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青贮品质的影响

2016-02-21 04:40文永革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青贮玉米种植密度

文永革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青贮品质的影响

文永革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将青贮专用型玉米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设置低、中、高不同种植密度进行处理,并研究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发酵品质、亚硝酸盐含量以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种植结果表明,低种植密度植株高度、茎质量以及单株叶质量均比较高,但是鲜草产量与粗蛋白产量相对较低,青贮饲料营养成分随着密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性,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粗脂肪含量都会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相对比产量、发酵品质、硝酸盐类物质含量以及营养成分,中种植密度玉米产量与青贮量相对较高,较适合种植。

关键词:青贮玉米;种植密度;青贮品质

青贮玉米生长质量实际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品种不同,营养质量会有很明显的区别,同时栽培技术和栽培环境均会影响青贮玉米的质量。因此,在种植玉米的时候应当注意选择玉米的质量,同时可以通过杂交措施来提高青贮玉米的营养质量。在栽种玉米时应当认识到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仅仅是玉米高产,提高玉米饲用价值的主要措施。

1实验材料与方法

本次种植实验,实验基地的降水量超过360mm,年平均温度达到4.8℃。土壤类型为栗钙土,有机含量超过1.01%,速效磷与速效钾的含量相对较高,pH值经测定为中性。本次实验研究选用的玉米原料是青贮玉米。玉米是当年种植,当年采收。为研究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质量的影响,可以设置出不同的种植密度,即低、中、高种植密度。在试验开展的过程中,将原料玉米切至2cm左右的长度,并与其他材料均匀混合后,称取一定量,并根据相应的比例进行混合。将玉米原材料装入聚乙烯的袋中,抽干里面的空气后封口,进行多次操作。将袋子放入到室温条件下60d进行发酵,经过鉴定后,同时取样分析青贮饲料乳酸、挥发性脂肪酸与营养成分。

2实验结果

种植结果表明,低种植密度植株高度、茎质量以及单株叶质量均比较高,但是鲜草产量与粗蛋白产量相对较低,青贮饲料营养成分随着密度的变化表现出不同性,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与粗脂肪含量都会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相对比产量、发酵品质、硝酸盐类物质含量以及营养成分,中种植密度玉米产量与青贮量相对较高,较合适种植。

3实验分析

研究分析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质量的影响,主要是由玉米植株生长状况表现出来。有研究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玉米种植密度不断发生变化的时候,玉米群株高度、穗位高以及茎粗都会发生改变[1]。玉米种植采取低密度,就会有效改善个体生长的性状,继而促进单株植株的生产。但是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在达到一定程度后,产量就会不断下降。种植玉米如果达到一定阈值,也就会将玉米群体与个体发育的平衡关系打破,同时在获得最大籽粒产量种植密度相对低于最大生物产量的种植密度。在本次研究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玉米种植密度偏向于中低,玉米生长的高度、单株叶的质量、茎根的质量均会优于高密度种植的玉米,但是玉米的产量相对较高[2]。玉米植株高度、单株叶质量以及茎的质量相对比会发现高密度种植玉米明显较差,但是产量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针对这样的研究结果,有研究人员同样获得相同的结果。将玉米种植的密度分别设置不同的密度。在较高密度下,穗位就会相对变高,茎秆的直径会变得更细。而在产量上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差异,只是在籽粒产量上有明显的变化。有研究人员表明,在玉米种植密度达到一定的时候,青贮玉米鲜草的产量与粗蛋白的产量是最高的。

青贮玉米的pH值会对青贮原料的含水量有一定的联系。在本次实验研究活动中,可以发现种植密度的不同,含水量也不相同。种植密度越高,青贮原料的含水量会越高。但是对玉米生长而言,中种植密度的含水量比较适合玉米种植,植物本身的缓冲性会影响青贮pH值得变化,即缓冲能越高,就表明pH值越高,在本次实验开展的时候可以发现,在缓冲能达到348.14MJ/kg的时候,pH值已经达到最高。也就是说,在此刻的氨态量与总氮的比值将有可能作为衡量判断青贮好坏的指标,也就是说比值越大,表明氨基酸与蛋白质分解的越多,致使青贮的质量越差[3]。在研究分析玉米种植密度的时候,曾经就有人提出,全株粗纤维和粗脂肪在玉米种植密度不断升高的过程中,会逐渐提高。也就说高密度种植玉米,粗纤维与粗脂肪的含量明显高于低密度种植。

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在研究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各方面影响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种植密度,提高品质。

参考文献:

[1] 张秋芝,潘金豹,郝玉兰,等.不同种植密度和地点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21(3):18-22.

[2] 潘金豹,张秋芝,郝玉兰,等.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的策略与目标[J].玉米科学,2002,10(4):3-4.

[3] 潘金豹,张秋芝,郝玉兰,等.青贮玉米的类型与评价标准[J].北京农业,2002(11):27-28.

收稿日期:2016-01-12

作者简介:文永革(1969-),男,技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doi:10.19369/j.cnki.2095-9737.2016.07.053

中图分类号:S81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7-0060-01

猜你喜欢
青贮玉米种植密度
青贮玉米栽培技术措施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关于在大连地区推广青贮玉米的几点建议
复种青贮玉米不同播种期试验研究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江汉平原“小麦+双季青贮玉米”种植模式研究
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