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育院:抗战烽火中的摇篮

2016-02-20 09:20向显桃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1期
关键词:保育院田头抗战

向显桃

2015年8月初,家住江苏南京,89岁的汪绍栋先生,寄来一沓回忆录和一张旧照片复印件。他在信中激动地说:“沅陵是我们湘三院保育生的摇篮,如果身体允许,我们都想回去看看那块熟悉的土地!”由此,揭开了抗战时期湖南沅陵的一段珍贵历史。

湘三院,即中国战时儿童保育总会湖南儿童第三保育院。1938年,日军进逼鄂赣,大量难民入湘。3月,湖南省会妇女界张默君、施剑翘等20余人发起成立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下建5个儿童保育院,其中第三儿童保育院在沅陵。当时规定:凡阵亡将士遗孤、前方作战将士及救亡工作人员之子女暨战区难童,年龄在15岁以下、4岁以上者,均可报名。经审查和体检合格,即可入院。后来,扩大收留普通难民的孩子,护送至湘西花垣保育院。

长沙文夕大火后不久,湘省主席易人,由薛岳主持湘政。至1939年春,薛岳夫人薛方少文任湖南儿童保育分会主任,继在湘西花垣的第一保育院之后,先后建立4个儿童保育院:第二保育院在长沙,不久迁茶陵;第三保育院在沅陵;第四保育院在攸县;第五保育院在耒阳,不久迁湘乡。除第三保育院在沅陵基本未动外,其他4个保育院在抗战中都饱经战乱,转徙流离,历经苦难艰辛。

1938年11月,日军轰炸长沙,中国战时儿童保育院湘三院随同省府部分机关迁入沅陵,在城郊白田头修筑土坯房继续办院,先后收养长沙、安徽、浙江、四川等地约500名逃难孩子,尽管遭受日机多次轰炸,但教学、生活还算稳定。

汪老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当年南京大屠杀的消息传到家乡安徽滁州后,父母带着5兄妹踏上流亡之路,兄妹中,最大的11岁,最小的6岁。途中,父亲不慎从难民船上跌入江中淹死,40多岁的母亲带着孩子,一路乞讨,辗转武汉、长沙,撤到抗战大后方湘西沅陵,母亲找到设在当地的湘三院请求救救孩子,时任院长的周朱濂女士毫不犹豫答应收留。就这样,除大哥外,其余4兄妹被送进湘三院,管吃管住,还念上了书。

湘三院后面是山,中间有稻田,周围用1米多高的南竹篱笆隔开,房墙是泥巴筑成,外面粉抹一层石灰。附近建有国民政府的粮秣厂、被服厂、电瓷厂和雅礼中学,平时外地人多,做什么生意的都有,从酉水上游来的木排都停靠在这段河边,很热闹,当时人称“小南京”。

现在,在沅陵县还有两位当年湘三院的保育生,一位是沅陵县原国家税务局局长金家骅,另一位是沅陵一中退休教师廖春生。他们记忆最深的是,进入湘三院的孩子都发给印有“湖南省第三保育院”字样的蓝衣服,湘三院的生活和教学很正规,管理很严格。一天中只有上午学习,下午大孩子要参加保育院组织的生产劳动,小一点的孩子就到后山给湘三院放羊。每到元旦、圣诞、“双十节”等重大节日,湘三院都要举行文艺演出,大孩子排演话剧《木兰从军》和《大刀向日本鬼子砍去》等节目。

自然,在抗战大环境中,湘三院并非“乐土”,也受过日军的摧残。位于沅陵县城西一里地的白田头是当年湘三院常设所在地,国民政府在后山修有一个防空洞,里面可容纳上千人,保育院的孩子经常去那里,至今有一截还保存完好。一次,当地姓龚的一家在湘三院后面叫桃溪坪的地方,遭遇日军疯狂轰炸,母亲和大儿子当场被炸死,怀里的小儿子被炸飞至20米外居然没死,那个晚上县城共炸死9个人。每次躲警报,大家都提心吊胆,有一次,日机轰炸白田头,湘三院一名学生被炸死,一个受伤,使孩子们心灵上受到严重伤害。

1940年年初,由于日军轰炸,湘三院临时迁往离县城10里地的枫香坪七里冲(今凉水井镇松山边村),寄居彭家大院等几处民房,直到1941年下半年又迁回白田头。1942年下半年,原所里(今湖南吉首)分院并入沅陵的湘三院。

1944年前后,志愿参加中国抗战的一架美机被日机击落,美军飞行员在沅陵跳伞,得到了当地群众救助。湘三院利用这个机会,把飞行员请到大食堂作报告,并让隔壁雅礼中学一位高中生当翻译,飞行员承诺,回去后会再驾战斗机飞抵湘三院上空和大家“见面”。不久后,果然有一架美军飞机在湘三院上空盘旋,摆动机翼向湘三院师生们致意。

日军投降那天深夜,老师敲响挂在桂花树上的大钟,惊醒全院同学,大家惊诧地朝大操场奔去。“抗日胜利啰!”“小鬼子投降啰!”大院顿时爆发狂热的欢呼声,接着,院长带领全院师生打着火把,到当时的白田头镇举行深夜火把大游行,附近居民闻讯也加入队伍,一起狂欢到天明。

抗战胜利后,湖南各儿童保育院奉命停办。有家可归者,护送回家与亲人团聚;无家可归但有条件就业者,尽可能安排就业;年幼者转入省民政部门主办的育幼院继续教养。湘儿童保育分会在1946年4月3日因抗战胜利而奉命结束,完成了她应尽的历史任务。

猜你喜欢
保育院田头抗战
烧毛豆
猎枪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时期儿童保育会儿童保育工作浅探
村姑
认死理
我记忆中的保育院妈妈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