约束两大方面的限制,城镇居民的地位寻求行为挤占了正常的消费。针对此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减小城镇居民的社会收入差距,减弱整个社会地位寻求的攀比心理,促使居民将一些不必要的“攀比花费”回归到正常消费的用途中。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中国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居民敢于消费的前提保证,尤其在地位寻求行为的影响下,完善该方面制度可以降低居民因对未来生活质量的顾虑而压缩的消费比例。
第三,中国银行系统应降低对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房贷的“门槛”,使得居民取得购房资金更加容易,降低其对信贷约束的防范措施——储蓄的依赖,从而提高消费比例。
最后,完善居民住房保障制度也非常重要。中国大部分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很有限的,购房压力大,居民对住房的渴望和担心使得其非常谨慎地管理自己的日常消费,如果能进一步保障一些中低收入者住房的机会,则会使潜在的消费能力释放出来。
参考文献:
[1]Hirsch F. Social Limits to Growth[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2]Frank R H. Choosing The Right Pond: Human Behavior and the Quest for Status[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3]Frank R H,Heffetz O. Preferences for Status: Evidence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C]. Benhabib J.Handbook of Cocial Economics.The Netherlands:North-Holland,2008.
[4]Weiss Y,Fershtman C. Social Status and Economic Performence: A Survey[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8(42).
[5]Charness G,Masclet D,Villeval M C. Competitive Preferences and Status as an Incentive: Experimental Evidence[R].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1.
[6]Deaton A.Understanding Consump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7]杭斌. 理性习惯偏好与居民消费行为[J]. 统计研究,2011(3).
[8]Browning M,Lusardi A.Household Saving: Micro Theories and Micro Facts[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96(4).
[9]Direr A.Interdependent Preferences and Aggregate Saving[J]. Annales d’ Econoie et de Statistique,2001(63/64).
[10]Binder M,Pesaran M H. Life-Cycle Consumption under Social Interactions[J].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2001,25(5).
[11]金烨,李宏彬,吴斌珍. 收入差距与社会地位寻求:一个高储蓄率的原因[J].经济学(季刊),2011,10(3).
[12]杭斌. 住房需求与城镇居民消费[J]. 统计研究,2014,31(9).
[13]Layard R.Human Satisfactions and Public Policy[J]. Economical Journal,1980,90(363).
(责任编辑:张爱婷)
声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北京世纪超星学术期刊“域出版”,允许与我刊合作的机构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与此相关的著作权使用费已包含在稿酬之中,不再向作者另行支付。
作者向本刊投稿即视为同意我刊使用其信息网络传播权。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特此声明。
《统计与信息论坛》编辑部
黄光球,男,湖北桃源人,教授,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智能计算,复杂网络及粗糙集;
况湘玲,女,湖北十堰人,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及信任,复杂网络。
【统计应用研究】
China's Urban Residents' Housing and Consumption: Based on Status-Seeking Angle
ZHANG Liang,HANG Bin
(School of Statistics,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 030006,China)
Abstract:China's urban residents' consumption level and APC have both shown overall declining trends, in view of situations above, this research creatively put forward a status-seeking angle to explain the China's consumption phenomenon. Through adding a variable representative for the positional-goods consumption into the utility function, this paper finally obtains a solution which is a dynamic panel model; the data of this paper are all China's macroeconomic data whose time span is between 2000 and 2012, and the estimating method is the system GMM in two-step. The empirical analysis result reveals that a very important reason of why China's consumption level is low is that China's urban residents favor housing and pursue it to have a relatively large area. Moreover, through test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ata of national residents' housing area and income disparity, and testing the model regression, this paper verifies indirectly that the income disparity will strengthen the behavior of comparing the housing area.
Key words:consumption level;status seeking;housing area;system GMM
作者简介:曹黎侠,女,陕西西安人,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 复杂网络,粗糙集及博弈论;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多源冲击波作用下井下复朵巷网中爆生烟尘运移机理及其控制方法研究》(2015JZ010);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地下矿尘无限制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研究》(2014P07);西安工业大学校长基金项目《不完全信息随机博弈理论与应用的研究》(XAGDXJJ1324)
收稿日期:2015-05-29;修复日期:2015-11-03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116(2016)01-00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