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因、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2016-02-21 04:40邢育钢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病因分析临床症状流行病学

邢育钢,马 波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因、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邢育钢,马波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摘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是感染病毒后破坏鸡的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从而引起发病。法氏囊发生病变很易引起免疫失败或者免疫抑制,导致鸡群出现多种病原并发感染,严重损害养鸡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该病进行简单介绍,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病学;病因分析;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1流行病学

该病是由双股RNA病毒而引起,且病毒具有较强抵抗理化因素的能力,如果外界环境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能够长时间存在于鸡舍内。据报道,将病鸡从鸡舍内移出,经过54~122天再转入易感鸡只,依旧能够使其感染发病。该病毒具有非常强的耐热性,且耐阳光以及紫外线照射。该病毒在56℃经过3h其病毒效价未受到任何影响,在60℃的经过90min病毒依旧无法灭活,在70℃的需要30min才能够使其灭活。另外,该病毒耐酸不耐碱,对氯仿、乙醚、酚类、季铵盐和升汞等都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对甲醛、碘制剂、含氯化合物等比较敏感。

在自然感染情况下,该病主要是鸡群容易发病,且任何品种的鸡都能够感染发病。一般是2~15周龄的幼鸡容易感染,尤其是3~6周龄的幼鸡最易被感染,成年鸡通常呈隐性经过。该病在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且呈地方性、暴发性流行,同时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该病通常突然发生,且迅速传播,只要在鸡舍内发现病鸡,短期内就会导致同舍的其他鸡只也发生感染。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病毒可经由粪便排出体外,从而导致直接或者间接传播。

2原因分析

免疫失败:鸡只注射疫苗过期,或者出现毒力很强的新病毒株,但依然接种单一价疫苗。疫苗使用不合理,如部分进口法氏囊疫苗要求添加专用的稀释剂用于稀释,但往往添加蒸馏水或者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从而导致疫苗的效价明显降低。有些养殖场采取饮水免疫,但又无法确保鸡只均匀饮水。大部分养殖户能保证鸡群在接种疫苗前后的48h内不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时避免采取带鸡消毒,但多种抗菌药物也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法氏囊疫苗的免疫效果。养殖户没有发现或者忽略鸡群已经在早期轻度感染该病,或者病毒已经潜伏在鸡群内时,此时,再进行疫苗接种会导致鸡群突然发病。另外,当鸡群发生应激反应,如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过于拥挤以及通风较差等,也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被抑制,从而造成疫苗保护力减弱。

饲养管理不合理:饲养工作人员夜间没有注意适当调整,往往会导致育雏室内温度降低,从而使鸡苗转入后受到低温的影响导致其吸收卵黄的能力明显降低,进而使母源抗体无法有效保护雏鸡,此时只要侵入病毒就会导致鸡群过早发病。同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鸡舍,以及其他养殖户在不同鸡舍内随意走动,会引起疾病传播。

3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2~3天,易感鸡群感染病毒后往往突然发病,病程通常持续大约1星期,典型发病鸡群甚至呈现尖峰式的死亡趋势。发病初期,只有少数鸡只突然出现发病,精神较差,经过1~2天就会蔓延至全群,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双翅下垂,羽毛蓬松,闭目打盹,伴有腹泻,排出蛋清样稀粪或者白色稀粪,里面含有细石灰渣样的物质,使其干涸后如同石灰一样,同时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严重污染;出现挤堆现象,非常畏寒,严重时甚至垂头、伏地,脱水严重,体质非常虚弱,对外界刺激反应缓慢或者无反应,发病后期体温明显降低。发病后经过1~2天,病鸡死亡率呈直线状增加,5~7d出现死亡高峰,之后则快速降低。

4防治措施

加强环消毒:育雏室以及种蛋入孵前必须经过严格彻底的消毒。鸡舍、周围环境、笼具以及其他饲养用具等都要经过消毒,通常先进行1次消毒,然后彻底进行清扫和冲洗,之后还要再进行2~3次消毒。即使雏鸡已经接种疫苗,但由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产生抗体,因此经过免疫接种的雏鸡也必须饲养在经过彻底消毒的育雏室内,避免早期感染发病。消毒可在舍内喷洒2%氯酸钠或者0.2%过氧乙酸、5%漂白粉等。鸡舍门前最好设置消毒池,并添加2%戊二醛溶液,2~3星期进行1次更换。

提高种鸡的母源抗体水平:种鸡群进行疫苗免疫后,能够保持体内抗体水平较高,并通过母源抗体传递给后代雏鸡。目前,普遍使用的是活苗和灭活苗,且灭活苗免疫效果更好。灭活苗又可分成油佐剂灭活苗和组织灭活苗,母源抗体可持续4~5星期保护雏鸡。一般根据疫苗的种类、性质以及日粮、饲养管理等选择适宜的接种方式。通常种鸡在2周龄左右首免较大剂量的中毒型弱毒疫苗, 4~5周龄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18~20周龄(即产蛋前)和38周龄分别注射1次油佐剂灭活苗,从而使母源抗体保持较高水平。

雏鸡免疫接种:雏鸡获取的母源抗体持续时间有限,因此要选择在母源抗体处于过低水平时进行。采取琼脂扩散试验测定首免日龄,大多在10~14日龄首免,3星期后二免,18~20周龄和40~42周龄分别接种1次灭活苗。

收稿日期:2016-04-06

作者简介:邢育钢(1983-),男,辽宁宽甸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苗产品转化方面工作。

通讯作者:马波(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禽类传染病的研究与诊断。

doi:10.19369/j.cnki.2095-9737.2016.07.096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7-0103-01

猜你喜欢
病因分析临床症状流行病学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神经内科100例头晕患者影响因素研究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