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扬 指导:沈坚华
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140
沈坚华治疗滑胎经验介绍
沈瑞扬 指导:沈坚华
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140
滑胎;经验介绍;沈坚华
沈坚华,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十五、十一五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学术经验带头人,长期从事中医妇科、男科、内科的临床工作,在“三步六法十八方”的学术思想体系指导下,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不孕不育症、胎动不安、滑胎等病症。滑胎是指堕胎、小产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亦称数堕胎、屡孕屡堕[1]。滑胎相当于西医学之习惯性流产,近年有学者将连续2次流产者称之为复发性流产[2]。笔者师从沈主任多年,试将沈主任治疗滑胎经验总结如下。
引起滑胎的病因众多,沈主任认为滑胎之主要病机为冲任损伤、胎元不固,脾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瘀血、痰湿阻滞为标。肾为先天之本,藏精而主生殖,肾中精气充足,则人之生殖功能旺盛;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化源充足则气血充盈,孕后胞胎得养。若素体脾肾亏虚,气血不足,则胎元失养,易于堕胎。胎元之养,除有赖于先后天充盈,亦当注意冲任血脉之通畅,如若胞络不通,血瘀、痰湿阻滞于胞络,则气血亦难以充养至胞宫及胎元,无以为继则致堕胎,此不可不察。
沈主任认为滑胎之病,防重于治,重在备孕之时。对于初诊的滑胎患者,嘱其避孕,细察病因,观其脉证知犯何逆而随证治之,此所谓“凡治堕胎者,必当察养胎之源,而预培其损”。临床中,沈主任强调分阶段论治,运用“三步六法十八方”中医综合疗法[3]治疗滑胎患者。“三步”为第一步祛邪安正,第二步论病辨证施治,第三步补肾调肝种子。
沈主任早在1992年便提出“瘀血为妊娠早期流产的重要原因”这一观点[4],提倡根据辨证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胎动不安、滑胎等病症[5],其认为滑胎之邪,多因瘀血作祟,与寒邪、热邪、痰湿等邪气相搏而致病,故祛邪多从寒瘀、瘀热、痰瘀着手,邪气得祛,正气方复。论病辨证阶段,沈主任则注重患者之基础体温及其所反映的黄体功能,通常先叮嘱患者避孕,通过辨证论治调节体质,待基础体温双相明显,高温期较平稳期长,方指导患者择氤氲之期。进入第三步,予补肾调肝合剂行种子之法,通过补肾填精以育先天,疏肝解郁以缓解紧张情绪促进受孕,常可收事半功倍之效。至于妊娠之后,沈主任强调及早安胎治疗,以健脾补肾为基本大法,重用补气之品以固摄胎元,党参用量60~90 g,虚甚者重用红参,并合寿胎丸以益肾气、填肾精,从而达到安胎之目的。
3.1 寒凝血瘀 多次堕胎,平素喜热畏冷,口不渴或渴不喜饮或渴喜热饮,经痛喜温,得热痛减,或喜按或拒按,经量少,经色淡暗,常伴见小便清长、大便溏泄等症状,舌淡白、或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脉虚弱无力或脉紧。此证以温阳散寒化瘀为法,以金匮温经汤加减,药用吴茱萸、川芎、当归、赤芍、牡丹皮、桂枝、干姜、熟附子、麦冬、党参、大枣、炙甘草等。
3.2 瘀热内扰 多次堕胎,平素喜凉恶热,口干喜饮,或时有黄稠带下,或时有少腹疼痛。经色深红,质稠,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暗红,脉滑数或弦数。此证以清热活血化瘀为法,以地丹异位方[6]合四妙散加减,药用地骨皮、牡丹皮、土鳖虫、莪术、鸭脚木皮、倒扣草、青蒿、郁金、黄柏、薏苡仁、桃仁等。
3.3 痰瘀互结 多次堕胎,素体肥胖,或眩晕胸闷,口干不渴饮或但欲漱水不欲咽,月经色暗,血块多,白带量多,舌紫暗或有斑点,苔腻,脉弦涩,以导痰汤合升降散加减,药用茯苓、白术、半夏、陈皮、枳壳、胆南星、蝉蜕、僵蚕、大黄、姜黄、丹参、三七等。
3.4 肾虚肝郁 多次堕胎、不孕,平素精神抑郁或烦躁,腰酸脚软,经前胸胁、乳房胀痛,脉弦,尺弱。此证以补肾疏肝为法,以补肾调肝合剂[7]加减,药用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金樱子、五味子、女贞子、柴胡、枳壳、鹿茸、淫羊藿等。
3.5 脾肾两虚 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腰酸脚软,食欲不振,纳差便溏,舌淡白、舌体胖大或边有齿痕,脉细弱。此证以补肾健脾为法,以自拟方资生汤合寿胎丸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白芍、陈皮、桑寄生、菟丝子、续断、杜仲等。
