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又强又美”的养殖企业

2016-02-21 07:25:01王道坤山东省沂水县职业学校
中国畜牧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养殖业养殖场畜禽

文│王道坤(山东省沂水县职业学校)

加快建设“又强又美”的养殖企业

文│王道坤(山东省沂水县职业学校)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亮点在于三个字:强,富,美。具体解读就是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农村要美。与以往的“一号文件”相比,2015年规划的思路凸显与时俱进,追求的目标层次更高,描绘的愿景也更加引人入胜。要做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三农”工作必须实现新的突破,而作为农村支柱产业的养殖业,肩负着不同寻常的使命,更需要改变思路,在新农村建设上迈出新步伐。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改变“高成本、高风险、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养殖业形象。建设“又强又美”的养殖业,不仅仅是一个诱人的美好愿景,更是经济发展必然的崭新走向。

一、尽快让养殖企业变“强”

1.养殖业要强,确定合适的生产规模是关键。一般而言,养殖企业越大,规模效益越明显,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越强,但若遭遇强大风浪时,则难免尾大不掉困难重重,一旦资金链断裂,就有可能导致“崩盘”。企业规模上不去,难以创造理想的经济效益,生产经营只能小打小闹,但若遭遇市场风险时,也不会导致倾家荡产的严重后果,容易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养殖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在市场风险之外,企业还要承受难以预测的疾病风险,所以,养殖规模要适度,既要量力而行,又要设法强筋壮骨,注重在抵御风险能力上多投入,让企业变得强壮和精干,才是根本出路。

一个养殖场要达到多大的规模才最合适?这要看企业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和销售渠道,四者需相互匹配、协调一致。养殖业是一个市场广阔、前景美好的产业,发展空间很大,如果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坚强的经济后盾,办千头规模的牛场、万头规模的猪场,都不在话下;但如果经济技术等各方面条件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办十头规模的牛场、百头规模的猪场,恐怕也会勉为其难。所以,一定要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确定企业的发展规模,宁可留下发挥的空间,也不要贪大求全盲目追求大规模,否则,企业永远都不会做强,即使做大了,也只是“虚胖”,经受不得风雨的冲击。当然,养殖规模还要考虑产业的特点。双胞胎集团董事长鲍洪星认为,当前形势下,500~10000头母猪的中等规模猪场面临的生存压力最大,养猪业未来发展趋向,要么发展万头母猪以上的大型养殖企业,要么办50~500头母猪的家庭农场。这样的观点值得借鉴。

2.养殖业要强,防疫管理是根本之道。养殖业畜禽死亡率很高,影响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也让食品安全蒙上了一层阴影。纵观整个养殖行业,猪的死亡率大约为10%~12%,牛的死亡率大约为2%~5%,羊的死亡率大约为7%~9%,其他大家畜的死亡率大约为2%,禽的死亡率大约为15%~18%,兔的死亡率大约为5%~15%。据此推算,我国养殖业每年因疫病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200亿元人民币。毫不客气地说,是居高不下的死亡率,影响了产业做大做强的步伐。养殖场有效突破防疫瓶颈,将畜禽死亡率控制在期望值之下,不但效益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企业做强做大也会有坚强的根基。

养殖场的防疫管理,要从源头抓起,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可靠的人员素养和良好的防疫制度。如果说市场是“天时”的话,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则会占尽“地利”,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而可靠的人员素养,则是“人和”的基本标志,为防疫措施提供坚强的人力支援和技术支持。与之相匹配的良好防疫制度,则是防疫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根本出路,这是养殖场制度建设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

按照防疫制度要求,日常消毒的时间节点和药物选择,人工免疫的疫苗、剂量和程序应用,健康监测、分群整体保健的类别和重点,发病畜禽的隔离饲养和治疗措施,都会有章可循,都可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有条不紊地得到贯彻落实。对一个正规的养殖场而言,制度的力量不可忽视。凭借到位的管理制度,让畜禽健康能够实时监控,企业做强做壮就不会成为难事。

3.养殖业要强,要学会向管理要效益。养殖业是一个需要投入十倍耐心、百倍细心、万倍小心的产业,这是企业成长必须有的投入。企业管理是否精细到位,事关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管理表现在各个层面上,有对人的管理,有对物的管理,也有对动物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既要严格细致,又要富有人情味,让每一个人都能以场为家、热爱岗位、热心工作,关爱每一个动物,关注每一个环节;对物的管理,既要充分利用、防止浪费,又要注重保护、避免损失,让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料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效益最大化;对动物的管理,既要充分发挥生产优势,又要用好各种资源,让畜禽的生产潜力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养殖场的管理核心,在于对动物的管理,这包括饲养员的爱心投入,也包括管理员的技术手段。如:三元杂种比二元杂种集中了更多、更好的生产优势,利用三品种轮回杂交可节省饲料8%~12%,在总体效益不变的情况下,能减少饲料投入、发挥生产潜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不增加其他投入的情况下,使用必要的微量元素添加剂,可使畜禽日增重提高5%~10%,投入不大,产出较多,比较效益十分明显;对养猪业来说,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4℃~23℃,相对湿度控制在50%~80%,育肥效果最好,否则,会降低饲料转化率,增加耗料,加大成本。良好的技术与合适的条件相匹配,企业的经济效益必将大幅提升。

