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传染性脑膜脑炎的诊治

2016-02-21 16:21翟雪松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嗜血脑膜脑膜炎

翟雪松

(河北省廊坊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廊坊 065000)

牛传染性脑膜脑炎的诊治

翟雪松

(河北省廊坊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廊坊 065000)

牛传染性脑膜炎又名牛传染性血栓栓塞性脑膜炎,是牛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及病理学上有多种类型,以血栓栓赛性脑膜脑炎、血管炎、关节炎、胸膜炎和肺炎为其特征。

本病于1956年由Griner等在美国首先做了报道,以后在英国、加拿大、德国和瑞士也发现,现已遍及世界大多数养牛国家。本病主要发生于奶牛和肉牛,特别在秋冬季节,由于牛群受拥挤和寒冷刺激等应激因素作用而诱发。放牧牛较少发生,但经长途运输后有时也可暴发本病。

1 病原特征

本病的病原体为嗜血杆菌属的昏睡嗜血杆菌,为小型球杆菌,在人工培养物中常呈明显的多形性,有球状、小杆状或球杆状、短链排列的线状以及丝状等。本菌没有鞭毛,不形成芽孢和荚膜,不能运动,也没有溶血的功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美蓝染色呈两极浓染,但着色不均匀。昏睡嗜血杆菌是严格寄生的需氧菌,生长需要动物组织或细菌提取物中的生长因子。本菌抵抗力不强,常用的消毒药液在室温条件下一般5~20min即可将其杀死。

2 流行特点

昏睡嗜血杆菌是牛的正常寄生菌,一般能从健康牛体中分离出来,当奶牛遭遇应激因素时即可导致发病,通常呈散发性。病牛的分泌物中常能分离出大量病原,成为本病的传染源。本病的传播方式还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另外,病牛排出的尿液、流出的鼻液和从生殖道流出的分泌物等对饲料及水源严重的污染,也可引起消化道传播。本病的易感染动物多为奶牛和肉牛,尤以6月龄到2岁的牛常见多发。此外,猪、绵羊和马也易感染本菌而发病。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秋末、初冬或早春寒冷潮湿的季节,一般为散发。

3 临床症状

本病的临床症状有多种病型,以呼吸道型、生殖道型和神经型为多见。

3.1呼吸道型

患呼吸道型的病牛,主要表现高热(41~42℃)、呼吸困难、咳嗽、流泪、流鼻液、有纤维素胸膜炎症状。

3.2生殖道型

生殖道型可引起母牛阴道炎、子宫内膜炎、流产以及空怀期延长、屡配不孕、感染母牛所产犊牛发育障碍,出生后不久死亡。

3.3神经型

患神经型的病牛,早期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极度沉郁,厌食,肌肉软弱,以球关节着地,步行僵硬,有的发生跛行,关节和腱鞘肿胀;病的后期,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惊厥和感觉过敏,肌肉震颤或虚弱、转圈运动,眼结膜充血,意识障碍,不能站立,头颈伸直而卧在地上。有的病牛发生严重的意识障碍,目光呆滞,嘴抵于地,即使大声呼唤也无反应。有的病牛四肢肌肉麻痹,常卧地不起。还有的病牛则全身肌肉,甚至连舌肌也发生麻痹,病牛呈昏睡状,躺卧在地,从口腔流出大量涎液。一些病牛则失明、麻痹、昏睡、角弓反张和痉挛等,常于短期死亡,另有少数病牛甚至无先兆症状突然死亡。

除以上3种类型外,有的病例还可见到心肌炎、耳炎、乳房炎和多发性关节炎等症状。

4 病理特征

死于本病的病牛多为神经型的病例,剖检的最特征性病变为脑的出血性梗死。脑梗死常为多发性,可发生于脑的任何部位,眼观,脑膜充血,有针尖大到拇指大的出血性坏死灶,脑切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灶和坏死软化灶,其色泽为鲜红色至褐色,直径为0.5~3cm。脑膜炎为局灶性或弥漫性,脑脊液呈淡黄色、浑浊,常含絮状碎屑物。镜检,脑出血和梗死是在血管炎的基础上发生的,浸润的主要炎性细胞为嗜中性白细胞,有时在软化的病灶中可检出球杆状的昏睡嗜血杆菌。

此外,剖检本病时还可检出浆液性纤维素喉炎、气管炎、胸膜炎和肺炎;多关节炎、心包炎和腹膜炎常可见到。喉头黏膜见有灶状溃疡及骨膜性假膜,且可扩张到气管。息肉状气管炎亦曾有报道。关节炎表现为关节滑膜水肿,伴发点状出血;关节囊的滑膜液增量、浑浊,内含纤维素凝块,但关节软骨通常不见损害。全身淋巴结肿大,心肌、骨骼肌、肾脏、前胃、皱胃和肠管的浆膜有时见点状或斑状出血。

5 诊断要点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一般可做出初步诊断。如从病变组织中分离出病菌并进行发病实验后方能确诊。目前用于本病诊断的血清学方法有微量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等,但由于本病原是奶牛的常见菌,故血清中的抗体检测只能作为诊断本病的参考。

6 类症鉴别

诊断本病时应注意与李氏杆菌性脑膜炎和牛VA缺乏症相互鉴别。

6.1李氏杆菌性脑膜炎

本病在临床上可见单侧性面神经麻痹、头颈偏斜,脑脊液中通常是单核细胞增多。病理变化表现为脑软膜、脑干后部血管充血,血管周围有以单核细胞为主的浸润,脑组织有小的化脓灶。此外,还可见坏死性肝炎与心肌炎,而体腔不见有炎症变化。

6.2牛VA缺乏症

本病常发生于6~12月龄青年牛,其临床特征是;病牛视力轻度减退,惊恐不安,或突发短期惊厥,晕厥持续10~30s后,偶见病牛死亡,但多数病例可恢复正常。运动可促使本病发作。剖检,脑脊髓液增多,大脑穹窿和椎骨变小,脑神经和脊髓神经根受压迫而损伤。但缺乏牛传染性脑膜脑炎所具有的发热、脑部多发性出血性梗死和其他组织器官的脉管炎变化。

7 治疗方法

病牛在没有出现神经症状之前,尽快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但如出现神经症状,则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8 预防措施

本病是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在应激因素的作用下发病,病原体多为机体内的正常寄生菌,因此预防本病必须加强饲养卫生管理,减少应激因素;为了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力,可用氢氧化铝灭活的嗜血杆菌菌苗进行注射。在本病常发地区,还可定期在奶牛的饲料中添加四环素族抗生素借以降低本病的发病率,但应注意抗生素不能长期使用,否则易产生抗药性而后患无穷。

10.3969/J.ISSN.1671-6027.2016.10.066

猜你喜欢
嗜血脑膜脑膜炎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脑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的临床意义
Vaccination
猪蓝耳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脑膜癌病的磁共振成像征象分析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某院嗜血杆菌临床分布与药敏特征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