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拾忆

2016-02-22 18:20马昇嘉
少年文艺(1953) 2016年1期
关键词:八宝饭午饭饭盒

马昇嘉

“八宝饭”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在千灯中心小学念书。

那是一个饥饿的年代,全校师生都在闹饥荒。

那时城镇户口凭证购粮。学生每月口粮定量20斤,教师28斤,其中大米跟面粉需按比例搭配供应。农村户口学生口粮更少,用当时流行的说法称作“四两头”,即一个人平均每天口粮只有四两。我们十二三岁的孩子,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阶段,吃不饱肚子连上课都没有心思。其实老师也一样,特别是学校里那些刚踏上工作岗位,20岁出头的男教师们,同样天天经受饥饿煎熬。

与镇上同学相比,农村同学每天口粮虽然只有四两,但大人们利用屋前屋后等十边地,见缝插针种植青菜、蚕豆、山芋、胡萝卜等菜蔬瓜果充代食品,填饱全家肚子。遇到青黄不接,孩子们也会拎着篮子,手拿小刀,去田头、岸边挑草头,帮助大人分忧解难。

从五年级开始,我们班上来了七八位农村同学,是从乡下小学转到镇上中心小学来念书的。受“街上人,乡下人”世俗观念影响,镇上同学与农村同学尽管同处一间教室,但相互之间似乎存有一堵隐形的墙。当然,产生“墙”的原因,主要是镇上同学自我感觉比农村同学有着诸多“优势”……然而,随着饥饿的到来,这堵“墙”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那时学校食堂只供应住校教师伙食,农村学生一律自带午饭。我们班上的农村同学,每天步行三四里路上学,书包里除了课本、学习用品,还带着一只饭盒子。饭盒里从未见过白米饭,通常装的是菜饭,且往往菜多米粒少;有的装着面衣饼,掺和着各种草头……他们还在衣兜里装着炒熟的硬蚕豆,晒干的毛豆、毛豆节、洗净的胡萝卜等等,常常在课余时间拿出来填饥。听着硬蚕豆放进嘴里发出的咯嘣声,看着躺在豆壳里诱人的毛豆粒,以及大口咀嚼胡萝卜发出爽脆的豁嚓声……令我们镇上同学十分眼馋和向往。

于是,平常早饭只吃一碗薄粥汤的我们镇上男同学,跑了几次厕所后,已是饥肠辘辘,肚子唱起了“空城计”。见农村同学这么“富有”,我们按捺不住心里的痒痒,只得舍去镇上同学的所谓优势,伸手向他们要一点尝尝。乡下同学有求必应,抓一把蚕豆、毛豆,拗一截胡萝卜……慷慨施予。

一天,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同学们走出教室,在走廊上闲聊。因为饥饿,我们不再在操场上追逐奔跑嬉戏。

邵同学从课桌里拿出饭盒,午饭带的是花草面衣饼,一定是肚子饿了,他从饭盒里拿出一块面衣饼,坐在座位上默默吃了起来。

我走过他座位时,邵同学掰下一块面衣饼悄悄递给我。我先是一怔,当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便欣喜地接过面衣饼,来不及说声“谢谢”,立刻塞进嘴里,痛快地咀嚼起来。草头面衣饼虽然没有一点菜油味,但硬香、耐嚼,味道好极了。

走廊上眼尖的同学,透过窗户发现了我和邵同学的举动,很快冲进教室。

“呀,怎么一个人独享啊?”有人向邵同学大声嚷嚷着,伸出手来。

邵同学像自己做错了事,不好意思地掰下一块面衣饼,递给同学。

“给我一点!”

“给我一点!”