4.养殖业要强,相互扶助不可缺少。竞争有利于规模扩张,有序的竞争是企业成长的必要条件;协作有利于历练筋骨,真诚的协作能够让企业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在竞争的环境下,企业可以在搏击风浪中逐渐长大;而在协作的氛围中,企业更容易通过相互扶持而不断变强。养殖业也是如此,既需要必要的竞争,也需要相互扶助、相互支持。技术在进步,要求在提高,利润在降低,用工成本、环保成本都在增加,养殖企业如果一直坚持单打独斗,将很难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加入专业合作社,结成“互助联合体”,获得同行的资源支持,是养殖企业强壮自身的必然选择。资料表明,在经营相同产业的情况下,参加合作社的养殖户比不参加者增加20%~30%的收入。这仅仅是短期的经济效益,长期的综合效益,如市场意识、创新精神、管理水平、技术素养等,都会在合作中得到显著的提高,为企业长大长壮注入全面的营养。

近几年,农业合作社遍地开花。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农业合作社已发展到98万家,其中,养殖类合作社大约占30%。虽然养殖合作社还存在着辐射力不大、承受力不足、凝聚力不强、支持力不够等弊端,但合作社毕竟是一个信息共享、能够携手共闯市场的民办合作组织,只要政府引导得力,内部能够理顺机制,注重搞好沟通交流,加强成员之间的协商与合作,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达成风险共担意识和服务共赢意识,为行业发展提供最佳的服务平台,就能促进各成员迅速成长壮大。一个企业难以抵御多方面的风险,选择加入合适的合作组织,在互助中自助,在历练中成长,养殖企业才可以实现“抱团发展”,加快长大长壮的步伐。

二、尽快让养殖企业变“美”

1.养殖业要美,首要工作是排污达标。长期以来,养殖业一直是农村环境的污染大户,养殖场留给世人的形象一直是臭气熏天、粪污遍地、垃圾成堆。的确,养殖业每年产出数十亿吨的粪便和大量的病死畜禽尸体,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周边环境中,其危害特别严重。好在2014年的“一号文件”就提出了“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展粪便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让养殖业污染防治有法可依;2015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超标排污将受到严厉惩罚。国家的规划与法律文件,为养殖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建设环境友好型产业,尽快改变自身形象,是养殖业必须要走的道路。

做好环境保护的基本条件,是养殖场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的贮存设施,粪污厌氧消化和堆沤、有机肥加工、制取沼气、沼渣沼液分离和输送、污水处理、畜禽尸体处理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设施建好、设备到位,还必须确保能够正常运行,真正把污染物加工处理到可以排放的程度。被动处理养殖粪污,虽然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变美”之路,但毕竟处于“治标”阶段,根据产业发展趋向,实施健康养殖、生态养殖,才是让养殖业变美的“治本”之路。健康养殖、生态养殖能在可控环境下,循环利用各种资源,让养殖场与周边环境友好相处。

只要有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有利于改变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即使为此有较大的投入,企业也应该义无反顾地积极投身其中。当然,在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让企业实质变美的前提下,养殖场还可通过改变房屋结构特点、粉饰外表墙体、加大场区绿化、装饰生活区和办公区等措施,做到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尽最大努力融入周围环境中,让养殖场给人良好的视觉感受。等到养殖场成为居民眼中赏心悦目的风景时,养殖业也就不会再受居民指责了。

2.养殖业要美,必须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养殖业是动物源性食品的源头所在,关注食品安全、确保食品安全,是行业道德所在,更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所在。经过近几年的强化治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水平提升很快,但用药不规范的问题在一些养殖场依然比较突出,尤其是抗生素使用过多过滥的现象还没有彻底根除。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人体耐药性与兽用抗生素消费存在正相关,该研究的细菌包括沙门氏菌属和弯曲杆菌属,药物则包括3代及4代头孢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类药物。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对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现象提出批评。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将会给全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要想生产出安全食品,养殖场必须在注重养殖保健、提供动物福利的基础上,严格遵守用药规范,坚决杜绝一切不合理用药现象。

建立起完善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以后,养殖企业将直面百姓餐桌的拷问。提供安全产品,是做“放心企业”的基本要求,一个在居民心目中形象美好的养殖企业,还必须是“良心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有较高的档次。

要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保证给畜禽提供优质的饲料和洁净的饮水,根据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合理的技术调控,如:蛋鸡生产期要控制棉籽饼或棉油的用量,以防止产出品质不佳的“海绵蛋”;肉鸡育肥期尽量减少鱼粉的用量,可避免鸡肉带有鱼腥味;肉牛出栏前减少黄玉米的用量、增加大麦的饲喂量,能控制脂肪的色泽和硬度,让牛肉产品更受居民欢迎;要想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应提供足量的苜蓿等优质豆科干牧草。除此以外,养殖场还应该建立质量把关制度,严禁不合格产品和病死畜禽流入市场。每个养殖企业都以生产安全优质产品为最高追求,整个养殖业变“美”就不会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猜你喜欢
养殖业养殖场畜禽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08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7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