杨某,女,32岁,2014年7月22日初诊。25岁结婚,孕3产0,流产3次。2009年孕8周胎停行清宫术,2010年起于外院长期采取中西医治疗,2012年、2013年分别于孕8周再次胎停行清宫。丈夫查精液常规未见异常。患者近年月经周期尚规律,24~26天1行,量少,卫生巾2片/天,第3天起用护垫,5天净,经色暗,血块(-),痛经(-),经期腰酸甚,经前时有乳房胀痛。基础体温不典型双相。末次月经2014年7月19日。平素精神疲倦,畏寒,冬天手足冰冷,晨起时手指肿胀痛,腰酸脚软,时胃痛,口略干,喜温饮,纳眠可,小便清长,间有夜尿,大便每天1~2次,质烂。舌淡暗、舌下络脉迂曲、苔薄白,脉沉细涩。诊断为滑胎,辨证为阳虚寒凝血瘀,予金匮温经汤加减,处方:当归20 g,川芎、赤芍、香附、牡丹皮、桂枝、炙甘草各10 g,桃仁、麦冬、党参、枳壳各15 g,干姜、熟附子(先煎)各30 g,黄芪40 g,红花、吴茱萸各6 g,三七(先煎)5 g。5剂,每天1剂,水煎温服,每天2次。
8月患者因暑期外出,2014年9月24日二诊:脉转沉弦,舌淡红、舌下络脉无明显迂曲,间少许胃痛,空调环境下较别人畏寒,于室外时汗多,诊断为脾肾阳气不足,予四逆汤加减,处方:熟附子(先煎)、黄芪、干姜、炙甘草、鸡血藤各30 g,山茱萸、乌梅、延胡索、枳壳各15 g,桂枝、赤芍、三七(先煎)各10 g。7剂,每2天1剂,水煎温服每天1次。
2014年10月21日三诊:诉近期无明显畏寒,近2个周期基础体温逐渐改善,双相较典型,排卵后升温幅度仍欠佳,月经量较前略多,口略干,腰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诊断为肾精不足,予引火汤合潜阳封髓丹加减,并配合补肾调肝合剂口服。处方:熟地黄60 g,天冬、麦冬、巴戟天各30 g,茯苓20 g,五味子、黄柏、砂仁(后下)、龟甲(先煎)、炙甘草、三七(先煎)、土鳖虫各10 g,熟附子(先煎)、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干姜各15 g。7剂,每2天1剂,水煎服温服每天1次。补肾调肝合剂60 mL每次,每天2次。
2014年12月20日四诊:诉上1周期排卵1天后基础体温可上升0.5度,月经量可,卫生巾4~5片/天,色鲜红。查性激素示促黄体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3.2/7.5,雌二醇(E2):56.7 pg/mL,抗缪勒氏管激素(AMH):1.6 ng/mL,甲功、抗心磷脂抗体、凝血、D2聚体等未见异常,遂告知患者可开始试孕。中药守前法加减。
2015年3月27日五诊:诉自测尿妊娠(+),就诊时觉腰酸及下腹隐痛,无阴道出血,无坠胀感,无口干,纳一般,眠尚可,小便调,大便略溏,舌淡红、苔略白厚,脉滑,诊断为脾肾两虚,予资生汤合寿胎丸加减,处方:党参90 g,桑寄生45 g,菟丝子、黄芪各30 g,熟地黄、山茱萸各20 g,续断、杜仲、巴戟天、当归各15 g,熟附子(先煎)、干姜、砂仁(后下)、白术、茯苓、白芍各10 g,甘草6 g,陈皮5 g。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2次。
后守方加减,定期复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孕酮,7周时B超见胎心搏动,至12周行1期唐筛及B超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后停中药。2015年11月底报喜已产1女,2016年初随访母女体健。
按:本案患者初诊时寒凝血瘀之象明显,遵“三步六法十八方”,予“祛邪安正”,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为法,药用金匮温经汤加减,附子干姜重用至30 g以加强温阳散寒之效。9月份复诊已无明显瘀象,温阳之余兼顾养血,守四逆汤,改温经汤为黄芪桂枝五物汤。10月复诊寒、瘀皆不明显,已进入“论病辨证施治”及“补肾调肝种子”阶段,考虑患者滑胎之病史、月经量少等症候,予大剂量的补肾填精之品以益肾精、养阴血、助生殖,并配合专科制剂“补肾调肝合剂”口服以尽快助孕。患者妊娠之后,沈主任强调“气能固摄”之功能,认为“有形之精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当先急固,”予大剂量党参、黄芪等大补脾肾之气以固摄胎元,再合寿胎丸以补肾填精安胎,疗效甚佳。
[1]罗颂平,谈勇.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54.
[2]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9.
[3]沈坚华.沈坚华中医临证心镜[M].广州:羊城晚报出版社,2010:59.
[4]沈坚华.中医药治疗黄体性不孕症98例临床报导[J].新中医,1992,24(3):39-41.
[5]沈坚华,李淑萍.活血化瘀法治疗黄体功能不全136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1996,28(1):39-41.
[6]沈坚华,李小坚,谭桂云,等.地丹异位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8):19-20.
[7]谭桂云,沈坚华,莫颖茵,等.补肾调肝合剂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30例总结[J].湖南中医杂志,2009,25(6):19-20.
(责任编辑:冯天保,郑锋玲)
R249
A
0256-7415(2016)12-0155-02
10.13457/j.cnki.jncm.2016.12.066
2016-06-15
沈瑞扬(1986-),男,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生殖医学临床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