……

闻讯而来的男同学,纷纷围了上去。他们在人丛中踮着脚,伸长手,大声讨要着。有的甚至唯恐面衣饼落入别人手中,猴急地一把夺过邵同学正在分发的面衣饼,塞进自己嘴里。

邵同学手里的面衣饼分发完了,但是眼前好多只小手还在不停地晃动着。善良的他只得从课桌里拿出饭盒,掀开盖子,继续掰下一块块面衣饼,一一分给大家。

不一会,他饭盒里的面衣饼全部分发完了。望着空空如也的饭盒,邵同学这才想起:“呀,我的午饭没了,午饭没了……”

然而,镇上的男生们才不管呢,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大家满足地抹着嘴巴,一哄而散。

第三节课结束,放午学。因为肚子饿得慌,镇上男同学大都是一路奔回家去吃午饭的。尽管老师一再关照,路上必须排队,然而一出校门,饥饿即刻驱散了秩序。

我回到家,中午吃的是稀饭和包子。一阵呼汤呷水,狼吞虎咽,饿瘪的肠胃终于得到了舒缓。放下碗筷,我猛然想起邵同学的午饭没了,不吃午饭怎么行,下午还得上课呢。我把这事跟妈妈说了,妈妈叹了口气说:“你们这帮小馋鬼……”说着,她把准备留作晚饭的包子,拿出两个,让我带去学校。

我急匆匆赶到学校,走进教室,邵同学正趴在课桌上做作业。我把两个白包子递到他面前,说:“给你!”

邵同学抬起头来,惊讶地问:“做,做啥?”

我说:“给你吃午饭呀!”

邵同学摆着手说:“我已经吃过了呀!”

这回轮到我奇怪了:“你的午饭不是早就让我们吃掉了?”

邵同学故作神秘地笑着,说:“今天我可吃到了好东西。”

“啥好东西?”

“八宝饭!”

“八宝饭?”我怀疑自己听错了,“八宝饭,哪来的八宝饭?”

原来,放午学后,农村同学留在教室里吃午饭,他们见邵同学的饭盒空了,便将自己饭盒里的饭食挑出一些,放进邵同学饭盒,有菜饭、胡萝卜饭、面衣饼、菜塌饼……果然,邵同学名副其实吃上了一顿“八宝饭”。

邵同学接过我的白包子,说声“谢谢”,然后转身忙着分给班上农村同学去了。

米粉惹的祸

1963年我小学毕业,考入县七中,因为校址设在千灯镇,故当地人也称县七中为千灯中学。

千灯中学所辖学区为四个乡镇,除了千灯本镇学生,其余三个乡镇距离千灯镇有10来里路,因而学生平时都得寄宿在学校,周末才能回家。

当时,国家尚未摆脱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困境,特别是我们这些半大孩子,每天面临最大难题,仍然是吃不饱肚子。于是,那些寄宿同学,每每回家,星期天傍晚返校,父母总会设法让孩子们带去一些吃食,如炒米粉、爆米花、山芋干、硬蚕豆等等,以便肚子饿时可以填饥。

一次课堂上,教语文的徐老师提问,被点名回答问题的高同学站起来后却一言不发。因为问题并不难,一阵沉寂过后,其他同学忍不住窃窃私议起来。同学们传递的信息,答案已经很明白,可是高同学充耳不闻,仍然低着头,不吱声。

这是怎么啦,高同学不是那种脑子不开窍的人啊。是他刚才开小差,被老师逮着了,没听到提问?我不由得回过头去,只见高同学紧抿嘴唇,脸孔通红,一副死不开口的样子。渐渐地,我发觉高同学脸上表情有了异样的变化,双眉紧皱,眼珠子暴突,一脸痛苦状,随即他举起双手,紧紧捂住嘴巴——

高同学是病了?不等我继续猜测下去,只见高同学仰起头来,只听“扑——”一声,教室里顿时烟雾弥漫,惊叫声四起,秩序一片混乱。

“啊……”

“什么东西?”

“烟雾弹!”

……

坐在高同学前排的男女同学,蓦地像触了电似的,突然从座位上蹦跳起来。

我看清了,他们头发上、衣领里、课桌上笼上了一层白乎乎的东西,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浓烈的香味。

哦,是炒米粉!炒米粉需用开水冲泡后,调制成米浆食用。高同学上课时偷偷吃东西,嘴里塞满了干米粉,老师提问,开不了口,憋在喉咙里,奇痒难忍,因而才喷发而出。

同学们叽叽喳喳,莫衷一是。

徐老师摆了摆手,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出乎意料的是,徐老师对高同学并未多加指责,只是关照以后上课不要吃东西。

其实,上课不能吃东西,大家都明白。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证明课余时间也是不能随便吃东西的。

每天夜自修结束,便是宿舍里最热闹的时刻,你会听到一阵铝制饭盒、搪瓷杯子的碰撞声、敲击声——乒乒乓乓、叮叮当当,那是同学们幸福的夜宵生活开始了。

时近9点,晚餐三两米饭早已消耗殆尽,食欲旺盛的男同学们此刻已是腹中空空。有同学在用开水泡制炒米粉,宿舍里氤氲着扑鼻的香味;有同学从热水瓶里倒出焐熟的米粥,就着瓜条呼噜噜吃得欢畅;也有同学呷着开水,耐心咀嚼着韧性的山芋干和坚硬的米糕……是的,如果没有这一顿加餐,同学们晚上是绝对睡不安稳的。

那是个冬天的早上,北风呼号,天气十分寒冷,校园里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不停地颤抖。同学们穿着棉袄、棉鞋,头戴棉帽,女同学脖颈里大多围起了围巾,进了教室。他们不约而同跳跃着,跺脚取暖。

第一节是数学课,铃声响过,吴老师走进教室。班长喊过“立正”,同学们向老师问好后坐下。时届中年的吴老师富有教学经验,并未像年轻教师那样匆匆授课,而是双目炯炯扫视全班同学,目的在于让同学们集中注意力。面对着严厉的吴老师,同学们不敢懈怠,端正地坐着,两眼直视前方。

显然,这一回吴老师发现了情况,点名后排的王同学。

王同学默默地站了起来。

全班同学的目光,唰——射向王同学。只见他头上戴着黑色棉帽子,两侧毛茸茸的棉耳紧紧包裹住了尖瘦的脸颊,只露出两只惶恐的眼睛和一个红红的鼻子。

吴老师严肃批评王同学,竟然怕冷到这种程度,一点没有男孩子的气概,并叫他把帽子棉耳收起。

可是,王同学迟疑着并未行动。

见王同学不从,吴老师恼火了,他提高分贝,重申了一遍:

“把帽子耳朵收起来!”

无奈,王同学抬起手臂,磨磨蹭蹭解开扣子,把两个棉耳支了起来。

刹那间,教室里发出一阵“嘘——”声,同学们大为吃惊,王同学左边脸颊又红又肿,隐隐可见斑斑血迹。

显然,吴老师也吃了一惊,问:“你脸上——跟同学打架了?”

“没有……”王同学摇了摇头,声音沙哑地回答。

吴老师走上前去,放缓了口气,询问着:“是怎么回事啊?”

王同学的脸似乎更红了,低着头,竟然哽咽起来……

同宿舍的周同学自告奋勇站起来替王同学回答。

原来昨晚临睡前,王同学用开水泡了一碗炒米粉,吃过米粉后钻进被窝睡觉。夜半,同样饥饿的老鼠出洞找食,循着香味爬到王同学床上。王同学嘴角留存的米粉余香,刺激了老鼠食欲,于是老鼠啃了王同学的脸。

吴老师心情沉重地说道:“王同学,老师错怪你了,你现在可以把棉帽耳朵放下来,下了课去医务室请老师检查一下。”

这件事看来很搞笑,可是同学们听了,鼻子酸酸的,没人笑得出来。

图·王伊婷

猜你喜欢
八宝饭午饭饭盒
外卖到了
中不了的大奖
塑料饭盒异味巧去除
甜蜜的饭盒
八宝饭
洗袜子
饭盒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